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研究
9.自身中毒衰老学说
人体内常伴有细菌,变异细胞等; 如大肠细菌可分泌一种有毒物质,它可以使人衰老。 例: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家尤金尼亚,
从人体的“结缔组织细胞”中分离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这种物质是有毒的、不能分裂,它可以杀死细胞,使机体衰老 在未来,消除这种有毒物质,可望推迟衰老。
3.DNA 损伤修复学说
自由基
内环境损伤 外环境损伤
紫外线, 化学物质
诸多损 伤因素 作用于: 细胞核 DNA
DNA链断裂, 基因突变
作为模板 基因表达 异常
基因损伤 累积
基因修复 能力下降
衰老
增强基因修复能力不仅关系到延缓衰老 而且将成为许多疾病的防治手段 细胞中多种酶可保持DNA的相对稳定性
6.差错成灾学说
这一学说首先由梅德维德夫提出。
某一环节 随机差错 一种氨基 酸的位置 被 另一种氨 基酸占据
氨基酸的 错插现象
蛋 白 质 合 成 过 程 中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原来都按严格的顺序排列着;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氨基酸错插现象。
错插功能 关键区域
错误按 指数增加 衰老
蛋白质 有缺陷
维生素E(2)
mHale Waihona Puke 维生素E/ 每100g食物葵花籽 油
玉米胚 芽油
大豆色拉 油
102.95
菠菜
木耳 菜
1.66
苦菜
83.72 56.58
1.74
2.93
葵花籽
玉米
大豆 18.90
小麦胚粉 23.20
34.53 8.23
精神压力与衰老
抗衰老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精神压力。 如果一个人精神压力大,体内神经内分泌与神经 血管调节系统紊乱、失衡,进一步引起细胞老化 ,人体即会加速老化。 从内分泌学说来分析,缓解精神压力可以有效的 缓解衰老。
4.遗传程序学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衰老也一样是由遗传基因控制表达的。 遗传程序像“生物钟”一样,控制着生命的衰老
需要强调的是: 1.人体的衰老并不是一个基因决定的; 2.人体是一系列基因激活和阻抑、内外环境交互 作用的结果。
衰老学说(二) 细胞水平
5细胞突变学说 6差错成灾学说
10.交联学说
该学说由乔克斯汀于1963年提出的
蛋白质,核 酸等大分子
通过 共价交叉 结合
干扰细胞 正常功能 堆积在 细胞内
形成 巨大分子
衰老
巨大分子 难以酶解
这种交联反应也可以发生在 ① 细胞外的蛋白胶原纤维 ②细胞与组织之间
延缓衰老篇
白藜芦醇 SOD 茶 维生素E 缓解精神压力与衰老 环境与衰老 日本长寿秘诀
引出争议:何种因素控制端粒酶 生殖细胞内端粒酶活性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不会象恶 性肿瘤细胞那样无限制的分裂繁殖; 既然生殖细胞内的端粒酶活性较高,为什么体细胞中没有 较高的端粒酶活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我们的衰老?
即使如此,端粒作为计数细胞分裂次数的“分子钟”假说 仍然是广为接受的学说。
自由基:不稳定 、 活性强 ①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 ②对组织细胞有很强的攻击性 ③与细胞膜上 的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过氧化物 ,损害生物膜
清除过少 自由基 不断累积 生成过多
体内自由基 平衡被破坏
衰老
2.端粒学说(1)
端粒的发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Hay flick就发现体细胞存在一个最大 分裂次数,称为 Hay flick极限.这一分裂极限与端粒有关 。 端粒结构与功能: 1.端粒是染色体 DNA 两臂末端的保护性结构 2. 端粒是由特定DNA构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末端部 间不发生融合 3.人类端粒不具有编码任何蛋白质功能
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仅为67.07岁 平均寿命超过80岁的有29个国家或地区 平均寿命低于50岁的有8个国家或地区 中国平均年龄:74.84,排名第95名
其他国家老龄化情况
1 摩纳哥 2 中国澳门 3 日本 4 新加坡 5 圣马力诺 6 安道尔 7 格尔西岛 8 中国香港 9 澳大利亚 10 意大利 95 中国 89.68 84.43 83.91 83.75 83.07 82.50 82.24 82.12 81.90 81.86 74.84
后十名的国家和区域的地 理位置,主要集中在非洲 和中东,并且不超过51岁
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
以遗传学为依据: 人体的大部分细胞可分裂约50次 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 人的寿命应为120岁
世界上活的最长是一位 法国女人:詹妮· 路易· 卡门 寿命是:122岁
衰老表现-形体及外貌
皮肤毛发:须发灰白,皮肤暗淡松弛 面部和颈部出现老年斑 肌肉关节:肌肉萎缩,关节磨损 韧带失去弹性,行动迟缓 五官:晶体硬化,老花眼 耳鸣,听力减退 牙龈萎缩,牙齿脱落 味觉迟钝 嗅觉迟钝 骨骼:脊柱退行性改变,骨质疏松, 身高变矮,体重减轻
影响:肾上腺 垂体,甲状腺
年龄 增长
下丘脑 老化
内分泌 功能减退
衰老
生理功能 衰退
代谢功能 絮乱
8.免疫学说
时常处于:病菌,病毒,异常细胞,毒素等不利因素的侵害和包围之中
免疫功能 降低
容易致病 不易治愈
随年龄增长
器官,组织 累积受损
衰老
例:英国老年保健研究所公布的一项鸭牛结果表明:
在一个老人死前3年里,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 这是他们对65个人进行长达30年之久的考察得出的结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
抗衰老机理: ① 催化体内O2-与H﹢,反应生成H2O2 ; 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 ②尽管H2O2对人体是有害的,但立刻会通过过氧化氢酶, 分解成无害的氧气和水;清除自由基,抗衰老。 方程式:
2H+O2- 2H2O+ O2
① SOD
H2O2
积累
细胞中
衰老学说(三)
整体器官水平
7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8免疫学说 9自体中毒学说 10交联学说
7.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内分泌系统不仅对调节生理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 而且对调节衰老过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下丘脑是调节衰老的“生物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调节衰老过程的主导机制。
维生素E(1)
维生素E
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 抗衰老机理:
①清除自由基;
②通过实验证明,维生素E可使人类细胞分裂极限明显延长 分布 果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甘蓝、甘薯、山药; 坚果:杏仁、榛子、核桃;
压榨植物油:芝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花生油;
其他:瘦肉,蛋类,乳类、大豆、小麦胚芽、鱼肝油;
环境与衰老
•良好的自然环境缓解人的紧张情绪, •正确的饮食结构可长寿 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地区:
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卡理。 中国新疆的于田、中国广西的巴马、 长寿地区普遍的饮食结构: 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 多蔬菜、多水果。
2.端粒学说(2)
端粒与衰老
Chromosome:染色体 Telomere:端粒
Proliferation:繁殖
1.每次DNA复制均伴有端粒的缩短 2.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会停止分裂,最终衰老与死亡 3.端粒缩短被认为是细胞分裂的生物钟
2.端粒学说(3)
关于端粒酶 1989年,Morin在宫颈癌细胞中首次证实了它的存在。 端粒酶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端粒,以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性。
延缓衰老的目标
目标1:在各年龄段 全面延缓各器官的衰老进程。 目标2:在中年期 延缓到达老年期的时间。
目标3:到达老年期后 建立①无残疾的生活; ②有生活质量的生活; 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生活。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 1992年在商业葡萄酒中, 首次发现白藜芦醇。
抗衰老机理: 白藜芦醇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 ①清除自由基; ②抑制自由基生成 ; ③抑制脂质过氧化。 分布: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虎杖、葡萄、桑椹 及花生等都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 。
5.细胞突变学说(1)
细胞 多次受损 细胞 产生突变
细胞本身及 下代细胞异常
机体寿命 降低
机体累积 受损
同时
细胞分裂次数 降低
衰老
1.人体细胞可分裂50~60次,最高寿命约120年 2. 鸡的体细胞可分裂25次,最高寿命约30年 3.小白鼠的体细胞可分裂12次。最高寿命约3年
从细胞学角度上看:细胞分裂次数与寿命成正比
衰老表现-八大系统
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 知觉迟钝, 随 意活动减慢,动作协调性差,生理性睡眠时间缩短等 循环系统: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心脏收缩和舒张 功能降低 呼吸系统:肺组织弹性下降,体积萎缩, 肺泡减少,肺活 量降低 消化系统:胃粘膜萎缩, 胃液分泌减少, 消化功能下降; 肠蠕动功能变弱 泌尿功能:肾脏体积缩小, 肾小球数目减少, 肾血管硬 化, 肾功能降低; 男性前列腺肥大,排尿障碍 内分泌功能: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减少, 对环境变化的 应激能力下降。性激素水平下降 生殖系统:功能消失; 运动系统:行动迟缓,易于跌倒
② CAT(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
报道:在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中加入SOD,可 抗腐蚀性,延长其保质期。
分布 分布1:天然分布:藻类、高等植物(菠菜、银杏、蕃茄等) 、鱼类、哺乳动物。 分布2:加工分布:SOD糖、SOD口服液,化妆品,药物等
茶
茶叶中的主要抗衰老成分: ①茶多酚 ②多种维生素(A 、B 、B 、C 、E 等) ③多种矿物质(钾、钠、钙 、磷 、镁 、锰 、铜 、锌 、硒等) 抗衰老机理: ①茶多酚可增加SOD活性; ②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 ; ③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 , 消除黄褐斑 , 延缓皮肤皱纹 ,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