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详解
1.膀胱刺激征(+),中段尿细菌培养(+) 2.膀胱刺激征(-),中段尿细菌培养(+)
2次,且为同一菌株
引起尿细菌学检查出现假阴性原因?
• 1.患者在2周内曾用过抗菌药物。 • 2.尿液在膀胱内停留不足6小时,细菌没有
足够的时间繁殖。 • 3.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不慎混入尿标本中。
4.饮水太多,尿液内细菌被稀释。 • 5.感染灶与尿路不通,如血源性肾盂肾炎早
导尿、膀胱镜 导尿管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
尿路畸形
直直肠肠
膀胱输尿管返流 膀膀胱胱
尿路器械使用 尿道
女性尿路特点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 尿路畸形 膀胱输尿管返流 尿路器械使用 女性尿路特点 机体抵抗力降低 肾病、糖尿病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
大肠杆菌
AR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 血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HR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 血行感染 淋巴道感染 直接感染
期。 • 6.有些尿路感染排菌可为间歇性或有L型细
菌的存在。
引起尿细菌学检查出现假阳性结果 的常见原因有
• 1.中段尿收集不标准,如被粪便、白带等污 染。
• 2.尿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后才接种。 • 3.接种或检验技术上的错误。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全身中毒症状 肾区叩击痛 小管功能受损 抗体包裹细菌(+)
毒性小,浓度高 重症患者联合静脉用药 抗菌药疗程不短于14天 注意事项:防止滥用抗菌药
抗菌治疗
首选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
有效
抗菌3 天
无效
继续用药 疗程2 周
参照药敏 更换药物
停抗菌药 查尿培养 1/周,3次 6周后复查
疗程延长 临床治愈
其他治疗 一般治疗
纠正易感因素 卧床休息 饮水输液 碱化尿液 解痉治疗
必要时产后6周才做
男性尿感
• 50岁以前少见 • 多伴前列腺炎或尿路异常 •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佳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差 • 常用药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SMZCO 6-12周 • 必要时长程抑菌疗法
外科纠正尿路异常
导管相关尿感
• 美国导尿管引起菌尿90万人次/年 • 2%-4%发展为败血症 • 多见于女性、DM、抵抗力下降者 • 导管留置时间与尿感是否发生相关 • 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 • 导尿3天内预防感染有效 • 有症状尿感给予有效抗生素 • 无症状尿感可于导尿管拔除后治疗 • 防止耐药菌及真菌感染
抗人Ig抗体 二抗
人IgA抗体 一抗
细菌
抗原
尿常规 中段尿细菌培养 肾小管功能 抗体包裹细菌检查
确定尿路感染
上、下尿路 感染定位
尿常规 中段尿细菌培养 肾小管功能 抗体包裹细菌时机:反复发作,难治,男性 影像学检查 方法: B超,造影,CT,MRI
目的:有否易感因素及肾形态
定性诊断:尿路感染
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
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
尿频 膀
尿急
胱 刺
尿痛
+
激 征
腰痛 下腹痛
症状 体征
下腹部压痛 肋脊点压痛 肾区叩击痛 脊 肋 点
症状 体征
下腹部压痛 肋脊点压痛 肾区叩击痛
尿常规
白细胞 > 5/HP 白细胞管型
尿常规
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计数
结果判断:杆菌 菌落计数 结果
>105/ml 阳性 104-105/ml 可疑 <104/ml 污染 球菌 >102 /ml 阳性
尿常规
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计数
注意:未用抗菌药物 尿在膀胱>6h 避免杂物混入 标本1h内送检 必要时特殊培养
尿常规
确定尿路感染
中段尿细菌培养
尿常规
中段尿细菌培养
肾小管功能
一过性轻度受损 次晨尿渗透压↓ 小分子蛋白尿 尿酶水平增高
尿常规 中段尿细菌培养 肾小管功能 抗体包裹细菌检查
荧光素
小儿尿感
• 半数膀胱输尿管返流 • 1/3肾疤痕形成 • 排尿期膀胱输尿管造影
膀胱镜检查 • 治疗方法同成人 • 纠正尿路异常 • 必要时长程服药预防 • 禁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妊娠中尿感
• 早期无症状尿感 • 晚期1/3有症状尿感 • 早期中段尿培养 • 早期抗生素治疗 • 治疗方法同一般尿感 • 不用磺胺类药、氟喹诺酮类 • 妊娠中不做静脉肾盂造影
注意:易感因素
膀 胱
膀
不发热 无局部体征
刺
胱
无白细胞管型
激 征
炎
ACB(—)
小管功能正常
膀胱刺激征更明显
膀
肾 肉眼血尿
胱
有肾外结核
刺
结 尿细菌培养阴性
激 征
核 尿抗酸杆菌(+)
X线肾脏有钙化灶
形态学改变
膀 慢 变形缩窄
胱 刺
性 肾
凹凸不平
激 盂 大小不等
征
肾 炎
肾小管功能
持续损害
抗菌治疗
治疗时机:无需等待、立即治疗 治疗原则:抗菌药对细菌敏感,耐药少
急性肾盂肾炎课件
尿路感染
下上 尿尿 路路 感感 染染 膀肾 胱盂 炎肾
炎
肾脏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急性肾盂肾炎
各种病原体直接侵 袭肾盂、肾盏粘膜以 及肾小管、肾间质引 起的急性感染性炎症
病原体
细菌
G 杆菌最常见
大肠杆菌占60%-90%
病理实质:感染性炎症
肾盂充血 脓性分泌物
肾间质炎 细胞积聚
抗菌药物剂量不足或疗程不够 病灶内药物浓度不足 “L”型菌株的出现与抗药性的产生。 • 必要时长程抑菌疗法
临
床
治
90% 愈
急
性
肾
盂
肾 炎
慢 性
固
肾
缩
盂 肾
肾
炎
增强抵抗能力 开展宣传教育
无菌性尿道-排尿不适综合征
• 2/3膀胱刺激征—真性菌尿 • 1/3-尿道-排尿不适综合征 • 与尿路局部损伤、个人卫生、
衣服染料过敏、妇科疾病相关 • 精神因素相关
重新感染
• 临床痊愈后真性菌尿,菌株与前 次不同
• 治疗同初发 • 必要时长程抑菌疗法
复发
• 尿菌阴转6周内真性菌尿,菌株与前次相同 • 原因:易感因素未去除
细菌 致肾盂肾炎
机体 抗肾盂肾炎
易感因素
细菌 致肾盂肾炎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
结石 前列腺肥大 妊娠
结 石
易Hale Waihona Puke 因素尿路梗阻结石前列腺肥大
正常
妊娠
肥大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 尿路畸形
多囊肾病 马蹄肾 肾盂畸形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 尿路畸形 膀胱输尿管返流
VUR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
尿路畸形
膀胱输尿管返流
膀 胱
尿路器械使用
小管上皮坏死 脓性分泌物
易感人群
女 性: 男:女=1:10 育龄妇女: 已婚>未婚
孕妇>非孕妇 男 性: 中老年
机体 抗
肾盂肾炎
细菌 致
肾盂肾炎
机体抗肾盂肾炎能力
尿液的冲洗作用 尿高渗低渗、酸性 尿路局部IgG、IgA 男性前列腺液杀菌
机体 抗肾盂肾炎
细菌 致肾盂肾炎
机体 抗肾盂肾炎
易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