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分项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分项计算第一步:计算每项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步:计算每项收入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每项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一般情况计算两步:1、计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计税收入额-扣除项目-2000-28002、计算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九级)(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计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应注意:1、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应计税收入额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受雇或任职有关的所得。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2、可扣除的项目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按实际误餐次数和标准领取的误餐补助。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5)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规定标准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标准的应加上例1工资A2009年5月取得工资薪金总额为12000;应扣除个人负担的公积金为2400元,扣除养老保险800元,总额中包括实际误餐次数计算发放的误餐补贴共计900元.该省规定公积金扣除比例最高为10%。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2000-1200-800-900+800-2000=7900例2工资2009年5月取得工资薪金总额为12000;企业扣除个人负担的公积金为1200元,扣除养老保险800元,总额中包括按天计算发放的误餐补贴共计900元.该省规定公积金扣除比例最高为10%。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2000-1200-800-2000=8800(一)工资、薪金应纳个税计算特殊问题1:年终加薪的计税――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一个纳税人一年只能采用一次。
计算步骤如下:1)、确认适用税率= 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2000-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122)、计算应纳所得税额①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②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中国公民马某2009年1-12月份每月的绩效工资为1500元,12月31日一次性领取年终奖29000元。
计算马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析] [29000-(2000-1500)]÷12=2375(元),确定适用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
当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9000-(2000-1500)]×15%-125=4150(元)例:接上例,如果马某2009年1-12月份每月工资2200元,12月31日一次性领取年终奖12000元。
计算马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析] 12000÷12=1000(元),确定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5元。
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12000×10%-25=1175(元)当月工资应缴个人所得税=(2200-2000)×5%=10(元)当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175+10=1185(元)特殊问题2:年薪、绩效工资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基本收入+效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12例、某钢铁企业属于国家试行“年薪制”的企业,2009年该企业厂长每月固定基本工资收入3000元,年终取得效益收入72000元。
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预缴个税=(3000-2000) ×10%-25= 75全年应纳税额={〔 (3000×12+72000 )/12-2000〕×15%-125}×12=11000期末应补(退税)款=全年应纳税额-预缴个税特殊问题3:双薪收入计税个人所取得的多出来的一个月工资将与当月工资合并后计征个税,而不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当月工资应纳个税=(当月工资+取得的双薪-2000)×适用税率-扣除数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情形一,“一次性奖金”和“年底双薪”同月发放。
允许将上述在同一个月内发放的属全年性质的奖金合并后,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情形二,“一次性奖金”和“年底双薪”不同月发放。
企业可以在“年底双薪”和“一次性奖金”中任选一个,按国税发[2005]9号文规定的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另一项则必须和当月发放的工资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某企业员工张三2009年12月份取得工资收入3 000元,同时取得公司给每位员工发放的第13个月工资3 000元。
除此之外,公司根据人事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对三张等被评选为“优秀员工”的个人,派发1万元的年终奖。
如年终奖与“第13个月工资”同月发放,则张三工资应纳个税=(3000-2000)×10%-25=75(元);年终奖和第13个月工资合并后=(10000+3 000)÷12=1083(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应纳税额=13000×10%-25=1275(元),合计应缴纳个税=75+1 275=1350(元)。
若年终奖与“第13个月工资”不同月发放,则张三当月工资和第13个月工资合并计算应纳个税=(3000+3000-2 000)×15%-125=475(元);年终奖=10000÷12=833(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应纳税额=10 000×10%-25=975(元),合计应纳税额:475+975=1450(元)。
特殊问题4、取得其他奖金,一律计入取得当月的工资计税(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工资+取得的其他奖金-2000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扣除数特殊问题5、个人取得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先换算成一个月的工资,然后再按实际天数计算个税确定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工资收入/实际天数×30天-费用扣除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30 ×实际天数(一)工资、薪金应纳个税计算[例]某美籍个人于去年1月5日被派往我国某外企进行技术指导,工作时间是10个月,但10月份仅在华居住20天,其工资由美方企业支付,月工资合人民币55 000元。
计算该美籍个人10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55000/20×30-2000-2800=77700(77700×35%-3375)/30×20=18130特殊问题6、特定行业:采掘业、远洋运输、远洋捕捞业(1)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工资、薪金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2)年终汇算应补(退)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累计已预缴所得税额(3)每月预缴个税=(每月收入-2000)×适用税率(一)工资、薪金应纳个税计算[例某纳税人是煤矿采掘工人,2009年度全年工资总收入22000元、煤矿预缴税款185元。
(一)工资、薪金应纳个税计算(1)全年应纳所得税额=[(22000/12-2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0(2)年终汇算应补(退)税额=0-185=-185特殊问题7、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1、按月发放的,扣除规定标准后合并到当月工资里计税;2、一次发放数月的应分解到每个月份,合并到当月的工资薪金里,减去标准的公务费用特殊问题8、个人取得退职费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1、个人取得符合《国务院关于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退职费,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七款的规定,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退职条件和退职费标准的退职收入,应在取得的当月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退职人员一次取得较高退职费收入的,可视为其一次性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后,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各额。
但按上述方法划分超过6个月工资、薪金收入的,应按6个月平均划分计算。
个人退职后6个月内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退职费收入,与再次任职、受雇取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
特殊问题9、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对国有企业职工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特殊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2、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内,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该标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应按照(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特殊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1)、应纳税所得额=(一次取得的补偿收入-当地上年平均工资的三倍)/(个人工作年限)最多12-法定扣除(上缴的法定保险、生计扣除)2)、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工作年限(最多12)特殊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举例说明:张三2009年与公司解除合同,一次取得经济补偿80000元,张在公司工作4年,当地上年平均工资为12000,如何计算张某取得经济补偿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0-12000×4)/8=4000,((4000-2000)×15%-125)×4=700特殊问题10:取得不免税保险金企业为职工交纳除法定保险金以外的其他保险金应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项目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应纳个税计算特殊问题11: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退养人员工资规定:(1)内部退养人员在法定退休年龄前领取的工资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2)内部退养人员领取的一次性补贴:应纳个税的计算先确定适用税率:领取的一次性补贴/办理退养手续~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当月领取的工资-2000然后计算应纳个税:(领取的一次性补贴+当月领取的工资-2000)×确定的适用税率-扣除数(3)内部退养人员重新工作的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新单位取得的工资-2000自行申报个税特殊问题12、职工旅游费用的纳税处理根据财税[2004]11号文件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卷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