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因为食品原料学是由众多的学科体系所组成的,比如说:生物学、化学、农学、食品商品学、食品贮藏学、营养学、安全学、医学。

另外它与邻近学科在营养学、市场流通、品质评价、食品加工学、生物生产科学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

2、为什么说食品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求食品原料的规格化和标准化?因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原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都是作为商品流通的。

按照商品的销售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消费品和商务用品。

直接消费品的特点是购买者范围广、、人数多、小单位量交易,购买的动机往往受随机情绪、宣传或习惯的影响较大,因此这种商品要求对它的性能有较为详细和易懂的标注。

商务商品也称为工业商品、产业商品或工业原料等。

它和直接消费品相比有如下特征:购买者范围仅限于特定的企业,交易批量较大,购买动机由一定的规格要求和生产计划而定。

我国在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大多食品及其原料属于定量分配物资,因此对此只有物量上的要求,即仅注意其基本特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食品的商品特点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农业要向产业化、现代化迈进,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就必须符合规格化、标准化和商业化的要求。

2.谷类和豆类的种子结构有哪些?主要供食部位是什么?谷类:种皮与果皮愈合—谷皮;种皮下有糊粉层:胚乳表面的多角形细胞组成;胚乳发达(80%);贮存物质以淀粉为主,其次为蛋白质。

主要供食部位:胚乳。

豆类:种皮单独存在;无糊粉层;胚乳退化,子叶发达(占96%);一类是含淀粉较高的种类,如:豌豆、蚕豆等;一类是含蛋白质、油脂较高的种类,如:大豆。

主要供食部位:子叶。

3.谷类和豆类的化学成分、营养特点是什么?谷类的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为主要成分;其次是蛋白质;再其次是油脂。

营养特点:谷类原料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

豆类的化学成分: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

营养特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一般含B族维生素较多;豆类有较多生理活性物质。

5.什么是毛稻、糙米、白米?毛稻:稻谷脱粒后得到的带有不可食的颍壳的籽粒。

糙米:稻谷经砻谷处理,将颖壳去除,得到的籽粒。

白米:糙米经过碾米加工,除去部分或全部皮层得到的籽粒。

6.稻米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分类方法有:植物学;生长条件;淀粉构成;米粒形状;特征和用途;加工方法和用途;生长期和外观。

7.为什么要加工预蒸煮米(蒸谷)?因为蒸谷经高温杀菌杀虫,贮藏期长,蒸煮可使玉米表面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向米粒内部扩散,增加精白米营养;同时,处理还可使脱壳容易,减少碾米时碎米发生率。

煮饭时间长,米饭黏性小,硬度大,不易变黏变酸。

8.简述稻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品质特点的关系。

关系是:两种淀粉含量不同,米质有差异。

直链淀粉被认为是影响大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含量越高,出饭率越高,米饭的口感越硬,黏性越低;相反,支链淀粉易糊化,含量高的大米饭软黏可口。

9.籼米、粳米、糯米的品质特点是什么?籼米:直链淀粉为主;质地疏松,硬度小,加工易碎,胀性大,糯性小,口感较干而粗糙。

粳米:支链淀粉多于直链淀粉;米粒坚实,硬度高,胀性小,粘性大,口感滋润柔软。

糯米:支链淀粉为主;胀性最小,粘性最大。

难于消化。

13.小麦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分类方法:植物学;商品学。

15.简述小麦粉的化学成分与品质特点之间的关系。

关系是:粗纤维多的面粉加工和口感较差,但能增强面团强度,防止成品老化的功能。

蛋白质中的麦胶和麦谷蛋白遇水相互黏聚在一起形成面筋,使面团具有弹性、韧性、延展性。

脂质中的卵磷脂使面包柔软。

矿物质越少,面粉越白。

越是精白面粉,维生素含量越少。

17.如何用感官方法判定面粉的品质?品质鉴定:一般可从水分含量,新鲜度,杂质含量等方面加以鉴别。

优质面粉:色白;新鲜度高;面筋质含量高;水分含量低;杂质少。

21.以小麦为例,简述粮食的品质特性与利用的关系。

1)小麦中的硬质小麦含蛋白质、面筋较多,质量也较好,主要制面包,高级面条。

2)小麦粉蛋白中含有半胱氨酸,它的存在使面团发黏,含植物蛋白,遇水能相互黏聚在一起形成面筋,因此可用小麦粉做面条饺子类,馒头面包类。

3)软质小麦适于制饼干、糕点、烧饼,我国中间质小麦最为普通,适于做馒头面条。

2.食用油脂的作用是什么?是食品和烹饪加工中良好的传热介质;赋予食品、菜点独特的质感、风味和色泽;油脂的加工特性起到丰富食品的种类,改善食品的质感,形成独特的工艺等作用。

3.举例说出常用的植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和加工油脂的种类及其加工特性。

植物性油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的加工特性:低温时固体脂析出;气味芳香;橄榄油的加工特性:稳定性高、抗氧化性强;风味独特。

动物性油脂:乳脂的加工特性:较大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塑性、通过改变温度调整其软硬和延展性、口融性好;猪油的加工特性:熔点较低,在口中易融化;起酥性好;香味独特;融合性差;牛脂的加工特性:熔点高(35~50℃),融和性较好,可塑性差,起酥性不好;鱼油的加工特性:稳定性差,易酸败生成鱼腥味并引起变色。

加工性油脂:起酥油、人造奶油。

加工特性:起酥性好,可塑性高,稳定性高。

4.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方面有何应用?用于烘焙食品的生产(润滑作用、改变质地、可塑性)、传热介质、形成独特风味、工艺特点。

5.食用油脂在烹饪加工方面有何应用?作为传热媒介;调节菜肴质感;作为调香料使用;作为面点配料;作为烹调润滑剂;保温作用。

1.果蔬有何营养价值?含有大量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某些维生素含量丰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色素和膳食纤维。

果蔬中常含有各种芳香物质和色素,使食品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颜色,可赋予果蔬良好的感官性状,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及丰富的膳食的多样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果蔬原料的特性是什么? 1)、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具有引起人们食欲的良好的感官性状;2)、新鲜果蔬属易腐性商品;3)、生产季节强,要加强贮藏和加工。

3.果蔬的贮藏流通特点是什么?1)防止萎焉;2)防止变色;3)防止发芽与抽薹;4)防止霉烂;5)防止生理老化。

4.试述果蔬的化学成分与食用加工的关系。

糖是决定果蔬营养和风味的主要成分,果蔬的甜味不仅与单双糖的含量有关,还与所含糖的种类有关。

此外还受到糖酸比的影响,糖酸比越高,甜味越浓,反之酸味越强。

含淀粉越高,口感越沙、绵软。

果蔬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一些有机酸,除含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外,还含有少量的琥铂酸、草酸、水杨酸等。

某些维生素含量丰富,要保护水溶性维生素。

色素物质能够提供良好的感官性状。

果蔬中的香辛成分起到压抑增香,除腥的效果。

一些酶对果蔬的保鲜和加工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单宁具有收敛性的苦涩味。

5.试述果蔬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用加工的关系。

薄壁组织对果蔬的质地、风味、新鲜度有很大影响。

保护组织位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

但因为纤维素多,皮粗老,在加工时应修整去掉。

输导组织影响果蔬质量,令其老韧。

机械组织起支撑的作用,厚壁组织导致果蔬木质化,分泌组织使果蔬产生芳香风味。

由此可见:果蔬的可食部分应由薄壁组织构成,薄壁组织越发达可食性就越高。

相反: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筋)、保护组织(皮)越发达,会使原料的质地变得粗老,可食性降低,甚至失去可食性。

1.什么是蔬菜?如何进行分类?蔬菜是指可供佐餐食用的草本植物的总称,也包括一部分木本植物的芽、嫩茎及其真菌、藻类和蕨类植物。

分类:按生物学特性,分为种子植物蔬菜:叶菜类、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花菜类。

孢子植物蔬菜:食用菌类、藻类、蕨类。

2.各类蔬菜的常见种类有哪些?根菜类: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茎菜类:竹笋、芦笋、茎用芥菜、洋葱、大蒜、姜;叶菜类:菠菜、韭菜和韭黄、芹菜、葱、大白菜;花类蔬菜:花椰菜、黄花菜、果类蔬菜: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南瓜、冬瓜、菜豆、豌豆、豇豆;食用菌类:木耳、银耳、香菇、金针菇、鸡枞、松茸、冬虫夏草、块菌。

3.什么是食用菌?有哪些保存加工方式?概念:以肥大子实体供人类作为蔬菜食用的某些大型真菌,加工方式要有:干制、腌渍、制罐、各种类型的保健品。

补:特点:1)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

2)增强免疫力。

3)防癌、抗癌。

4)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

5)具有鲜美滋味,特殊的浓郁香味。

4.蔬菜在食品加工和烹饪中有何应用?蔬菜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速冻品、干制品、蔬菜罐头、糖制品、蔬菜汁、腌渍品。

在烹饪中的应用:1、作菜肴的主料和配料。

2、是重要的调味品。

3、是糕点、小吃制作中重要的配料和馅心原料。

4、是食品雕刻的重要原料。

5、是常用的配形、配色原料。

6、淀粉含量高的是主食、糕点和小吃的主料。

7、可加工多种蔬菜制品。

1.什么是鲜果?有何特点?举例说明鲜果的品质特点与加工利用的关系。

概念:通常指新鲜的、肉质柔软或爽脆适口的果实。

特点:含大量的水;单双糖较多,并含丰富的果胶;含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种类较多;未成熟的果实中含有单宁;各种水果均具独特的芳香风味。

苹果,加工产品:果汁、果醋、果酒、果干、果酱、罐头。

原料要求:糖酸比例、酚含量;香蕉,加工产品:蕉汁、蕉干、蕉粉。

原料要求:成熟度、淀粉含量;葡萄,加工产品:果汁、果醋、果酒、果干、罐头。

原料要求:糖酸比例、单宁含量、色素及风味成分含量;香橙,加工产品:果汁、果皮酱、罐头、糖制果品。

原料要求:糖酸比例、水分含量。

2.什么是干果?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干果的品质特点与加工利用的关系。

概念:在植物学上是指果实成熟后,果皮呈干燥状态的果实。

商品学上也称果仁,是各种可食干果种子的总称。

特点:水分含量少,耐贮存,本味不显;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或淀粉、矿物质及维生素等;熟制后常具有独特香味。

加工产品:休闲食品、糖果馅料、制粉(保健食品)、榨油。

1.肌肉组织可分为哪几类?各类的组织结构特点是什么?肌肉组织的种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结构特点:1).骨骼肌:有横纹肌,其收缩受中枢神经控制。

2).心肌:有横纹肌,其收缩不受中枢神经控制。

3).平滑肌:无横纹肌,其收缩不受中枢神经控制。

异质肉色有灰白色的PSE肉、黑色的DFD肉、黑切牛肉。

1.影响肉嫩度的本质因素有哪些?\肌纤维的粗细与长短;肌原纤维含量;肌间脂肪含量;结缔组织的含量及类型。

\2.胶原蛋白在食品加工和烹饪中有何运用?1).食品添加剂2).新型调味品3).保健食品: 4).胶原小食品5).食品包装材料6).食品涂层材料7.什么是浸出物?分为哪两类?在加工中作用是什么?概念:指能用沸水从磨碎肌肉中提出的物质,即是除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外能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

种类:1.含氮浸出物―游离氨基酸、磷酸肌酸、核苷酸、肌苷、尿素。

2.无氮浸出物―糖类为糖原、葡萄糖、麦芽糖、核糖、糊精;有机酸主要是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