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让绘本阅读更精彩.docx

信息技术,让绘本阅读更精彩.docx

信息技术,让绘本阅读更精彩
绘本一词来自于日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
是“画出来的书”,在中国有学者们又会称它为“图画书”。

绘本是
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图画一部分是文字,他们共同讲述着一个故事。

绘本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读物,当
他们还不识字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读图了。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把信息技术引入绘本阅读可以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以直观逼真的视觉、听觉等感受作用于学生,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1】而信息技术正是把静态的绘本,变成动态的动画,把扁平的人物
变成立体的形象,把文字变成了声音。

为孩子的阅读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可以调动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之后,绘本中的这些富有情节的图片,会帮助孩子去思维。

看着眼前美丽鲜艳的图案,简短诙谐的语言,个性张扬的人物形象……这一切都会引起孩子的注意,
让孩子沉醉在绘本的世界里,由心底而发出清脆的笑声。

不仅如此,绘本不仅能够吸引孩子去阅读,也能吸引孩子去表达。

绘本中的图片不仅富有情节性还具有跳跃性。

这些跳跃性的图片之间留有大量的空白,就
会激起孩字编写的故事的欲望。

有学者给一年级的孩子教学《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首先把这个故事制作成课件,母鸡萝丝生活的农场就从书本搬到了屏幕上,满眼金黄的农场,对孩子的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随着母鸡的步伐,有学者们一起走过了堆满粮食的院子,生机勃勃的池塘,大大的干草堆,忙碌的磨坊,长长的篱笆,热闹的蜂房,最后按时回到家吃饭。

一边观看动画,孩子们就会想这就是母鸡萝丝生活的地方呀,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呢?再看母鸡萝丝的状态,昂首挺胸的迈着舒适的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母鸡萝丝在农场里生活的非常悠闲,但是随着狡猾的狐
狸在屏幕中出现后,有学者们又开始替萝丝担心了。

万一萝丝一不小心被狐狸吃了该怎么办?随着萝丝舒适的步子,有学者们一边悠闲的欣赏着农场的美景,感受它闲适的心情,一边又在替她担心,每走一步都在想着,接下来会怎么样?孩子们随着场景的变换心情而变得跌宕起伏。

随着动画孩子们走进了故事里,完全被故事吸引了,从而提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绘本阅读内涵
1.故事由一生三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图文结合共同讲述一个故事的。

但在有学者看来一本绘本从来不是只讲一个故事,至少是在讲三个故事。

文字讲述的故事;图画暗涵的故事;文字与图画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单独纸质的材料,有学者们没有办法只看图片或者文字,只能同时去看,这样就容易让孩子思维定式,很难展开想象。

于是在教学中,用 Flash 动画或自制的课件第一次只播放图片,让孩子阅读图片的故事,充分的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在色彩艳丽的图片的视觉冲击下,孩子们随着课件欣赏着一个完全没有文字的故事,边看边想象,产生思维的火花。

接着播放带有文字的图片,让孩子们读读文字所表达的故事,边读边想是否和刚才只看图片时的猜测一样呢?在猜测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原来是这样呀。

猜中的孩子自然很高兴,极大的调动了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没猜中的孩子,就更能说明一个故事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有学者们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故事。

看完了图片和文字,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了,在只看图片和看了文字之后,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和孩子们之前的想法不一样,结合现有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就可以编一个新的故事了。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让孩子们一次次感受绘本内隐藏的故事,一遍遍地讲述自己发
现的故事,从而丰富了绘本的内容,挖掘了绘本潜在的价值。

2.丰富孩子的生活主题
有学者们看到的绘本大多都是讲生命与爱这一主题的,例如安东
尼‧
布朗的《有学者爸爸》就以幽默的卡通形象向有学者们展示了浓浓的
父爱,赫德的《逃家小兔》又以变来变去的方式向有学者们诠释了母
爱的伟大。

而世界绘本主题又何止这一个呢!世界绘本主题大致可以
分为 24 个,有温馨亲情的,有快乐成长的,有生命安全的,有习惯
养成的,有品格培养的等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在有学者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等原因,有许多话
题找不到合理的方式向他们说明。

例如死亡、恐惧等等。

而这些沉重的
话题,儿童不容易接受的东西,绘本都以它特有的或幽默、或嬉戏、
或温馨的方式来让儿童接受。

例如弗珀兹·艾克松的《爷爷变成了幽灵》就以温馨的色彩描述艾斯本与变成幽灵的爷爷之间的交流,他们一起回
忆了爷爷的成长历程,回忆了艾斯本与爷爷一起度过的快乐经历,最后
爷爷和艾斯本平静的道别后就离开了。

《小鲁的池塘》则是以“有学者”的视角描述了小伙伴小鲁去世后大家如何以建一个池塘来纪念他的故事。

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像《小伤疤》、《一片叶子落下》、
《小石狮子》、《安德烈的愿望》、《爷爷没有穿西装》、《外婆住
在香水村》、《当鸭子遇见死神》等等,在绘本中,死亡不再是一个禁
忌的话题。

有学者们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上网搜索,引进世界各国的
优秀绘本,通过网络下载等手段,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精美的绘本。

三、借助信息技术,让绘本阅读方式更多样
在绘本阅读内容丰富的情况下,有学者们采取多样的绘本阅读方式,让低年级的儿童更加的喜欢读绘本,让绘本阅读更加的精彩。

1.读故事,配录音
绘本是静态的书,自己读绘本,听着老师讲绘本。

其实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录音的功能让孩子自己给绘本配音。

孩子们听着自己给绘本的配音,肯定特别地高兴,这将会极大的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不仅如此,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还可以合作着给绘本配音,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同学、家长交流感情。

这不仅是一种新的绘本阅读形式,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诵读能力,这样的绘本阅读方式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快乐。

2.讲故事,配插图
对于爱画画的孩子来说,每次翻开绘本想必都会被里面鲜艳的色彩,有趣的图片所吸引吧。

在这里有学者们可以利用电脑绘图,让孩子给绘本配插图。

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这种新型的绘本阅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2.编故事,制绘本
学生进入三年级,孩子的阅读量有了很大的积累,写作也从开始的写话到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续编故事,配插图,自己制作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绘本。

这就更加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在读完一本绘本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试着把它写下来。

然后再利用电脑制图,配上插图,将文字和图片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绘本了。

把这本绘本打印出来,带到班级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孩子们一定会觉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