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

端, 借用上级行资金为末端的信贷资金流通过程。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包括上存资金价格、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

相关因素:贷款利率为营业税税率贷款经营费用率上存资金利率定价模型:R 3= R 1Q 1(1- I - B 1)- Q 1Q2+D ( B 2- R 2)- E发放贷款实际得利与归还上级行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R 4= R 1 Q 1(1- I - B 1)- Q 1 Q 2+D ( R 4- R 2)- E资金综合成本率。

二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上存资金价格。

内部资金转移是指在实行分支行体制的商业银行内部, 以上级行为中间环节 , 上存资金为始贷款收息率Q 1(实收利 息与贷款应收利息之比) 收入贷款损失率为Q2 ( 贷款本金损失与贷款实收利息之比 )贷款派生存款系数D ( 发放单位贷款可以带来的存款数量 ) 活期存款利率 R2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B 2( 指通过组织存款途径筹集的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成本水平 , 其成本构成要素有存款利息支出、 为组 织存款而支出的经营和管理费用、存款经营活动 中的备付现金而支付的利息成本) 上存资金利率R3 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R4发放贷款的实际得利与上存资金实际得利之间的等价平衡关系式为上存资金和借用上级行资金定价的基本原则有四条 : 一是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三是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 , 上存资金价格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 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的条 件下 ,上存资金价格与追加利润任务之差要高于存款资金综合成本率。

四是要较好地体现区别对待、分类调节的资金定价原则 , 以有利于调动低效高险支行压缩贷款而扩大上存或归还 上级行资金和高效低险支行适度借用上级行资金而扩张贷款的积极性。

设定低 效高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上角以“’”表示 , 高 效低险支行有关因素符号的右 上角以“〃”表示 , 在上存资金不追加利润任务的条件下 , 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B’ 2<R 3>R' 1Q' 1(1 - I - B’ 1) - Q' 1Q' 2+D' ( B'2 - R 2)- ER3< R 4<[ R" 1Q'' 1(1 - I - B" 1) - Q" 1Q''2 - D''R 2- E ]/(1- D")而且在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条件下 ,设上存资金追加利润任务为E 1,单位贷款追加利润任 务为E 2,且有E 1 + E 2=E ,那么,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为B’ 2<(R 3-E1)>R’ 1Q’ 1(1 -I -B’ 1)-Q’ 1Q’ 2+D’ (B’2 -R2)- E2R3<R4<[R" 1Q" 1(1 -I -B" 1)-Q" 1Q"2 -D"R 2-E2]/(1- D")根据上述模型测算出来的上存资金、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是一系列数据组。

在实际中 该根据资金供求状况和信贷资金增值部分在各类支行间的分割比例来确定具体利率水平 要控制在合理水平区间之内。

三、内部资金定价模型的应用举例例如:某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共有 10个县 级支行,其中高效低险支行有 4个,低效高险支行 有 6 个。

据调查统计综合分析 ,1997 年,6 个低效 高险支行综合贷款利率为 %,贷款收息率为 64%, 收入贷款损失率为 %,贷款经营费用率 为%,贷款派生存款系数为 5%,存款资金综 合成本率为 %;4个高效低险支行综合贷款利 率为 %,贷款收息率为 94%,收入贷款损失率 为%, 贷款经营费用率为 %,贷款派生存 款系数为 28%。

对发放贷款追加 2%的利润任 务, 上存资金 不追加利润任务。

活期存款利率为 %, 上存资金约期一年的利率为 %,借 用上级行资金利率 为%,营业税税率为 8%。

, 还应 ,并将有关数据代入前述低效高险支行上存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B’ 2<R 3>R'lQ’ (1 - I - B’ 1) - Q’ 1Q' 2+D' ( B'2 - R 2)- E ,经计算得到R 3>%R 3>%险R 3>%,这就是说, 上存资金利率应该高于%。

再将有关数据代入前述高效低险支行借用上级行资金价格较合理区间关系式R 3<R4< [ R" IQ" 1(1 - I - B" 1) - Q" 1Q''2 -D"R 2- E ]/(1- D" ), 经计算可得到R 4>R 3 R 4<%综合上述计算分析,上存资金利率、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的合理区间为: %<R3<R4<% 然而,实际执行的上存资金利率为%, 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为%,明显偏高。

调整的办法有二是利率主动, 加利微动。

如将上存资金利率从%调低到%,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从%调低为%, 同时增加贷款追加利润任务从2%调低为%。

这样, 低效高险支行上存资金实际得利率为%,高效低险支行借用上级行资金发放贷款实际得利率为%,二级分行的资金收益率为%(拆借资金与支行上存资金利差加利润任务%)。

二是利率不动,加利主动。

如将放贷追加利润2%分成三块,其中%用于追加贷款利润任务,%用于追加上存资金利润任务,其余0. 7%作减少利润任务处理。

这样,上存资金利率仍为%,借用上级行资金利率仍为%,但低效高险支行上存资金实际得利率为%,高效低险支行借用上级行资金发放贷款实际得利率为%, 二级分行的资金收益率为%。

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1 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信息在大多数银行里, 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主要是由银行财务部门来负责的。

从银行各个业务单元的角度来看, 由于各业务单元的资产和负债期限匹配(通过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来实现的), 它们大多数的利率风险已被消除。

但从整个银行的角度来看, 某一期限的“资金库”所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的数量并不一定匹配, 于是财务部门就要对该部分的差额进行管理, 以规避利率风险。

例如,从整个银行的角度来看,3 月期的资产可能要多于3月期的负债,那么财务部门就必须为该差额融通资金; 反之, 则需要为多余的资金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银行实行期限匹配的多利率资金转移定价体系 , 可以在银行总体水平上汇总各业务单元 资 产与负债的不匹配情况。

此时 , 银行财务部门就可以对这些不匹配的部分进行对冲或根据他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测利用这些不匹配的资产负债额来赚取利润。

因此 为 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信息的主要来源。

2 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利润 (或损失)都在财务部门汇总。

因而利率变动对 银行净利差收益的影响可与各 业务单元的经营成果分离开来 , 这种分离可通过图 1 表示。

在图1中,有3条倾斜向上的收益曲线。

收益 曲线AB 代表了银行所持有的资产的收益曲线收益曲线CD 代表了银行负债的收益曲线。

而收 益曲线EF 是银行在外部资本市场上的收益 曲 线, 同时也是银行在外部资金市场上获取 (或出 售)资金时 ,对应于不同期限的利率情况的收益曲 线。

收益曲线 EF 又是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 收益曲线。

假定我们将银行简化 为只有 3个业务 单元:一个为贷款部门 ,它仅仅发放 1年期的贷 款;一个为存款部门 ,它仅仅形成 1 年期的 CDs , 最后一个业务单元就是银行的财务部门 , 负责整 个银行水平的资产负债 管理。

为了简化起见 , 我们 进一步假定贷款部门发放的贷款与存款部门所形成的存款在数量 上也相互匹配 , 这样资金生成单元 (存款部门 ) 与资金使用单元 (贷款部门 )所 形成的资产和 负债在数量和期限上都相互匹配。

存款部门在对应期限 (1 年期)的“资金库”中 出售资金 ,获得 HI 的利息差价。

贷款部门在对应期限 (1 年期)的“资金库”中购入资金为其资产业务融通资金从而获得 GH 的差价。

在现实中,银行的财务部门根据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利用不匹配可赚取利润。

假定财务部门预测市场利率和相应的收益曲线在下 于是决定用更便宜的 3月期资金而不是 1 年期资金来为银行的资产业务 (即贷款 )融通资金。

为 了达到这个目的 , 财务部门将把它在内部资金市场上从存款部门购入的资金贷放到外部市场上 ; 同时, 在外部市场上拆进相同数量的3月期资金以出售给贷款部门。

如果它的预测 准确,通过对 不同期限的资产负债进行匹配 ,银行的净利差收益将增加 HJ 。

如果我们假定3 月期资金的价差 (JK ) 等于 1 年期资金的价差 (HI ), 那么对不同期限的资产负债期限进行匹配所增加的净利差收 益将等于(IK )。

这样,银行整个利息差价(GK )将被分解为3个部分:资 产业务单元所赚取的 GH 部分,负债业务单元所赚取的 HI 部分,财务部门通过资产负债管理 所赚取的 IK 部分。

, 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由于各业务单元是在完全套期保值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的 ,任何由于资产和负债不匹配期限 1 年度将保持不变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