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概述
·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
·体积微小,测量单位为纳米(nm)
·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增殖方式:复制

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病毒的结构和组成-包膜
·成分
– 蛋白质、多糖、脂类
– 刺突
习题
不属于病毒复制周期的是
A.吸附
B.脱壳
C.组装
D.成熟
E.扩散
『正确答案』E

第二十三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
传播途

特点 备注

水平传播 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 如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传播、虫媒
传播和经输血注射传播

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如:风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AIDS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巨细胞病毒(CMV)
等十余种,可引起死胎、流产、早产、先天性感染或先
天性畸形等
记忆:巨风爱上流丙乙肝,生下了一个畸形儿
习题
即可通过水平传播,也可通过垂直传播的疾病是
A.麻疹
B.流行性感冒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甲型肝炎
E.乙型肝炎
『正确答案』E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风疹病毒
C.腮腺炎病毒
D.腺病毒
E.麻疹病毒
1.可以引起人类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眼部感染的病毒是
『正确答案』D
2.可引起先天性耳聋的病毒是
『正确答案』B

二、病毒的感染类型
感染类型 举例
慢性感染 HBV、巨细胞病毒、EBV
潜伏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麻疹病毒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慢发病毒感染 朊粒感染引起的慢发性致死性震颤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杀细胞性感染: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
▲稳定状态感染(非溶细胞型感染)
-细胞融合:巨细胞感染CMV;
-形成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

▲整合感染:整合作用可使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细胞增生与转化:如疱疹病毒、CMV、EB病毒及乳头瘤病毒等感染,非但不抑制细
胞生物合成,反而促进细胞增生甚至于癌变。
▲促进细胞凋亡:有些病毒(如HIV、腺病毒等)感染细胞后,可直接由病毒或由病
毒所编码蛋白间接地作为诱导因子,引发细胞凋亡。此作用对机体是双刃剑,既有利于清
除病毒,又可增加细胞损伤。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体液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与体液内的
抗体形成复合体

Ⅱ型超敏
反应
造成组织损伤

Ⅲ型超敏反应 引起自身免疫
性疾病
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蛋白亦可因与宿主细胞的某些蛋白间存在共
同抗原而导致自身免疫应答
Ⅳ型超敏反应

病毒的致病机制中不包括Ⅰ型超敏反应

抑制免疫系统功
能 直接杀伤免疫活性细胞 如HIV及SARS冠状病毒等,可直接杀伤T细胞等白细胞 引起免疫抑制 可引发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或暂时被抑制
引发自身免疫病 病毒感染可导致免疫应答功能紊乱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同免疫学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