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 PPT课件
28
呼吸训练的目标
▪ 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气道刺激因素,保
持呼吸道卫生。 ▪ 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并发症。 ▪ 提高患者心功能和全身体能,尽可能恢复活
▪ 呼吸疾病是肺部组织气体充分交换受阻而导 致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的一些疾病。
▪ 原因:肌肉无力或其弹性减退;空气流经气 管支气管树时阻力增加。
▪ 分类: 限制性疾病 阻塞性疾病 弥散功能障碍
20
(三)呼吸肌及其控制
▪ 静息状态下,正常通气是通过膈肌收缩,伴 肋间外肌充分收缩使胸廓固定完成的。
▪ 吸气时,当膈肌开始收缩,下部肋缘就想外 张开且腹压增加,同时腹肌放松。
7
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肺具有抵抗扩张、向无气状态回缩的特 性
▪ 胸廓和横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8
胸廓
9
呼吸肌
▪ 呼吸肌并不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改变 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肺 泡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
10
呼吸肌
▪ 吸气肌 膈肌(横膈膜) 肋间外肌 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斜角肌)
▪ 呼气时则主要有肺回缩的力量使膈肌逐渐放 松所致。
▪ 呼吸中枢活动增强时可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速 度。
21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 ▪ 呼吸节律的调控 ▪ 肺的功能潜力
22
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
▪ 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 气管,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 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 缩,驱动气体出入。
12
肋间肌
▪ 主要的呼吸辅助肌 ▪ 肋间外肌收缩使胸廓向上、向外扩张,胸廓
的前后径变长,帮助吸气。 ▪ 肋间内肌收缩使肋骨下降,帮助呼气。 ▪ 肋间肌在平静呼吸时不起主要作用,只有在
深呼吸时才起作用。 ▪ 长期的肋间肌运动将促使胸廓发生扩大畸形,
形成肺气肿患者特有的“桶状胸”。
13
辅助呼吸肌
▪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 ▪ 抬高和固定胸廓,提高膈肌呼吸效率。 ▪ 安静状态下辅助呼吸肌群不收缩,只有当呼吸非常
5
正常呼吸实施的要素
▪ 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 ▪ 健全的呼吸肌; ▪ 富有弹性的肺组织及与之相匹配的肺血循环; ▪ 畅通的气道; ▪ 调节灵敏的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
6
(一)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弹性是指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 ▪ 顺应性: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单位容
量的改变。正常成年人肺顺应性的平均值为 100~200ml/cmH2O。
▪ 采用呼气时收缩腹肌的运动体操,训练患者 在吸气时放松腹肌,以减少能耗。
▪ 通过缓慢而深得呼吸,改善由于气流速度增 加而使呼吸做功增加的情况。
27
呼吸训练的作用
▪ 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 ▪ 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 改善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 ▪ 放松过度紧张的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 脊髓损伤的患者由于腹肌麻痹,运动能力和 呼吸能力均会收到限制。长期呼吸系统疾病 也会使腹肌产生疲劳。
15胸Βιβλιοθήκη 压分布▪ 吸气 :胸腔容积增大 负压增加 支气管肺泡牵张 气体流入
▪ 呼气:胸腔容积减少 正压 支 气管肺泡弹力回缩 气体流出
16
气道的力学作用
▪ 与肺和胸腔扩张的弹性力对抗制约肺容量的 变化。
▪ 肺循环有巨大代偿能力。 ▪ 在大脑皮质功能完整的情况下,最大自主通
气量每分钟可达100L以上,说明呼吸功能的 可塑性。
25
呼吸限制性疾病
▪ 适度的运动练习可以改善肌肉无力。 ▪ 胸廓畸形患者,训练腹肌或使用机械帮助其
进行通气。 ▪ 松解挛缩和僵硬的关节,可减少呼吸时所做
的功。
26
呼吸阻塞性疾病
▪ 任何试图产生较高每分钟通气量的运动均是有害的。
▪ 深而慢的呼吸需过多的对弹性阻力做功;而浅而快的 呼吸则需过多地对气道阻力及组织黏性阻力做功。尽 量不要改变患者已经习惯了的呼吸频率及深度。
▪ 呼吸运动的效率为5%~10%。
18
呼吸力学的紊乱
▪ 远端或近端气道 ▪ 肺泡组织 ▪ 胸廓
19
(二)呼吸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困难时,辅助呼吸肌才开始收缩,使胸廓进一步扩 大,以便在原有呼吸肌收缩的基础上强化呼吸效应。 ▪ 哮喘患者常见辅助呼吸肌动员,并逐步形成肌肉肥 大。辅助呼吸肌增加呼吸能耗。 ▪ 康复训练时强调限制辅助呼吸肌的使用。
14
腹肌
▪ 安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是由于胸 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完成。
▪ 深呼吸动作或剧烈运动时,必须要用力呼气 以增加肺活量,此时腹肌起主要作用。
▪ 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支配,因而可以 进行主观训练。
▪ 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因胸廓和肺的弹 性回缩而被动完成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 训练吸气肌。
23
呼吸节律的调控
▪ 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 ▪ 在延髓及延髓与脑桥、中脑之间均有呼吸调
节中枢。
24
肺的功能潜力
▪ 成人肺活量平均为3L,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 只有500ml,仅占肺活量的1/6。
▪ 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呼吸做功。
17
呼吸能量、做功及其效率
▪ 平静呼吸时,呼吸肌耗氧约1ml/(min.L)通气,总耗 氧量为5~10ml/min。过度通气时,耗氧量增加到3 ml/(min.L)通气,通气量达到75L/min的健康人呼 吸时氧需超过200ml/ming。
▪ 肺气肿患者,呼吸时需要能量更多,每增加1L通气, 需额外吸收4~5ml的氧。
▪ 呼气肌 膈肌 腹肌 肋间内肌
11
膈肌
▪ 最主要的吸气肌 ▪ 横膈活动度1.5cm,深呼吸7-8cm,最大10cm。 ▪ 膈肌的神经损伤或麻痹导致膈肌活动减弱或丧失,
显著影响呼吸,甚至危及生命。慢性支气管炎或其 它呼吸疾病可以因为肺气肿和呼吸困难,造成膈肌 疲劳和衰竭,引起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呼吸衰 竭。 ▪ 膈肌训练是呼吸康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呼吸功能训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 赵江莉
1
一、概述
2
呼吸
吐故纳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新鲜空气。
3
呼吸系统的构成
▪ 鼻腔 ▪ 咽喉 ▪ 气管 ▪肺
支气管 细支气管 肺泡
4
呼吸类型
▪ 外呼吸 - 通过呼吸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呼吸练习有利改善
▪ 内呼吸 - 血液运输到组织(气体在血液和细胞间交换) - 呼吸练习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