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中职畜禽解剖生理(主编王会香 孟婷 高教版)教案:第十五章 禽类的解剖生理特征

【江苏】中职畜禽解剖生理(主编王会香 孟婷 高教版)教案:第十五章 禽类的解剖生理特征

第十五章禽类的解剖生理特征一、授课章节二、学时安排2学时三、教学目标1.禽类包括鸡、鸭、鹅和鸽等,与哺乳动物相比有着自巳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

2.禽类淋巴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组成。

3.比较禽泌尿系统与其它动物有何不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禽类淋巴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禽的消化系统的组成,认识消化系统各部结构、特征。

2.比较禽泌尿系统与其它动物有何不同。

难点:了解家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正确饲养家禽、认识家禽疾病以及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预防措施都有重要的意义。

五、教具鸡、鸭、鹅标本或挂图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Ⅰ.导入复习旧课:正常体温的变动范围,外界因素对机体的影响,神经对体温的调节等。

本次课的学习要介绍的是禽(鸡、鸭、鹅)解剖生理特点。

重点介绍消化系统、淋巴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特征。

II.新课15.1 被皮系统被皮系统的特点:家禽的皮肤较薄,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提示:禽类皮肤的衍生物主要包括羽毛、喙、冠、肉髯、耳垂、鳞片、爪和尾脂腺等。

一、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的联系较松,有利于羽毛活动。

水禽胸腹部皮肤具有发达的皮下脂肪,在水中起保温作用。

禽的皮肤无汗腺,这是对空中活动的一种适应,因汗液会将羽浸湿而不利于飞翔。

禽的皮肤还有一些固定的皮肤褶,在翼部为翼膜,在水禽趾间有蹼,翼膜用于飞翔,蹼用于划水。

二、皮肤衍生物禽类皮肤的衍生物主要包括羽毛、喙、冠、肉髯、耳垂、鳞片、爪和尾脂腺等。

15.2 运动系统禽骨骼的特点:禽类骨骼的主要特征是重量轻、强度大。

注意:胸部和腰荐部的椎骨大部分互相愈合,活动性小而稳固性大。

一、骨骼这是由于禽类骨密质非常致密,一些骨相互愈合,形成了牢固的骨架,因而强度大。

重量轻是由于气囊扩展到许多骨的内部,取代了骨髓,成为含气骨所致。

但幼禽,几乎全部骨都含有骨髓。

家禽的骨骼可以划分为头骨、躯干骨、前肢骨(又叫翼部骨骼)和后肢骨4部分。

二、肌肉禽体的肌肉约占体重的30~40%,可分红肌和白肌两类,其颜色是由其中的肌红蛋白、线粒体的含量所决定的。

红肌的血液供应丰富,能较持久地进行收缩活动,善于飞翔的禽类和水禽体内大都是红肌。

白肌的收缩作用迅速而有力,但不持久,鸡和火鸡的胸肌属于白肌。

15.3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的特点:淋巴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脾、淋巴结和哈德氏腺等。

注意:禽胸腔和腹腔没有纵膈膜,禽没有淋巴结。

一、心血管系统禽的血管系统也包括动脉和静脉。

家禽的动脉特点是主动脉弓偏右;颈总动脉位于颈椎腹侧中线肌肉深部;坐骨动脉较粗,是供应后肢的主要动脉;肾动脉有前、中、后3支,肾前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肾中、后动脉发自坐骨动脉。

家禽的静脉特点是两条颈静脉位于皮下,沿气管两侧延伸,右颈静脉较粗;臂静脉位于臂部内侧,又称翼下静脉,是临床上禽类采血与静脉注射的部位;具有左、右两条前腔静脉;两髂内静脉间有一短的吻合支,由此向前延为肾后静脉,其向前与由股静脉延续而来的髂外静脉汇合成髂总静脉,两侧髂总静脉合成后腔静脉;肝门静脉有左、右两支;肠系膜后静脉是肝门静脉的一个属支,将体壁静脉与内脏静脉联系一起。

二、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由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

淋巴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脾、淋巴结和哈德氏腺等。

胸腺位于颈部皮下气管两侧,向后延续到胸腔入口,主要机能是产生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法氏囊又称腔上囊,为禽类所特有,位于泄殖腔上方并与泄殖腔相通,主要机能是产生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脾位于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右背侧,鸡的脾呈球形,鸭、鹅的脾呈钝三角形,棕红色,脾除具有免疫机能外,还具有制造和储存血液的机能。

哈德氏腺又称瞬膜腺,富含淋巴样细胞,作为一种局部免疫器官,对上呼吸道等处的免疫有重要作用。

鸡没有淋巴结。

鸭等水禽有两对,一对是颈胸淋巴结,呈长纺锤形,位于颈基部,紧贴颈静脉。

15.4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特点:家禽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咽、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及肛门;消化腺主要包括胰和肝。

注意:禽因没牙齿,消化道较短,因此食物中一部分营养没有被吸收,所以人们常用其禽粪喂鱼或喂猪。

一、口咽家禽口腔和咽腔直接相通,无唇、齿、软腭和舌肌。

二、食管家禽食管宽大,富有弹性。

食管黏膜分泌黏液,这些都有利于较大的和未经咀嚼的食物通过。

采进的食物直接到嗉囊贮存。

三、嗉囊鸡食管在胸前口处有一膨大,称为嗉囊;鸭、鹅没有真正嗉囊,仅扩大成纺锤形结构;鸽的嗉囊可分泌鸽乳,用以哺乳幼鸽。

嗉囊的主要机能是贮存食物,并借黏液的作用软化、浸泡食物,同时黏液的弱酸性和适宜的湿度适合细菌(主要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糖类物质在嗉囊内经细菌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可进行初步消化。

四、腺胃腺胃又称前胃,位于腹腔的右侧,两肝叶之间,呈纺锤形。

经前面狭窄的贲门通食管,后接肌胃。

黏膜表面分布有乳头,鸡的较大,鸭、鹅的较小、较多。

胃壁内含有大量的胃腺,可以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黏液、盐酸和胃蛋白酶。

腺胃可推动食物在腺胃和肌胃之间来回移动。

五、肌胃肌胃又称砂囊,位于腹腔偏左,前部腹侧是肝,呈双面凸的圆盘状。

经前背侧的腺肌胃口接腺胃,由右侧幽门通十二指肠。

肌胃的肌层发达,内腔较小。

黏膜面被覆一角质膜,鸡的为黄白色,易剥离,中药名为鸡内金。

鸭的呈黄白色,不易剥离。

肌胃不分泌胃液,内容物相当干燥,其中包含砂石。

由于肌胃强有力的收缩和其中砂石的作用,起到了代替牙齿研磨食物的机能,同时也供给了身体所需的矿物质。

在鸡的育成期喂给一定的砂石,有利于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利用。

六、小肠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七、大肠大肠分盲肠和直肠。

盲肠有两条,长而粗,沿回肠两侧向前延伸。

盲肠可分为盲肠基、盲肠体、盲肠尖三部分。

禽没有明显的结肠,只有一短的直肠,又称为结-直肠。

大肠的消化主要部位在盲肠。

盲肠内主要由微生物对粗纤维进行酵解,产生低级脂肪酸加以吸收利用。

同时也可以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进行分解。

直肠对消化的作用不大,能吸收部分水分和盐类,主要作用是形成粪便。

粪便形成后排入泄殖腔与尿混合后排出体外。

八、泄殖腔泄殖腔位于直肠后方,为一椭圆囊。

它是消化、泌尿和生殖三大系统末端的共同通道。

从泄殖腔的内部黏膜面,可将其分为粪道、泄殖道和肛道三部分。

前部是粪道,中部是泄殖道,二者间以环形黏膜褶为界。

输尿管、输精(卵)管均开口于泄殖道顶壁。

后部为肛道,与泄殖道之间以半月形褶为界,顶壁有腔上囊的开口。

肛道后部通肛门。

九、肝脏和胰腺肝脏是家禽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腹腔前下部,分左、右两叶,右叶较大,具有胆囊(鸽无胆囊)。

成禽肝脏为淡褐色至红褐色。

肝门位于脏面横凹内,左叶自肝门发出肝管通向十二指肠,右叶肝管注入胆囊,由胆囊发出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腺位于十二指肠升、降袢之间,呈淡黄色或淡红色,可分为背叶、腹叶和脾叶。

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地点在小肠。

由于小肠绒毛中无中央乳糜管,脂肪以及营养物质都是直接吸收入血液。

母禽在产蛋期间,肠吸收钙的能力加强。

嗉囊、盲肠只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挥发性脂肪酸,直肠和泄殖腔只能吸收较少的水分和无机盐,胃的吸收能力更差。

15.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特点:禽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鸣管、气管、肺及和气囊组成。

气囊和鸣管都是家禽特有的器官。

注意:禽的肺不同于其它动物的肺,它不是游离了,而是嵌入肋间隙内。

一、鼻腔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内有前、中、后3个鼻甲。

水禽的鼻腺能分泌大量的氯化钠,具有补充肾的排盐作用,维持体内盐和渗透压平衡的机能,故又称为盐腺。

二、喉喉位于咽底壁,与鼻孔相对。

喉软骨只有环状和勺状软骨两种,被固有喉肌连接在一起。

喉口为一纵向裂缝,吞咽时可因肌肉收缩而闭合。

三、气管和鸣管气管较粗而长,是禽体发散体热的重要地方。

壁内有许多气管环构成支架,并顺次互相套叠,因此能够随头颈的活动而任意伸缩和扭动。

气管进入胸腔后分叉为两条支气管,在分叉处形成特殊的发声器官,称鸣管。

鸣管具两对很薄的膜,称鸣膜,有如乐器的簧片,呼气时受空气振动而发出鸣声。

四、肺禽肺呈鲜红色,左、右各一叶。

肺的壁面紧贴在胸壁和脊柱上,肺组织嵌入肋间隙内,肺腹侧面被覆有胸膜。

支气管入肺后纵贯全肺,称为初级支气管,后端出肺,通入气囊。

从初级支气管分出次级支气管,再从次级支气管上分出三级支气管,相邻三级支气管间吻合。

因此,禽肺内的导管部不像哺乳动物那样形成支气管树,而是互相连通的管道。

从三级支气管分出辐射的肺房,相当于家畜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五、气囊气囊为禽类所特有的器官,家禽共有9个气囊,即1对颈气囊(鸡是1个),位于前部背侧;1个锁骨间气囊,位于腹前部腹侧;1对前胸气囊,位于两肺的腹侧;1对后胸气囊,位于肺腹侧后部;1对腹气囊,最大,位于腹腔内脏两旁。

气囊有调节体温、减轻重量、增加浮力等多种功能。

15.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特点:禽类的泌尿器由肾和输尿管组成,没有膀胱。

注意:禽类的尿从肾中产生后,经输尿管到达泄殖腔随粪一起排出体外。

一、肾家禽的肾较发达,呈红褐色,长条豆荚状,位于腰荐骨两侧的凹窝内。

每侧肾分前、中、后三叶。

禽肾无肾门,肾的血管和输尿管直接从肾表面进出。

二、输尿管禽的输尿管前连肾前叶的集合管,后通泄殖腔,开口于泄殖道前背侧的两边。

与哺乳动物不同,禽类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在肝内主要合成尿酸而不是尿素,由血液带到肾内,以分泌的方式排出。

15.7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的特点:1.雄性禽的生殖器位于腹腔内,2.雌性禽的子宫和卵巢只有左侧发育,右侧退化。

注意:雄性禽的生殖器和雌性禽的生殖器的区别。

一、雄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配器官。

与家畜类有明显的区别:雄性睾丸在腹腔内;附睾不发达;阴茎不发达;无副性腺。

家禽的睾丸一对,位于腹腔内,以系膜悬挂于肾的前腹侧,卵圆形,表面光滑。

其大小随年龄和季节变化。

二、雌性生殖统雌性生殖器包括卵巢和输卵管。

其特点是:只有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发达,右侧已退化;无发情周期,可每天排卵;卵巢在排卵后不形成黄体;受精后没有怀孕期;受精卵在雌性体内发育到胚胎期,产卵后停止发育;胚胎在体外经孵化发育为幼禽;不需哺乳。

输卵管在母鸡产卵季节很发达,长可达60~70cm。

按其结构与机能不同,输卵管可分为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及阴道部五部分。

蛋形成之后,在输卵管的强烈收缩下经泄殖腔排出体外。

III.例题讲解,巩固练习1.禽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及肛门,腺胃是分泌消化液的场所。

禽类淋巴系统有胸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

雄性禽的生殖器位于腹腔内。

雌禽的子宫、卵巢只有左侧发达。

右侧退化。

IV.小结本章小结V. 作业1.家禽的免疫器官有哪些,简述各自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