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子弹打木块、弹簧”模型
学习目标
1.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运用
2.物理模型的建立
学习重点:能用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解决一些问题
一、 子弹打木块模型
引入:子弹质量为m ,以速度水平打穿质量为M 、厚为d 的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子弹的速度变为v ,求此过程木块获得的速度及动能。
例1、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 0 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内,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 ,且子弹并未穿出,求: (1)子弹、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 (2)子弹在木块内运动的时间
(3)子弹、木块发生的位移以及子弹打进木块的深度
(4)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系统增加的内能
(5)要使子弹不穿出木块,木块至少多长?
总结求解方法:
1、 动量守恒——关键看系统的合外力是否为零
2、 受力分析,“子弹打木块”模型实质是两个物体在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认为是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可用动力学规律求解
3、 求时间——单个物体运用动量定理或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关系
4、 求位移——单个物体运用动能定理或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关系
5、 涉及相对位移——有机械能向内能转化 E 损=Q =fS 相
6、 匀变速运动---可利用v-t 图像(定性分析时多用到)
二、 弹簧模型的特点与方法
1. 注意弹簧弹力特点及运动过程。
弹簧弹力不能瞬间变化
2. 弹簧连接两种形式:连接或不连接。
连接:可以表现为拉力和压力
不连接:只表现为压力。
3. 动量问题:动量守恒。
4. 能量问题:机械能守恒(弹性碰撞)。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0V 1图1s M
相S 2S
题型一: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例2、物块A 、B 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墙壁,在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7-25所示,当撤去此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尚未离开墙壁前,弹簧和B 的机械能守恒
B.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B 的总动量守恒
C.A 离开墙壁后,A 和B 的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D.A 离开墙壁后,弹簧和A 、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题型二:两个物体的问题
例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A 和B, B 以v 在光滑的地面上匀速运动,与静止的A 发生碰撞,A 与一弹簧相连,则
(1)A 、B 两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2)两者最近时,A 、B 的速度是多少?
(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4)弹簧恢复原长时,A 、B 的速度各是多少?
(5) A 的最大速度?
(6)B 的最小速度如何?
注意:弹簧状态的把握
由于弹簧的弹力随形变量变化,所以弹簧弹力联系的“两体模型”,一般都是作加速度变化的复杂运动,所以通常需要用“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分析求解。
复杂的运动过程不容易明确,特殊的状态必须把握;弹簧最长(短)时两体的速度相同;弹簧自由时两体的速度最大(小)。
题型三:三个物体及综合问题的问题(下节习题课7、8、9三个题目)
课堂练习
1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恰好不射出;若射击下层,则子弹整个儿恰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A. 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B. 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
C. 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
D. 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2、质量为m 的物块甲以3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于
其左端,另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乙以4m/s 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
A . 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属于内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
B . 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
C . 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
D . 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 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 ,也可能为0 A B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