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在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搭接钢筋直径的0. 25倍;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 (d为受力钢筋中的 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100 mm;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 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 mm。当搭接的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 mm时, 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 mm范围内各设置两根箍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4.箍筋配置要求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 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
(d为纵筋最小直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 (d为纵筋最大直径),且不应 小于6 mm。当纵筋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 mm,其间距 不应大于纵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 mm。箍筋末端应做成 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 成封闭环式。当截面短边不大于 400 mm,且纵筋不多于4根时,可不设 置复合箍筋;当构件截面各边纵筋多于3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上一页 下一页 回第一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3)为提高受压构件的延性,保证构件承载能力,全部纵筋的配筋率不应 小于0.60%,同一侧纵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为了施工方便,全部纵 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通常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超过3%,一般在 0.6%~2%之间。 (4)柱中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 mm,且不小于纵筋直径。 (5)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50 mm;对处于水平位置浇筑的预制柱,其纵 筋净距要求与梁相同。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 的纵筋和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 mm。 (6)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机械 连接接头,也可以采用焊接接头和搭接接头。对于直径大于28 mm的受 拉钢筋和直径大于32 mm的受压钢筋,不宜采用绑扎的搭接接头。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3)偏心受压长柱通常是指8≤l0/h<30的偏心受压构件。长柱在偏心荷载作用 下产生的侧向附加挠度不能忽视,由此产生的附加弯矩在总弯矩中占有 一定的比例,且随着轴向压力N的增大,相应的弯矩M增长也越来越快, 最后仍以材料达到极限强度而破坏,即仍为材料破坏。不过此时的轴向 压力将低于同截面短柱的轴向压力。
第一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一、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1.截面形式和尺寸要求 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多采用正方形或矩形,有时也采用圆形或多
边形。柱截面尺寸主要根据内力的大小、构件长度及构造要求等条件确 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50 mm× 250 mm。此外, 柱截面尺寸宜符合模数,800 mm及以下的取50 mm的倍数,800 mm以 上的可取100 mm的倍数。对于工字形截面,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 mm, 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 mm。长细比宜控制在l0/b≤30或l0/d ≤ 25,(b为矩 形截面短边,d为圆形截面直径)之内。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计算
1.偏心受压状态 (1)当轴心压力N和弯矩M同时作用在某个构件截面上时,其作用效果与 一个偏心矩为。e0=M/N的轴向压力N相同。因此,把构件截面上同时作 用有轴心压力N ,弯矩M和剪力V的构件称为偏心受压构件。 (2)偏心受压短柱通常是指l0/h<8的偏心受压构件。由于构件在偏心压力下 产生的侧向挠度很小,因此其中的附加弯矩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种 构件各个截面中弯矩均可以认为等于Ne0,,即弯矩与轴向压力成比例增 长。当弯矩M达到极限值时,材料达到极限强度而破坏,通常这种破坏 为材料破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2)当遇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不应计入间接钢筋的影响,而应按式(4一1) 进行计算。 1)当l0/d>12时; 2)当按式(4一2)算得的受压承载力小于按式(4一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时; 3)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Ass0小于纵向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二、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配置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配置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如图4-3所示,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公式为
N-------轴向压力设计值(包含重要性系数γ0在内); 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见表4-1; A -------构件截面面积,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A应改用(A -As')代替; As'------全部纵向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2.材料强度要求 为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节约钢
筋,宜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一般采用C25, C30, C35, C40,必要 时可以采用强度等级更高的混凝土。 3.纵筋配置要求 (1)柱中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 mm,一般取16~32 mm。为保证钢筋骨 架的刚度、减少施工时可能产生的纵向弯曲和受压时的局部屈曲,纵向 钢筋宜采用较粗直径的钢筋。 (2)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应沿截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矩形截面轴心 受压构件钢筋根数不得少于4根,圆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钢筋根数不应 少于6根。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应布置在弯矩作用方向的两对边。 当截面高度h≥600 mm时,应在侧面设置直径为10~16 mm的纵向构造钢 筋,并相应设置附加箍筋或拉筋,如图4-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2.配置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一般采用有螺旋筋或焊接环式筋的构件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图4
一4),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4-2) (4-3)
(1)按式(4一2)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式(4-1)算得的构件 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 5倍。
(4)偏心受压细长柱通常是指l0/h≥30的偏心受压构件。构件由于长细比很大, 它在较小的轴向压力作用下,其受力性质与长柱类似,但当轴向压力达 到某一临界值时,构件却由于丧失稳定而破坏。失稳破坏时,截面中压 力将低于材料强度,其轴向压力低于同截面长柱的轴向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