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跨越百年的美丽)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跨越百年的美丽)

关键句(3)“经过在3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a.同学们,有志者事竟成,经过3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一起读)
b一吨是多少千克?几个零?(板书1000000克)换算成克的话,是6个,那0.1又克是多少?只有圆珠笔的笔尖那么一点,1000千克,相当于0.1克的多少倍?要从1000千克的工业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镭,真好比是是大海捞针啊,真不容易。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问题预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理解方面的问题,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语文
年级

教学内容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案设计者
袁姗
教学目 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2.了解课文写法。同学们你看看,我们抓住了镭这个关键字,就能把长文读短,那么你能不能根据这9个句子的顺序,你发现这篇课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仔细读一读这九个句子,这九个句子的顺序。(倒叙)板书。
3.概括课文内容。能不能再根据这九个句子,提取一些关键的信息,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受美丽。
d同学们再读读上面的这句子,1365里,她还碰到了那些困难?(酸碱弄到了衣裙上、手上)你看,酸碱溅到衣裙上、双手上也就罢了,如果一旦不小心溅到眼睛里,()那可是有生命危险,作为一个化学家,他难道不知道,酸碱有很强的腐蚀性吗?难道玛丽居里一开始就知道一定能提炼出镭吗?(不知道)从哪儿看出来?(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可能含镭,也可能不含镭,不含镭的话,一切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希望渺茫,但是玛丽居里一直为着自己的信念坚持、执着追求着。(板书执着追求)。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午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即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一)学习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直接写了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哪几句话?(出示句子)
2. 请你认真的读这段话,找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或句子,在旁边适当做些批注。
关键句:(1)一锅一锅地提炼,然后在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a.一锅一锅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b.当时一锅只能冶炼20公斤的工业废渣,要把成吨的工业废渣,全部也练完,一共需要5600多天,(板书)也就是说每冶炼一锅,就得溶解、沉淀、分析一次,也就说也得经历5600次,工作量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更是常人难以承受,简简单单一句话,几多艰辛再其中啊(板书历经艰辛)。
C.指导读,谁来读?这个艰辛把他体现出来。
关键句:(2)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a.生交流,条件很艰苦,是个破棚子。
B.联想工作环境。
c.找关键词“烟熏火燎”,同学们不仅热,而且被毒烟包围着,如果让你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能熬多久?但是文中却写读,“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而且一呆就是3年有几个月。”同学们算一下,3年有九个月大概是多少天?(1365天)这1365天,玛丽是(读句子)终日在烟熏火燎中。多不容易啊。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出示居里图片。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
2.导入新课。的确玛丽居里,诞生于1867年距今现在已经有1个半世纪了,为什么至今人们依然还铭记着他的美名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玛丽居里,走近他那跨越百年的美丽,一齐把课题读一读。
3.检查预习,读懂人物关系。这里有几个科学家的名字,谁来读?三个化学名词谁来?接下来谁能说一说这两组词之间的关系。你已经读懂了课文的部分内容。的确居里夫妇在伦琴和贝克勒尔的基础上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玛丽居里的一生与镭结下了不解之缘。(板书镭)
二、初读课文,找出镭。
1.找课文中含镭的句子。同学们请你再次快速读一读课文,找出带有镭字的句子,把他划下来,告诉你,一共有九句,认真找,认真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