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苏).

2019届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苏).


练习:指出下面词语活用情况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疼爱 2、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3、纵情以傲物 傲视 弄错 轻视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5、流俗之所轻也
形——动
• 课堂练习:《名师一号》形容词作动 词 P065【体验感悟】T7
四、数词的活用
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 •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 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有二心(动词) 二三其德 二三: 多次改变(动词)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 专一(形容词)
(1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规律六:所+名词 (12)、时秦昭王与楚婚《屈原列传》 婚:结为婚姻 (13)、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 规律七:叙述句中谓语部分没动词
规律八:
名词+而+动词 动词+而+名词
名词用“而”连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活用 作动词。
(14)、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15)、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副词、介 词短语作状语,普通 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普通名词 等名词常常作状语。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判断方法:
名词出现在动词前,与动词不是主谓关系。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
1、普通名词做状语
2、时间名词做状语
3、方位名词做状语
小结:判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方法
句中无动词,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 名词+名词 名词+代词(之、我) 副词(又、不、非、莫、弗)+名词 能愿动词(可、欲、能)+名词 所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 + (介宾、处所)
名词+而+动词 动词+而+名词 叙述句中谓语部分没动词
★注意: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



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1)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 何遣不若汉! (2)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 所不闻。


我没有在中原起兵,因此在这里称王,假设我身 处中原,怎么比不过汉王! 越地没有人值得聊天,一直到先生到来,让我天 天听到新鲜事。
˙
名、 代

名、 代 宾(或+补)
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名+名)
练习:找出下面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语 并解释意思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打鱼;樵:砍柴。 2、二月草已芽 芽:发芽 福:赐福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4、儿涕而去。 涕:流眼泪、哭泣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归咎) 6、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发
2、动词的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 (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哭泣 为……哭泣 为动用法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规律总结:动词的为动用法: 1. 看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是不是“为动”关系。 2. 为动用法的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服务的性质。 3、翻译时,应根据文意灵活地译为“为(替、给)+宾+ 动”格式。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与……交好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 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6、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说坏话、诋毁
现象。
1、南征北战
名作状 向南、向北 名作动 长腿 名作状 像星星那样、像棋子那样 名作动 下雨 名作状 像蜜蜂一样
2、不胫而走
3、星罗棋布
4、未雨绸缪
5、蜂拥而至
二、动词活用
• • • •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 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4.动词活用为状语
1、动词活用为名词
主语位置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追亡 逐北
宾语位置
宾语位置 逃亡的人
规律: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动词跑到了 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上符合语境的名词中心语 练习: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过秦 论》 收藏的珠宝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的东西、心得 4、翩翩两骑来是谁? 骑马的人
说明: “罪”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 “归罪、批评
了解类型
一、名词活用 二、动词活用
1、名词作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3、动词意动用法 4、动词为动用法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3、形容词使动用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 责之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 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 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2014年全国1卷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 规过,臣不胜大庆。 译文: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 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 贺。(译出大意给3分;“罪己”“规过”两 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将军身披坚执锐 作宾语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以小易大
作宾语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小结: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 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 “之”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长处;短处。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坚固的地势
• 课堂练习:《名师一号》P065形容词 作名词【体验感悟】T8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 小结: 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动词,且具有 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可判断动词活用 为名词。动词有时受“其”“之”等词语 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考考你:下列成语中哪个词活用了?
• 救死扶伤 • 量入为出 • 道不拾遗
动词作名词,将死的人,受伤的人 动词作名词,收入,支出 动词作名词,遗落的东西
规律三:名词+介宾短语、处所名词(补语)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规律四:名词+代词 名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9)、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 也》 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 (10)、江水又东 《水经注》 东:向东流
规律五:副词(又、弗、未、不)+名词 罾:捕、捞
变小变弱。 穷:看尽 走到尽头 擅长 缺乏 尊重、推崇
(社会上所推崇的人,没有比得上黄帝的)
7、稍出近之。 8、敌人远我。
靠近 远离
小结:
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形容词直接带宾语 2、形容词前有能愿动词 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有:
可、能、愿、应、宜、当、足、欲。
3、形容词前面有“所”字 4、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
译为:当面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2.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国论》)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 用为状语。
随堂练习:指出下面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 词语并解释它的意义: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用待客人的态度 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呵叱 4、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从水路和陆路 5、孔子东游,见两小辫。(《两小儿辩日》)
衣:穿 ( 3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帝王:称帝称王 (4)、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5)、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籍:登记
规律二:名词+名词 名词+名词,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其中 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6)、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 (7)、晋师军于庐柳。 军:驻扎、驻军 ——《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规律:处于谓语位置,前后无其他动词充当谓语。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 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 “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 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 特点:
•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掌握方法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一﹑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 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如: 范增 数目 项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
2019届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 活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及高考对这一 考点的考查。 2、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掌握辨析词 类活用的方法。 3、学会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实词的意义 和用法。
词类活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