sratch教案期末程序:40分导入演示小游戏:同学们都喜欢上网玩游戏,这款游戏同学们肯定也玩过,这是一个可以变换造型的游戏,那今天我们就来试试,看自己能不能编写这样一个程序观看,理解游戏导入,引发兴趣。
分析任务点击对象的某个部位,实现不同造型的切换。
要实现的功能:1.点击对象的不同部分;2.切换对应的造型;3.使用哪个工具来实现这个游戏?思考分析由任务出发,培养编程思路。
新知识一一、认识scratch工作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指令模块区、角色资料表、脚本区、工具栏、控制按钮、舞台、新建角色按钮及角色列表区等几部分组成。
识记给出实现工具,认识程序界面试一试随便单击左面指令模块区的模块,看看小猫会如何变化?动手尝试鼓励尝试动手尝试(任务一)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变脸的互动小游戏,如图 1.2所示。
游戏要求:鼠标点击角色,使其变换不同的样子,另外,每个头像还要求有脸型、眼睛、眉毛、鼻子和嘴。
(演示实例)明确任务要求操作方法 设计造型动手操作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方法。
首先,鼠标指向角色区中Scratch中默认的小猫,点击右键删除。
用鼠标点击“绘制新角色”新增角色“脸”。
在绘图编辑器里用笔刷绘制一个脸,用色彩选取工具在颜色板中选择白色,用填色工具填充整个脸。
接下来,按照左图的步骤复制造型,在绘图编辑器里修改脸型,完成第2个造型,以此类推完成第3、4个造型或更多造型。
程序设计:想法模块用鼠标点击角色开始执行程序角色发生变化测试程序程序使用脚本模块:1.控制模块;2.外观模块;脚本设计好后,你可以双击脚本区中的任何地方的脚本运行它。
尝试玩一下,看!脸能变了吗?动手尝试理解程序设计的大致过程试一试1.点击舞台下方的这个按钮,看看有什么惊喜。
2.点击按钮,打开Scratch自带的角色,看看都有哪些种类。
3.点击角色时,有时候角色被移动了位置,一个角色被另一个角色遮挡了?怎么办?扩展练习如果想要脸的各个部位都能变化,如何来实现呢?分析任务:改进变脸程序,使脸的眼睛、嘴巴、鼻子和眉毛都能独立变化,并在脸上各个部位点一下,都可以变换不同的形状。
要实现这个效果,脸的每个部分都要作为独立的角色。
思考动手尝试提示,学生编程设计新技能保存文件并上交:1.磁盘图标——命名2.“文件“菜单——保存——命名命名方法:D1-01-机器号保存文件并上交明确文件名要求,便于日后分享展示分享展示部分同学作业,简单评价欣赏思考改进方法教学内容第2课旋转色彩——循环、动作和图章分析任务可以看出画笔跟着鼠标走,并且在鼠标所在的位置“盖了一个戳”,这个效果可以使用和功能实现,使用可以重新画图。
思考分析由任务出发,培养编程思路。
传授新知(一)二、画笔模块:由许多模块组成,本节我们主要应用到两个功能模块识记给出实现工具,认识程序界面动手尝试(任务一)(观看教师演示)✍设计造型:设计各种各样的笔刷●用“绘制新角色”新增笔刷明确任务要求动手操作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程序设计:模块测试程序程序使用脚本模块:脚本设计好后,测试程序,实现自己的艺术创作。
动手尝试理解程序设计的大致过程发现问题1.为什么我只能画一笔画呢?2.我觉得画面不满意?如何清除所有画笔?3.如何在画画中更换笔刷的种类?4.改变每次旋转的角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思考回答问题开拓学生思路,大胆尝试。
扩展练习改进神奇画笔程序,使笔刷多造型多笔画,让你的画笔变得灵活多样起来。
重点是修改代码:●修改角色脚本,使笔刷能够间断使用尝试用脚本块替换,使刷子在按下鼠标后开始画,放开鼠标后停止,这样就可以从另一个地方开始画,实现多笔画的功能。
参照图2.3所示尝试搭建一个复合脚本块。
思考动手尝试提示,学生编程设计传授新知(二)保存文件并上交:3.磁盘图标——命名保存文件并上交明确文件名要求,便于新课导入演示绘制的数字作品,进行比较,你能找到什么规律么?(两组作品有什么不同吗?)(第一组)(第二组)观看,理解对照绘图作品,引发思考。
分析任务两组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二组颜色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并且距离中心相等的位置,颜色相同。
(中心点选择:一个在舞台右上角,一个在舞台中心,形成同心圆效果,整体图片为方形。
)思考分析回答提问由任务出发,培养思路。
传授新知(一)一、认识舞台:舞台:是角色活动的场地,宽480单位,高360个单位,它被分成一个个方格。
舞台中间是X,Y坐标(0,0)点,也是舞台的中心点。
从中心点向上为Y的正值,从中点向下为Y的负值;从中心点向右为X的正直,从中心点向左为X的负值。
凝听识记确定绘制中心点,理解舞台设置方法动手尝试任务一:设计一个图形,点击绿旗程序开始,使其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在舞台空间平均分布,出现10次,点击空格键,清除画图结果,结束程序运行。
操作步骤:1.绘制角色;2.确定文字角色在舞台的空间位置。
3.程序设计思路:按空格键开始:使角色移动到随机位置:设定图章:永远重复以上动作10次:动手尝试,完成学案中任务一。
从基础任务出发,鼓励尝试不同的角色设计。
锦上添花任务二:更换随机排列,使图案变得更加有趣,实现同心圆的效果。
新增操作:“动作”→“面向鼠标指针”“外观”→“将颜色特效增加”动手尝试体验不同的绘制效果,感受画面带来的冲击。
锦上添花任务三:图章实现音乐一排的可视化。
新增操作:1.修改前面设计的脚本,每个脚本中插入和,执行脚本,音乐呈现一排蛇形记录。
2.添加脚本,按“下、”键Y坐标增加-40,X坐标设定为-220,使音符换行。
3.弹奏欢乐颂,看舞台出现什么图案,将舞台存成图片。
动手操作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方法。
强调编程中注意事项。
展示分享请部分同学上台演奏,简单评价欣赏思考改进方法对程序进行评价,激发兴趣。
视野扩展如图所示,设置后,开始弹奏。
用“内录”功能将演奏的曲子录下来,请有音乐才华的同学用计算机制作的小乐器演奏一首曲子,使用“选择乐器”功能尝试合奏。
23●思维扩展实践与自己相关的程序,激发兴趣,培养编程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5课色辨成音年级学科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目标22.掌握侦测模块中碰到颜色工具的方法;23.掌握控制模块的如果结构的使用方法,理解条件判断在程序中的应用;24.初步掌握控制模块中发出广播与接收广播的方法;25.熟练使用有限次循环的使用;26.建立艺术与程序的关联。
教学重点11.掌握侦测模块中对于颜色的选择方法;12.掌握利用广播对程序进行控制的方法。
教学难点广播的发出与接收对角色的控制;教学准备教师演示用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练法,任务驱动板书第五课色辨成音10.分析程序:11.实现侦测:“侦测”——碰到某种颜色“声音”——弹奏某个对应音符“控制”——重复执行12.广播:作业布置完成报警器程序制作(D1-5+机器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3.弹奏音符;4.利用色块表示不同的音符回忆回忆旧知,进行新知串联。
新课导入上次课我们将《欢乐颂》转换成了一幅画,如图所示,那么我们能不能将这幅图转换回欢乐颂呢?观看,思考具体任务入手,引发思考。
任务分析如何实现将遇到的色块还原成声音呢?解决方案:4.选择一个小侦探(如:)5.程序分析:(1).使用新建色块进行颜色判断,如果遇到红色,发出声音dou,依次进行颜色判断。
(2)判断完一个色块并发出声音后,角色进行移动,去判断下个色块并弹奏声音;(3)重复进行判断操作,直到第一行色块全部判断完成。
思考分析回答提问由任务出发,培养思路。
试一试任务一:将教师提供的图片还原成声音(单个音符的表演)程序实现:动手尝试,完成学案中任务鼓励尝试1.绘制角色;2.设定角色的位置;3.程序制作:4.测试程序(提示:用来侦测的角色大小不能超过弹奏音符的色块大小)一。
锦上添花任务二:优化程序,实现对一行色块的判断并弹奏出对应的音符程序实现:动手尝试培养优化思维。
传授新知问题:循环内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识别,第二部分是移动,我们如果将识别部分分离出来代码将会更加清楚,这需要使用“广播指令”。
三、广播的使用“控制”——1.新建广播:2.广播并等待:3.接受广播:凝听理解识记分析程序入手,简单的优化理念。
锦上添花任务三:实现利用广播来实现对图画的还原。
1.核心代码:2.测试程序动手操作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方法。
强调编程中注意事项。
知识扩展实现第二行的自动解码?a)如设定固定的侦测次数;b)判断“如果遇到白色”等多种方法思考提示,开阔视野。
展示分享请部分同学展示他还原的音乐。
欣赏思考改进方法对照评价,激发兴趣。
教学内容第6课奇趣故事——链表和字符串年级学科信息技术教师动手操作任务一:通过建立人物、地点、事件链表的方法,让角色将故事讲述出来。
程序实现:动手尝试,完成学案任务一。
自选人物、地点、事件。
(但内容要尽量合理)进阶任务任务二:把各种奇趣故事保存下来。
新增操作:1.新建链表“奇趣故事”;2.将其他三个链表中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加入到“奇趣故事”中。
思考方案动手尝试鼓励学生展开思维想像,找出实现方案。
传授新知(二)二、字符串:“数字与逻辑运算”——“将*加入到*的后面”如何搭建字符串连接的复合模块:第一步,将插入模块第一个空里,再将插入第2个空里,得到一个复合模块,再一次用模块,将复合模块插入第一个空里,将插入第2个空里,得到最后,将合并好的字符串数据,插入到第一个空里。
凝听识记教师演示,提示注意位置。
锦上添花能否角色一边说一边表演动作?思考动手尝试扩展练习,自主尝试。
展示分享请二位同学上来讲故事,其他同学谈感受凝听思考改进方法激发兴趣。
教学内容第7课酷我剧场——显示与隐藏及时序控制10.安排好节目;11.将角色(演员)出场及退场顺序写清楚12.设计好每个演员表演的内容传授新知(一)二、显示与隐藏:“外观”→“显示”→“隐藏”二、等待:“控制”→“等待”凝听识记教师演示指令动手操作任务一:利用表格的形式写出各位角色出场及退场的时间顺序表。
表格如下:时间/秒 1 2 3 4 5小猫小男孩(可依内容需要增加或者删除时间长度)要求:每个角色在每个时间段是否显示,显示用√表示,隐藏用×表示。
动手尝试,完成表格填写。
自选角色。
至少二个角色(但表演内容要尽量合理)进阶任务任务二:成为一名“大导演”,编写一个至少有一位主持人、一位朗诵表演者及一位舞蹈通过计算时间的方法,实现演出。
操作步骤:3.设置舞台:为舞台设置合适背景;4.时序控制:第一幕:主持人出场说“开幕词+第一个节目”“退场”第二幕:朗诵演员出场说“内容”“退场”第三幕:主持人出场说“第二个节目”“退场”第四幕:舞蹈演员出场舞蹈表演“退场”3.程序代码:4.依此程序编写其他演员的代码。
思考演出内容动手尝试鼓励学生展开思维想像,编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