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体表传染病严密隔离。
1、病人住单间病室。
注意无菌操作,严防医院内交叉感染。
各种物品单独使用,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否则所有用过的衣物以双层污物袋包好,贴上醒目标志统一处理。
2、污染物耐高温者行高压消毒,其他可用环氧乙烷、次氯酸钠或戊二醛处理,废弃物要焚化。
3、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
解除病人的血、尿、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防护镜和双层手套。
采集的各种标本均应有醒目标志,加盖并置于透明塑料袋中送检。
4、对不同病人的思想状况,如羞耻、悔恨、愤怒、恐惧、孤寂等,做好心理护理。
耐心说服病人的亲友,解除恐惧,避免歧视,为病人提供与家庭和社会的必要联系。
鼓励病人读报、听广播等,使病人能面对现实,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病室内注意安全措施,严防自杀行为。
三、无明显胃肠道症状者,加强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腹泻者宜给少渣饮食,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或静脉补液。
营养不良者可静脉给营养剂和脂肪制剂。
四、密切观察皮肤弹性、湿度以及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液体摄入量一般为2000-2500ml,并根据
血生化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输液内容。
五、患卡氏肺囊虫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者,取半卧位,给氧,鼓励深呼吸。
输液量宜少,速度宜慢,避免发生心衰和肺水肿。
六、每日用3%碳酸氢钠及朵贝尔液交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念珠菌等感染。
对长期卧床和极度消瘦者应多翻身、勤按摩,以免发生褥疮。
高热者宜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持续发热、身体虚弱及明显贫血病人可给予输血。
七、治疗期间感染常用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及抗原虫等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常用化疗或放疗;针对HIV常用叠氮胸苷(AZT)、双脱氧胞苷(ddC)、双脱氧肌苷(ddI)等。
熟悉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时采集有关标本检查,观察记录药物反应和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病酌情予以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