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率及其决定机制

利率及其决定机制


收益的资本化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 去的货币,甚至也不是真正有一笔现实的资本存 在,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 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称之为“资本化”。
·资本化公式:
P——本金 C——收益 r ——利率
C P r
· 现实生活中的利息率都是以某
利率系统
种具体形式存在的,如: 3个月期的贷款利率
利率及其决定机制
第一节 利 息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第五节 利率的度量
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
第七节 利率期限结构
什么是利息 ·利息是货币所有者(或债权人)因贷 出货币或者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或 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 人类对利息 的认识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的基本观点,是把利息 理解为: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 (1)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公式 的计息方法。其本利和是:
S P 1 r n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
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
利息率 n——借贷期限 S——本利和
S P1 r
n
·无论是单利还是复利,都是利息的计算方法。 复利反映利息 的本质特征 ·利息的存在,就是承认资本只依其所有权就可 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 ·事实上,我国银行的告示牌上虽然均以单利标 示,但实际一直没有能够否定复利原则。
·任一国家的一定时期,总有一个 马克思的利率 决定论 相对稳定的利率水平,可视之为平
均利息率。
·平均利息率高不过平均利润率; 低不能等于零。当然,在复杂的经 济生活中,总有例外。
·凯恩斯主义出现之 古典学派的利 率决定理论 前的实际利率理论: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 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 的均衡:投资不变, 储蓄增加,均衡利率 水平下降;储蓄不变,
·无论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还是宏观经济学部分,
在基本模型中,利率几乎都是最主要的、不可缺 对利率作用 的一般估价 少的变量之一。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之所以极大,基
本原因在于:经济人有足够的独立决策权。 利率发挥作用 的环境和条件 ·对于各个可以独立决策的经济人来说,利润最大 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的准则,而利率的高低直接
(2)对风险的补偿。
现代利息的 实质
马克思
贷出者和借入者双方都 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 本支出的。但它只有在 后者手中才执行资本的 职能。同一货币额作为 资本对两个人来说取得 了双重的存在,这并不 会使利润增加一倍。它 所以能对双方都作为资 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 利润的分割。其中归贷 出者的部分叫做利息。
影响利率的风 险因素
通货膨 胀风险
违约风 险
流动性 风险
偿还期 限风险
政策性 风险
·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 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利率管制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主要为管制利率。
·管制利率与提高资金效率存在极大的矛盾。弱
化对利率的管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改革
的主要内容。
1年期的储蓄存款利率
6个月期的短期公债利率
·
经济学家谈及的利率及利率理论,通常是把形
形色色的利率综合而言的。如“市场平均利率”这 类概念也只是理论上的,没有统计意义。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他 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基准利率与无 风险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 形成的无风险利率。由于—— 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r1 r2
O L=L1+L2
M1
M2
M1
M2
·IS 曲线与LM 曲线都
是由利率和收入水平确 新古典综合学 定的,两条曲线的交点E 派的利率决定 表明:在产品市场上,总 产出等于总需求;在货币 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
币需求。也就是说,在这
一点上,既确定了均衡产 出水平Ye,也确定了均衡
利率水平re0
关系到他们的收益。
·在利益约束的机制下,利率也就有了广泛而突出 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利率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逐步显 利率发挥作用 的环境和条件
现。 ·要使利率的作用能够较为充分的发挥,核心的 问题,是要使经济行为主体,真正成为市场经济 所要求的经济行为主体。
·单利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 概念和计算
·年率、月率和日率是按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划 年率、月率、 日率 分的。按日计息多用于金融业之间的拆借,习惯
上称为拆息(call money interest)或日拆。
·根据中国传统的习惯,不论是年率、月率、日 率都用“厘”作单位,虽然都叫“厘”,但差别极
大。中国的“厘”: 年率1厘,1%;月率1厘,1 ‰ ; 日拆1厘,0.1‰
r i p
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物价水平
·由于通货膨胀对于利息部分也有使其贬值的影 实际利率与名 义利率 响,考虑到这一点,名义利率还应调整。因此,名 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r 1 i 1 p 1
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物价水平
·市场经济中,只有
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
基准利率与无 风险利率 ·基准利率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 无风险利率。
另一种用法,如中国
人民银行对商业银 行等金融机构的存、
贷利率叫基准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 实际利率与名 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义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 缩)风险的利率。公式为:
·以剩余价值论的观点
现代利息的 实质
来概括,那就是:在典型 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 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 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 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
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
的关系。
·利息是资本所有 利息之转化为收 者由于贷出资本而 取得的报酬,它来自 益的一般形态 生产者使用该笔资 本发挥营运职能而 形成的利润的一部 分。显然,没有借贷, 便没有利息。
O r2 r0 r1 I
I’
S S’
I’ S S’ I
投资增加,则有均衡
利率的上升。
S——边际储蓄倾向 I——边际投资倾向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 凯恩斯理论的 利率决定 求数量,而货币需求 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 动性偏好:流动性的 偏好强,愿意持有货 币,当货币需求大于 货币供给,利率上升; 反之,利率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