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剧论文

音乐剧论文

浅谈音乐剧欣赏
在音乐剧中徜徉
摘要:音乐剧诞生于上世纪初,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

本文主要回顾音乐剧的历史及发展脉络,并且结合自身在课堂上观看到的音乐剧和老师所讲的音乐剧有关知识谈谈自身对音乐剧的理解及观后感触。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回顾音乐剧发展历史和课堂知识;第二部分为对课堂所欣赏到的经典音乐剧的观后感;第三部分为自身对音乐剧的理解。

关键词:音乐剧发展脉络观后感音乐感触
一、音乐剧历史回顾和课堂知识
总览艺术,可以分为两类:摹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两种艺术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不一样的。

摹象艺术注重模仿生活,重客观的再现,是再现性的艺术,典型的摹象艺术有影视剧、油画和小说;意象艺术重主观表现,创作者异形传神使观众产生传神的幻觉感,是表现性的艺术,典型的意象艺术有戏曲、国画、诗歌、舞蹈、音乐等。

音乐剧作为一种20世纪新兴起的戏剧表演,又称为歌舞剧,可以说它追求的是综合的舞台艺术,想给观众一种感觉上的完美结合,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

随着音乐剧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要分为七个流派,分别为:古典音乐剧流派;倾向古典的小歌剧流派;概念音乐剧流派;史诗流派;现代流派音乐剧;浪漫主义流派;后现代流派音乐剧。

音乐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这个时期欧洲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音乐为音乐剧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音乐剧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加也应运而生。

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

1随着不断地发展,20世纪初音乐剧正式形成,音乐剧经过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现在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二、课堂欣赏音乐剧的观后感
在整个的音乐剧欣赏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非常幽默和愉快的,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很多经典的音乐剧著作,都在不同方面触动了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某些还能激发人的一些对自身的反思。

音乐剧的四大代表作有《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

其中《歌剧魅影》、《猫》是由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

下边我就观看后印象最深刻的三部音乐剧表述自己的感想。

1/view/9921.htm#5
(1)《雨中曲》
《雨中曲》是我观看到的第一步音乐剧,创作于大萧条时期,是该时期的代表作,是一部类似于电影的音乐剧。

我认为此部音乐剧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剧中的幽默成分,可以说幽默是音乐剧的一个亮点,是最能吸引人的部分。

在剧中琳娜·莱蒙和唐·洛克伍德是无声电影明星,被观众视为一对绝佳的银幕情侣,但随着事情的发展,唐·洛克伍德爱上了他在大街上邂逅的普通舞蹈演员凯茜·谢尔登。

随着有声电影的兴起,琳娜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虽然她有自认为傲人的美貌,但她的嗓音却尖利的能刺痛人的耳膜,套用电影中的原话,她是“既不会演,也不会唱和跳”,对于改变后的歌舞剧,她只能充当“无声的漂亮的女主角”,唐纳和公司老总研究,想出了由凯茜为琳娜配音,琳娜只是在前台对口型假唱的办法。

影片公映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琳娜却处于对凯西的嫉妒,向公司提出了过分要求,她要求凯茜只能作为她的配音,不得走向前台,并不知天高地厚地想凌驾于公司老总之上,她的傲慢自大激怒了老总,老总站到了唐纳和凯茜的一边,最终向观众揭露了假唱的事实。

《雨中曲》的舞蹈也是造就它成功的主要因素,震撼人心的舞蹈,作为音乐剧里的舞蹈,主演吉恩凯利的几段唱与跳完美结合的表演,让整个影片的感染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杂耍演员一般的身手配合着宏亮浑厚的嗓音,演绎出了音乐剧的经典。

特别是在雨中跳舞踩水那一段,踢踏舞天生的强烈的节奏感伴随着水花随着节奏飞溅的视觉享受,观众彻底陶醉在了这个画面之中。

也在另一方面和该剧的主旨完美吻合。

除去雨中欢唱的那一段,还有女主角凯西和一群女舞蹈演员在派对的开场舞蹈也非常有活跃气氛的效果。

她们展现出的热情让人倍受感染,感觉到激情和年轻。

而仅有舞蹈是不够的。

《雨中曲》的音乐也是它的一大魅力。

吉恩凯利的演唱自然是达到一定的境界了。

他融入声音里的感情,他声音的磁性,我在看完整场之后,脑海里总是会回响起“singing in the rain,I’m singing in the rain”的美妙旋律。

音乐的演唱很成功,这更要得益于音乐在整部音乐剧中的地位。

因为,很多时候,剧情是在歌唱与舞蹈的伴随下展开的,男主角用歌唱来回忆自己的成名之路,用歌唱来表达陷入爱河的喜悦,用音乐来表达自己获得有声电影的灵感。

本剧的内容也向人们反映了真实的世界,这是一部具有尖锐的讽刺意味的电影。

无声电影像有声电影的转化过程中,一些丑陋现象的产生。

通是批判了人们过于功利的心态,琳娜对唐态度的前后转变;老板与唐的关系,都是在揭露和批判赤裸裸的利息和金钱关系,尖锐在幽默中得到了缓冲,讽刺的真实现象却更为深入人心。

这是《雨中曲》带给我的深刻感触。

(2)《发胶星梦》
可以说这是带我深入思考的一部作品。

看完它以后我被剧中女主角的执着和热情感动,我开始反省自己性格中的内向和自卑,突然有一种想释放自己心中热情和年轻的欲望和冲动,心里暗暗学习女主角的乐观自信和快乐,坚持自己的梦想,知道成功,做一个在学习和生活中乐观快乐的人。

我想它多多少少带给我一点改变,或者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女主角特蕾西是一个出身卑微、身材肥胖却可爱动人的女孩,她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到电视选秀节目中去表演。

她凭着自己的热情、大方、开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部影片一个较为沉重的背景是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而特蕾西更是凭着勇敢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喊出了“从此以后,美国电视将再没有种族歧视”的口号,当她携手黑人兄弟一同用舞蹈释放自己激情的时候,她知道那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种族之间的尊重和融合。

我想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都应该向特蕾西学习,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恰当的释放自己的压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梦想的支撑下,剔除生活中的空虚和不快乐,在追逐梦想的路程中一路高歌,展现自我,她身上的这种执着和勇敢正是我性格中所缺的,我想我会努力的向她学习。

这应该是这部经典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3)《猫》
《猫》是我个人看的,给我的综合感觉是场面宏大,又注重细节。

它传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剧中各种各样的猫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领袖猫、魅力猫、英雄猫、迷人猫、富贵猫、铁路猫等,从猫的角度投射出社会人的影像,是对真实社会的直观缩小反映。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领袖猫和铁路猫,领袖猫从外表来看,他是只大灰猫,不像其他猫那样有着满身的花纹和亮丽的外表,他的身材硕大,个子很高,非常有领导气质,年纪很大,给人的感觉是充满了智慧和经验,睿智,这不正是生活中领导需要的潜质吗?铁路猫塑造的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猫,他出场的时候全场都显得特别忙碌,他负责整个卧铺车厢,火车没有他就不能按时车站,给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实干家,勤奋,乐观务实的形象,我想我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追逐铁路猫精神。

此外,《猫》中的舞蹈和音乐更是让人为之一震,剧中用大量的舞蹈来表现不同猫的不用性格和特征,既有踢踏舞,又有芭蕾舞,还展现了现代舞,尤其是剧中舞会的场景,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如痴如醉。

同时,音乐的设置也是
非常到位的,体现主要内容,比如剧中魅力猫回忆自己过往的时候的音乐恰当的表达了此时的内容,用音乐更好的映衬内容,音乐层层推进,极富感染力,给观赏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三、自己在此课程中的一些感想
上完音乐剧课程,感到非常愉悦,被宋老师的课堂幽默和每节课精彩的音乐剧吸引,整个教学过程非常轻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一定程度上了解并喜欢上音乐剧,提升了我在音乐剧欣赏反面的素养和综合素质,它不愧是一门集高尚与流行艺术于一身的艺术形式。

如今,音乐剧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喜爱,我相信,伴随着不断进步,它一定会登上艺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张旭.《音乐剧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彭志敏.《音乐作品分析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
3、周小川.《音乐剧之旅》新世界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