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沟通协调能力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概述(PPT 61张)
沟通协调能力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概述(PPT 61张)
(五)协调的基本原则
1.顾全大局的原则 只有对自己所在的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整体 把握之后,才能在协调活动中正确认识组织的目标 ,准确把握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识大局顾大体, ,卓有成效地做好协调工作。 2.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现实中,矛盾、冲突是相当复杂的,有原则性的 ,也有非原则性的;有实际工作问题,也有情感问 题和认识问题;有主观人为的,也有客观造成的。 在协调具体的矛盾和冲突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明辨是非,弄清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 可感情用事。
(二)协调的分类
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纵向组织协调 组织内 自身协调 从组织角度 组织外协调 横向组织协调
(三)协调的基本要求
主 动
及 时
妥 善
满 意
经 济
(四)协调的战术选择
1.捕捉最佳协调时机 2.刚柔相济 以柔为主 3.巧妙地借权用力 4.语言艺术不容忽视
(二)协调能力概述
概念:协调能力是指决策过程中的协调指 挥才能。它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工作 协调能力两个方面。 作用:协调能力,是化解矛盾的能力,是 聚分力为合力的能力,是变消极因素为积 极因素的能力,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
二、沟通能力
1.沟通的作用。 2.沟通的步骤。 3.沟通的分类。 4.沟通的原则。
与行政相对人沟通
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公开、及时、快捷沟通,避免不正当沟通
(4)按沟通方法来划分,可分 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 沟通、电子媒介沟通等
(四)沟通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参与沟通的双方,应互相尊重,平等对待, 都要以同志式的、商量或建议的方式,来沟 通信息,反对盛气凌人的态度和作风。 2.准确原则 在沟通时所传递的信息应力求准确、真实地 反映客观实际,防止出现放大、缩小、片面 等失真现象。
沟通协调能力与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共长顺县委党校张亚欣
2014年11月4日
一、沟通协调能力概述
概念:在日常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上级、同 级、下级等各种关系,使其减少摩擦,能 够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作用:从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角度看, 沟通与协调能力不只是人们追求自我提升 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更是做好公务工 作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是政治的需要。
(一)沟通的作用
1.通过组织内的沟通,可以了解下级的需 求、工作的士气、各部门的关系、管理的 效能等,为决策提供参考。 2.通过组织外的沟通,可以获得有关外部 环境各种变化的信息。 3.改变态度。 4.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
(二)沟通的步骤
编码
沟通渠道(媒体)
译码
主体
客体
反馈
作出反应
自下而上的沟通
1.支持:尽责,尤其是对上级的弱项予以支持 2.执行指令:聆听,询问,响应 3.汇报情况:定期汇报工作,自我严格管理 4.为领导分忧:理解上司,敢挑重担,提出合 理建议
横向沟通
1.尊重:多倾听对方意见,重视对方意见 ,不备后议论 2.合作:主动提供信息,理解本部门 3.帮助:给于支持 4.理解: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三)沟通的分类 (1)按照沟通的方式可分为正 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组织内部的沟通
(Ⅰ)自上而下的沟通
(Ⅱ)自下而上的沟通 (Ⅲ)横向沟通
自上而下的沟通
1.关心:主动询问、问候,了解下属需求与困难 2.支持:帮助解决问题,给与认可、信任,给与精 神鼓励和物质帮助 3.指导:诱导、反馈、考核,在职培训、辅导 4.重视:授权,信任、尊重、认可 5.理解:倾听,让下属倾诉 6.指示:清楚地指令,不多头领导,健全沟通渠道 7.及时反馈:定期给下属工作上的反馈 8.给予协调:沟通调解,解决冲突
2、组织外部的沟通
与社会公众沟通
畅通与社会大众间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渠道;具有“民本意识”,重视 与民众间的沟通,尊重民众的正当权利,了解民意,关心民生,自觉 接受群众的监督,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加强与群众间的双向沟通。
与新闻媒体沟通
了解各种新闻媒体的性质、风格、特点等,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掌 握适当的宣传时机,注意规范的言语行为,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新闻工 作者,冷静地对待新闻采访。
3.时效原则 信息尤其是行政信息具有时效性,该沟通 的情况应当及时沟通,商量对策,并及时 采取措施,才能起到应有的沟通作用。行 政工作中沟通的时效性,是整体行政活动 时效性的重要体现。沟通活动的迅捷性、 有效性程度越高,行政系统的整体活动效 能也就相应地越高。
4.效果原则 了解自己的沟通对象,选择适合沟通对象 文化程度和习惯的沟通方式和方法,说出 充分的、足够的依据和理由,以使对方对 自己的意见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 应适时提出一些带有鼓励性、启发性、刺 激性的问题,以引发其兴趣,激发其沟通 的热情,提高沟通的效果。
(二)沟通的步骤
1.沟通的主体,即信息的发出者或来源 2.编码,指主体采取某种形式来传递信息的内容 。 3.媒体,即沟通渠道。 4.沟通的客体,即信息的接收者。 5.译码,指客体对接收到的信息所作用的解释、 理解。 6.作出反应,即体现沟通效果。 7.反馈。 其中,2、3、5是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它始于主体发出信息,终于得到的反应。
三、协调能力
1.协调的概念 2.协调的分类 3.协调的基本要求 4.协调的战术选择 5.协调的基本原则
(一)协调的概念
协调是指组织管理者或领导者为了实 现既定目标而运用各种方法、技巧,对影 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合理配置和调整、 沟通,使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个层次、 各个方面的行动一致起来、和谐起来,以 便密切配合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一)沟通能力概述
概念: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 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 过程。 作用:沟通是达到协调管理的工具,方法,桥梁。 具体的讲,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转移信 息的过程,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 的一种途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座桥梁,通过这 个桥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感情和知识,消除误会, 增进了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