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三项职能:国防;司法公正;提供社会公共设施
2、现代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
①资源配置职能:在竞争性市场均衡不是在(1)所有商品都存在市场(2)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两个假定下成立的,则就未必是有效率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四大类型:市场势力,影响价格的能力(反垄断);信息不对称,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消除信息不对称,强制购买);外部性(正补贴,负征税);公共产品,如搭便车(提供公共产品)
②收入分配:帕累托效率不等于公平。
根据福一福二,得可在初始阶段收取一次性税费,即在不影响效率的同时,达到公平。
③经济稳定职能:
稳定短期波动,促进长期增长。
(短期宏观:AD=G+I+C 长期宏观:Y=AF(K,L,H,G) )
3、公共产品:一种大家共同消费的商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无法阻止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
4、林达尔第一定律:每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林达尔第二定律:在满足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凸性等条件下,每一个公共产品帕累托有效配置都是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
5、外部性:当某个经济行为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行为人的福利产生了一种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那么经济中就存在着外部性。
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权利界定清晰的前提下,谈判最终会形成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除了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另一种私人对策是合并,使外部性内部化)
公共对策:⑴庇古税⑵行政管理,直接制定排放标准⑶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存在寻租空间)6、公共选择: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经济学在政治科学的分析。
三基本要素:方法论个人主义,经纪人,政治作为交换。
投票悖论:虽然每个人投票人的偏好前后一致,但整个社会的偏好却不一致。
将会导致(投票循环,投票操纵)
中间投票人定理:在每个人都具单峰偏好,且人数为奇数时,中间投票人最偏好的方案将成为最终获胜的投票结果。
但并不意味该结果是有效率的。
互投赞成票不一定有效率,其实质是利用民主程序将多数人的利益建立少数人的损失之上官僚理论的分析:BG=aG—b G2C(G)=cG+d G2
7、公共支出规模:
①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成本;转移性支出:政府部门无偿转移给私人部门
②经常性支出:维护政府日常运转,提供经常性公共产品,以及经常性转移;资本性支出:政府对固定资本的投资。
公共支出规模变化的解释:①瓦格纳法制: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会提高。
(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化,市场规模将不断变化,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密度提高;人们对文化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将产生更大的需求;新兴工业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政府投资)缺点:不能解释何时平稳,以及没有考虑到公共部门由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经纪人组成
8、国防支出概述:反映了当期军事活动中的全部成本。
(军事防御;民防;对外军事援助;
国防研究与发展;未另分类的国防支出)
9、行政管理支出概述:目的在于维持政府机构自身运转,向社会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
(可被视为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对行政管理支出扩张的解释:①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②机构和人员的膨胀③政府雇员工资水平的提高④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动机。
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设想:以法律约束政府;改革预算过程;制定财政规则;转变观念,调整和削减政府只能;建设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实行绩效预算和官员问责制度。
10、政府介入教育的原因
(1)教育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2)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3)资本市场不完善11、科学技术支出:①研究与试验开发②研究开发成果③应用科技服务
研究开发是指人类为增加知识存量,以及应用其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其层次分为①基础研究②应用研究③试验开发。
政府的责任:①资金提供者②活动执行者③产权保护者
政府研究对私人研究的两大效应:①互补效应,促进②替代效应,排挤
12、社会保障支出: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帮助公民应对生存风险,并对低收入等特殊群体提供生活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制度安排。
分成两部分:社会保险(缴费型)特殊群体生活保障(非缴费型)
政府介入的理由①缓解社会矛盾②保护公民基本生活权利③促进社会公平④消除保险市场上的逆选择⑤家长主义
养老金制度:①现收现付制:P*O=T*W*L②完全基金制③部分基金制
解决老龄化:增加储蓄,延长退休年龄。
13、基础设施投资:社会基础设施:文教,医疗保健。
经济基础设施:永久性工程构筑、设备、设施。
(公共设施,公共工程,其他交通部门)政府介入原因(①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②基础设施有规模效应和自然垄断特征③存在外部性④有助于减轻贫困,有利公平⑤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