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一)概况
正黏病毒科,核酸分节段,分甲、乙、丙三型
(二)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核心、核蛋白、包膜、刺突
2、分型与变异
根据NP和MP的不同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根据HA和NA的不同分为若干亚型
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变
3、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及培养细胞中增殖,易感动物为雪貂
4、抵抗力
较弱,室温下传染性很快丧失,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等敏感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
可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HA为中和抗体;细胞免疫应答主要是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D8+ T细胞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快速诊断
(五)防治原则
增强机体免疫力;接种疫苗;防止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
二、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呈多形性、核酸为单正链RNA,不分节段;有包膜,有刺突
传染源为SARS患者,飞沫传播;
检查:病毒分离与鉴定;核酸检查、血清学检查
防治: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副粘病毒
(一)麻疹病毒
1、生物学性状
球形或丝形,有包膜,有刺突
可细胞培养,形成包涵体
2、致病性和免疫性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传染源是急性期患者,飞沫传播,CD46为其受体
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细胞免疫为主;产生HA和HL抗体,均有中和病毒作用
3、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
4、防治原则
对儿童人工主动免疫
(二)腮腺炎病毒
球形,ss-RNA,衣壳螺旋对称,有刺突,一个血清型,飞沫传播,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球形,不分节段的单负链RNA,有包膜,有刺突,一个血清型,形成融合细胞,抵抗力弱,飞沫传播。
(四)副流感病毒
球形,不分节段的单负链RNA,有刺突,飞沫传播。
四、腺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双链DNA,核衣壳20面体对称。
抵抗力较强。
(二)致病性急性发热性咽喉炎;咽结膜炎;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眼部感染;其它感染
(三)免疫性可产生特异性抗体,获得对同型的持久免疫力,起保护作用的是中和抗体
(四)微生物学检查形态学检查;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查
五、防治原则: 无理想疫苗,加强游泳池和浴池水的消毒;无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