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2.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硅的元素符号是()A. HeB. PC. SiD. Al3.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 为单位4.将用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质量增大B.个数增多C.间隔增大D.体积增大5.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C.氢气D.金刚石7.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9.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A.水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氧分子1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变大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D.我们能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1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12.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B.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C.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D. “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3.下列是一些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①为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B. ①①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族C. ①①①①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D. ①①属于同种元素的同种粒子14.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B.钙元素的离子核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C.钙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为20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0815.以下事例主要用于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化学,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矿泉水中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碘、锌等,这里的“钙、碘、锌等”是指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或“元素”)。
(2)水通电分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17.《庄子》中有个成语:相濡以沫,说明再少的水也能解渴,甚至只剩1个水分子了,也还具备水的化学性质。
如果将1个水分子(H2O)拆开成2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则化学性质完全变化了,根本就不是水了;氧气(O2)能供我们呼吸,我们需要的是氧分子(O2);但是如果将氧分子(O2)都拆开变成一个一个的氧原子(O),不但不能供人呼吸了,甚至对我们人体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因此我们说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8.用化学符号表示:(1)磷元素;(2)2个铝离子;(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4)2个一氧化碳分子。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19.实验探究: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
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__________,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__________比。
(填正或反)20.实验探究(1)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盛有20mL水的B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从B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
(2)实验现象:①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AB烧杯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交流: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往装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浓氨水这样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元素为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也就是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应选A。
2.【答案】C【解析】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故选C。
3.【答案】C【解析】化学上规定,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无质量单位。
所以答案选C。
4.【答案】C【解析】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由于外界的气压变小,袋内的气体中的分子没有增多,本身也没有变化,变大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所以应选C项。
5.【答案】C【解析】元素为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也就是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①①属于同种元素,故选C6.【答案】A【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如氯化钠。
故答案应选A。
7.【答案】D【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正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正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会分解成原子,D错误。
故选D。
8.【答案】C【解析】A.氢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错误;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但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它的中子数为28,错误;C.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正确;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错误。
故答案应选C。
9.【答案】D【解析】鱼儿呼吸需要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凉开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凉开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烧开后,其中溶解的氧气会大量逸出,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氧气或者氧分子。
故答案应选D。
10.【答案】A【解析】A.水结成冰,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说法是错误的,水结成冰的时候体积是增大的,水分子间的间隔应该增大;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变大,说法是正确的,温度升高的时候,分子之间的间隔是增大的;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说法是正确的,氢气和液氢是同一种物质,所以是相同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我们能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是正确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选A11.【答案】B【解析】A.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而不是分子很小,错误;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大小随温度而改变,而不是分子大小,错误;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大,故容易压缩,错误。
故选B12.【答案】D【解析】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增加可燃物,而与着火点无关,错误;C.“百炼成钢”是将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降低了含碳量,从而将其转化为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将铁杵磨成针,只是铁杵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故选D。
13.【答案】A【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①①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所以①①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A说法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①虽然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属于稳定结构,它和其它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处在同一族,与镁原子不属于同一族,B说法错误;①只有一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①①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都是稳定结构,但①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表示的是离子,而不是原子,C说法错误;①①的质子数都为12,属于同种元素,但一个是原子,一个是离子,D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A。
14.【答案】B【解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钙元素的离子核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是错误的叙述,应为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C选项钙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为20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08是正确的叙述;故选B。
15.【答案】A【解析】空气被挤压体积变小了,说明在压力的作用下分子之间的间隔会改变,蔗糖溶解在水中、湿衣服能晾干、炒菜时能闻到香味主要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故选A。
16.【答案】(1)元素(2)氢元素和氧元素【解析】(1)矿泉水中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碘、锌等,这里的“钙、碘、锌等”是指元素。
(2)水通电分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7.【答案】分子【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