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竹虚族兄遇鬼译文曹竹虚说:他的堂兄从安徽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便受邀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
朋友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
”曹兄不管,一定要住下。
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
进入房间后,便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
曹兄完全不怕。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他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摘下自己的头放到桌子上。
曹兄又笑着说:“有头的我都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待到他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
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
刚露出它的脑袋,鬼就唾骂道:“又是那个扫兴的东西吗?”鬼最终没有进去。
词解1族兄:堂兄。
14亦:也,也是。
2歙:古地名,今安徽境内。
15何:怎么,为什么。
3延:邀请。
16足:够得上,值得。
4是:这。
17案:几案,矮长桌。
5魅:鬼。
18技:技艺,本领。
6蠕蠕:小虫爬动的样子。
19穷:穷尽,完结。
7乃:原来是。
20倏(shū):迅速,极快。
8殊:很。
21再:第二次。
9作:做,进行工作或活动。
22甫:刚。
10状:......的样子23辄:就11犹:副词。
24唾:轻视,鄙弃12还,仍然。
25竟:最终13但:只是。
句子暮欲下榻其中。
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忽披发吐舌,作缢死状。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鬼技穷,倏然灭。
鬼的招数出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疑鬼译文姓毛的人是浙江一带的人。
当时他正逢雨在晚上赶路,左顾右盼的,心中非常害怕。
忽然一个人从后面赶上来,说没有准备伞,请求借他的伞一同走。
毛氏没有办法,勉强答应了他。
两个人沉默了很久。
毛氏怀疑这个人是鬼。
到桥上时,便将他挤了下去,急忙狂奔离去。
没过多久,天微微亮,一个卖饼子的店铺开门了,(姓毛的人)便进了这家饼店,身体发抖。
老板问他这是怎么了,他说遇到了鬼。
不久,又有个人来到这家店,浑身湿透了,自称被鬼推了掉到了河里。
两人相互看着,哑然失笑。
字词1毛氏:姓毛的人。
12假:同“借”2越:今浙江一带。
13强:勉强3值:适逢,正赶上。
14良:很4行:走路。
15狂走:狂奔5悸:心里害怕。
16未几:不久6夜:在夜里。
17启:开7自:从。
18所以:表原因8及:赶上。
19肆:店铺9言:说。
20具:准备10具:准备。
21遂:立即11乞:请求。
整句忽一人自后及,言未具伞,乞假之而同行。
翻译:忽然一个人从后面赶上来,说没有准备雨具,请求借他的伞一同行走。
遽狂走而去。
翻译:急忙狂奔离去。
启发两人都以为遇上了鬼,事实上并不是鬼。
世上没有鬼,猜疑过了头,就会疑神疑鬼。
畏鬼致盗译文有一个怕鬼的楚国人,他听到枯叶落地与蛇鼠爬行的声音。
没有不认为是鬼来了。
小偷了解到这一点,便乘着夜晚潜伏在墙边装作鬼叫。
(楚人)心中恐慌,不敢瞟一眼。
像这样四五次,然后进入他的房间,偷光了他家收藏的宝物。
小偷骗他说:“这的确是鬼拿去了。
”他虽然有些疑惑,但暗地里却认为讲得对。
因此,即使财物从小偷的住处拿了出来也总认为是鬼偷了给他的,不相信是偷的。
郁离子说:“以前赵高诬陷蒙恬将军,应为秦二世的畏惧所以轻微地触动他。
秦二世心中已经怀疑了,所以压抑他的请求来激怒蒙恬,又煽动他的愤怒来刺激秦二世。
(赵高)知道李斯有谏言,就揣摩他的的想法先告诉秦二世,多次没有不成功的。
所以君臣之间的猜忌不可缓解了,虽然告诉他(秦二世):“赵高确实做了这事。
“(秦二世)不相信。
所以说,谗言不会自己来,因为猜疑而来。
离间不会自己来,凭借空隙进入。
由于聪明先被蒙蔽了。
词解1.荆(jīng):楚国。
6.诳(kuáng):欺骗2.垣(yuán):墙壁下。
7.蔽(bì):蒙蔽3.《郁离子》:明朝刘基馔。
8.宵:夜里4.谗(chán):谗言。
9.明:智慧5.间:挑拨离间。
10.致:送给,给予:致仕(退休)。
致辞。
致电。
致力。
致哀。
致命。
招引,使达到:致病。
致使。
以致。
专心致志。
意态,情况:大致。
别致。
景致。
兴(x宯g )致。
细密,精细:致密。
精致。
句子1.莫不以为鬼也。
翻译:没有不认为是鬼来了。
2.惴,弗敢睨也。
翻译:楚人心中恐慌不安,都不敢瞟一眼。
3.空其藏焉。
翻译:偷光了他收藏的财物。
4.纵物出于盗而以为鬼窃之。
翻译:即使财物从小偷的住处找了出来他也还认为是鬼偷的。
畏影恶迹译文有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足迹,为了抛弃它,便快步跑起来。
可是跑得越快,脚印越多,影子追得越紧;他自己认为还是跑得太慢了,于是拼命地跑不停止,终于力竭而死。
他不知道,只要走到阴暗的地方停歇,影子就没了,停下来,足迹就没有了,也太愚蠢了。
注释1去:除去,去掉。
9尚:还2走:跑。
10迟:慢,缓慢3举:抬起。
11绝:断,断绝4愈:更加,越发。
12处:停留,止息5数(shuò):屡次,多次。
13休:停止,结束6而:表示承接。
14静:静止不动7迹:脚印。
15息:消除8疾:快。
成语"口诛笔伐"的意思: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
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词语释义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世上没有鬼,猜疑过了头,就会疑神疑鬼。
鸲鹆噪虎译文有座山叫女几之山,喜鹊都喜欢在这里筑巢。
有老虎出没在树丛之中,喜鹊群聚向它大叫,八哥鸟听到后,也跟着聚集起来向老虎大叫,寒鸦见了问道:“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跟你们有什么瓜葛,而对它大叫?”喜鹊答说:“它一吼叫起来会产生风,我们怕风会把我们的窝从树上掲下来,所以才大叫赶跑它。
”然后问到八哥鸟,八哥鸟竟无法应对。
寒鸦笑道:“喜鹊的巢在树梢上怕风,所以忌恨老虎;你们是住在树洞里,怎么也跟着乱叫呢?”词语注释(1) 女几之山:虚构的山名。
(9) 畏:畏惧(2) 乾鹊:喜鹊,因其厌湿喜晴,故叫乾鹊。
(10) 故:所以(3) 朴蔌:树名,此指树丛。
(11) 何以噪为:为何鼓噪呢(4) 出:出没。
(12)噪:乱叫(5) 集:聚集。
(13)颠:覆盖(6) 鸲鹆:八哥鸟。
(14)无以:没有什么可用来(回答的)(7) 鹎鶋:寒鸦。
(15) 对:回答(8) 末:树梢。
(16)忌:忌恨启发这是一则寓言,作者讽刺了那些没有目的与主见,盲目地模仿他人的人,告诉人们要会独立思考。
孟母戒子译文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
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
”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说:“我把布剪断了,还能继续织吗?"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注释(1)少时:小时候(8)何为:即“为何”,为什么(2)诵:背诵,背书(读出声音来)。
(3)方:正在。
(9)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4)织:织布。
(10)引:拿来,拿起(11)裂:割断(5)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
(12)戒:告诫(6)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
乃:于是,就。
复:再,又。
进:背诵下去。
(7)渲:这里指“遗忘,忘记”之意。
(13)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自是:从此。
启发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作为小辈要善于理解长辈的教导,因为长辈总是为我们好。
这篇短文主要讲(熟读成诵)的重要性。
孟母不欺子译文孟子小时候,看见邻家杀猪。
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家杀猪干什么?”孟子的母亲说:“想给你吃。
”马上母亲就后悔说错了话,自己对自己说:“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坐席摆得不端正我不坐,切肉切得不正我不吃,这是胎教。
现在孩子正好有知识我就欺骗他,是在教他不诚实!”孟子的母亲就买了邻居家的猪肉来吃,证明她没有欺骗孟子。
词语解释1、适:正好。
11、明:表示,证明2、豚:猪。
12、欲啖汝:要给你吃3、少:年少时。
14、明不欺也:证明她没有欺骗4、何为:为什么。
15、割:切肉5、啖:给……吃。
16、妊:怀6、汝:通假字,同“你”,意思如今。
17、席不正不坐:正:端正7、是:这。
18、割不正不食:正:位置居中8、信:诚实,真实。
9、乃:于是,就。
10、席:坐席。
13、今子适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如今孟子刚有知识我就欺骗他,这是教他不诚实啊。
启发家长是孩子的首位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言行应当注意,‘言必信,行必果’秦西巴纵麑译文从前鲁国有一名贵人孟孙,猎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把它带回去。
幼鹿的母亲跟着秦西巴并啼叫,秦西巴听它叫得哀伤,将幼鹿放还给母鹿。
小鹿跟随着母鹿离去了。
孟孙生气地说:“我猎到一只小鹿,你却把它放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秦西巴说:“只是不忍心罢了。
”孟孙赶走了秦西巴。
过了一年,孟孙把秦西巴提升为了太子傅。
左右的侍从说:“秦西巴对您有罪,今天又让他当太子傅,为什么?”孟孙说:“秦西巴连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怎么会伤害我的儿子呢?”注释1猎:打猎。
9安:哪里2麑(ní):小鹿。
10诚:的确3使:派,命令,让。
11窃:私自4持:拿着。
12但不忍耳:只是不忍心罢了。
忍:忍心5烹:烧,煮。
13逐:赶走6其:他的。
14居:过了7啼:啼叫。
15太子傅:太子的老师;太子是君位的继承人8纵:放走。
16以为:把……当作启发1我们要知人善用。
2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
3知错就改。
4不计个人恩怨。
5自己认为正确就不要怕得罪人屠夫杀狼译文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
大路旁边有夜里耕田时所遗留下来的屋子,屠夫就跑进屋里躲了起来。
狼从草席中把爪子伸了进去。
屠夫急忙捉住它的爪子,让狼逃不走。
可是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
屠夫只有一把一寸不到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来吹狼。
屠夫用尽全身力气吹了一会儿,觉得狼动得没那么厉害了,这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
出来一看,那狼的全身已经胀得像牛一般大了,大腿伸直不能弯曲,嘴张大闭不上。
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
如果不是屠夫怎么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词语1、行室:搭建在野外的临时房子。
12、令:让14、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移,改变2、傍:通“旁”13、迥: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3、苫(shān):用草编织的席子。
此指挂在窗户上的遮风挡雨的草帘。
4、顾:只是。
15、惟:只16、方缚(fù)以带:才用带子绑住吹气口。
方,才。
缚,捆绑5、以吹豕之法吹之:豕,同“猪”;旧时宰猪后要在皮下吹气,使猪膨胀。
6、股:大腿。
17、暮:傍晚7、负:背18、为:被8、时:一会儿19、行:行路9、乌:怎么20、道:道路10、遗:留下21、遗:遗弃的11、焉:那里启发1、对待恶人要敢于斗争,用智慧去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