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笔楷书入门教程(一)

毛笔楷书入门教程(一)


A
42
例:足、年
A
43
(七)、平撇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 方撇去; 4.力量逐渐减小,力至 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A
44
例:利、和
A
45
第五讲、捺画的写法
A
46
(一)、斜捺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向右轻顿后,转 锋向右下方行笔;
3.行笔过程中力量逐增 大;
5.向上回锋蓄势后向左 上方出钩。
A
54
例:扶、引
A
55
(三):斜钩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顿笔;
3.提笔折锋蓄势向右下 带弯铺毫力行;
4.行笔至出钩处稍稍顿 笔后折锋向上,再驻笔 蓄势向右上出钩。
A
56
例:几、咸
A
57
(四):竖弯钩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 方铺毫缓行;
A
51
(一)、横钩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右铺 毫力行;
4.至钩处提笔上昂后向 右下方顿笔;
5.提笔转锋向左下方出 钩,注意中锋行笔。
A
52
例:冠、当
A
53
(二):竖钩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下铺 毫力行;
4.至钩处向右下轻顿;
A
34
例:尤、天
A
35
(三)、回锋撇
1.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向左下方写弯, 中间部分提笔敛锋,不 宜过肥;
4.至末端处向左下方挫 笔后,提笔向上回锋, 再挫笔蓄势,向左上方 出钩。
A
36
例:凤、疾
A
37
(四)、柳叶撇
1.自上方顺锋超笔;
2.顺势向左下方写撇, 中间部分力量逐渐增大;
毛笔楷书 入门教程
(一 )
A
1
第一讲、横画的写法
A
2
(一)、长横: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右铺 毫力行; 4.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 作围; 5.提笔回锋收笔。
A
3
例:皇、监
A
4
(二)、短横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右铺 毫力行; 4.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 作围; 5.提笔回锋收笔。
3.稍稍驻笔后提笔继续 向左下方写撇,力量逐 渐减小,力至笔端;
4.该撇两头尖,中间肥, 但重心要稳。
A
38
例:般、应
A
39
(五)、长斜撇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 方撇去; 4.力量逐渐减小,力至 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A
40
例:名、鹿
A
41
(六)、短斜撇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 方撇去; 4.力量逐渐减小,力至 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A
5
例:天、石
A
6
(三)、长弓横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右行 笔,中间部分稍轻,稍 呈弓形;
4.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 作围;
5.提笔回锋收笔。
A
7
例:右、可
A
8
第二讲、竖画的写法
A
9
(一):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下铺 毫力行;
A
14
例:闭、阁
A
15
第三讲、点画的写法
A
16
(一)、竖点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向右偏下顿笔; 3.向下方折笔后蓄势向 下行笔; 4.转笔后向上方回锋收 笔。
A
17
例:宇、官
A
18
(二)、侧点
1.自上方顺锋起笔;
2.向左下方边转边按 笔;
3.向右下方边转边按 笔;
4.折笔向上方回锋收 笔。
4.至捺脚处顿笔后,提 笔向右出锋,捺画要一 波三析。
A
47
例:杖、水
A
48
(二)、平捺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轻顿后,转 锋向右下方行笔;
3.行笔过程中力量逐增 大;
4.至捺脚处顿笔后,提 笔向右出锋。平捺要比 侧捺的水平角度小,更 加平稳。
A
49
例:游、避
A
50
第六讲、钩画的写法
4.行笔至三分之二处力 量逐渐减小,末端处呈 针尖状,力至笔端。
A
10
例:笔、年
A
11
(二):中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下铺 毫力行; 4.至末端处提笔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A
12
例:奉、针
A
13
(三):左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下铺 毫力行,中部略呈弧形; 4.至末端处提笔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2.出钩处顺势向下驻笔 后再提笔转锋向左按笔, 然后顺锋向左出钩。
A
62
例:宇、乎
A
63
A
19
例:家、安
A
20
(三)、左点 1.自上方向下顺锋起笔; 2.向左下方边转边按笔; 3.向右下方折笔按笔; 4.折笔向上方回锋收笔。
A
21
例:性、悦
A
22
(四)、右点
1.自左上方向右下方 顺锋起笔;
2.顺势边转笔边按笔;
3.向左下方边转笔边 按笔;
4.转笔或折笔后回锋 收笔。
A
23
例:于、玉
2.左点既可藏锋起笔又 可露锋起笔;
3.右撇点与左点相互取 势,相互呼应。
A
29
例:兹、遂
A
30
第四讲、撇画的写法
A
31
(一)、斜撇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 方撇去; 4.力量逐渐减小,力至 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A
32
例:食、休
A
33
(二)、新月撇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3.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 方撇去; 4.力量逐渐减小,力至 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4.至竖的末端处一路圆 转后向右铺毫行笔;
5.至出钩处提笔折锋向 右,驻笔蓄势后向上提 笔出锋。
A
58
例:也、池
A
59
(五)、背抛钩
1.藏锋或顺锋起笔;
2.蓄势后向右偏上行笔;
3.折处提笔向右下方顿 笔,再折笔右下方蓄势, 写斜弯钩。
A
60
例:气、凤
A
61
(六)、竖平钩
1.藏锋或顺锋起笔写竖;
A
24
(五)、撇点 1.自下而上逆锋起笔; 2.折笔向右下方顿笔; 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方写 小撇,力至笔端。
A
25
例:成、盛
A
26
(六)、反捺点
1.自左上方向右下方顺 锋起笔;
2.顺势向右下方边行边 按笔,力量逐渐增大;
3.转笔后回锋收笔。
A
27
例:深、怀
A
28
(七)、相向点
1.先写左点,后写右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