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百合花》公开课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百合花》公开课精品课件


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我”这个独特的女性视角叙述。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 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
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 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
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 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
“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 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 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 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茹志鹃
探究与实践
小通讯员形象的时代意义?
是富有传统中国气质的青年群像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可引导读者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战争、理解人物,从而产生独特的感 受,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
探究与实践
思考:《百合花》写通讯员在战火中牺牲,自然是残酷 的,为什么全文却能给人以美感?请谈谈“美”在哪里。
人性美、人情美 环境描写的诗意美
“和平的期盼”
假如“通讯员”被《建国七十周年·人物》栏目评 选为“感动中国文学人物”——
——鲁迅
探究与实践
《百合花》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 篇作品,赞其是“静夜的箫声”。
思考:《百合花》与同时代的战争题材小说的区别。
解放初期战争题材小说有两个特点,一是展现宏大激烈的 战争场面;二是善于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 《百合花》:从女性视角、女性情怀出发,善于写普通人淳朴 善良的人性之美。因此,它才和《荷花淀》并称为现代诗化小 说的双璧。
学习目标
• 1、 培养学生读懂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 2、品味语言,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 3、理解题目的多重含义,探究小说主题。 • 4、把握《百合花》独特的小说风格。
阅读与鉴赏
如何阅读一篇小说?
• 关注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请认真阅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
开端 (1—23) 发展 (24—41)
预习检测
读准加点字的音
撂( liào) 讷( nè) 憨( hān) 讪( shàn) 嬷( mó) 磕( kē ) 瞅( chǒu) 拗( niù) 虔( qián) 髻( jì)忸怩( niǔ ní )
掌握字词含义 1、张皇: 恐慌,慌张。 2、忸怩: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3、憨憨: 傻气,难为情。 4、执拗: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5、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6:讪讪: 难为情的样子。 7、虔诚: 恭敬有诚意。
表达与交流
假如你是“小通讯员”的战友——“小通讯员” 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建国七十周年·人物》栏 目邀请你给大家说一说他。
我的那位战友是团部的一名通讯员。他很年轻, 牺牲那年才十九岁。我最遗憾的是他叫什么名字,我 都不记得了。只知道他原来在家帮人拖毛竹,打零工, 后来知道解放军是老百姓的部队,为穷人打天下,就 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解放军。那次战役,为了救一群担 架队队员,他扑到了一颗手榴弹上,牺牲了。
(42—44) 高潮 (45—57) 结局 (58—59)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带路) 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 新媳妇和“我”在包扎所救护 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牺牲) 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子
梳理:几次写到百合花被?
百合花寓意着百年好合
象征着纯洁、清丽、高雅……
思考:新媳妇是个怎样的人? 通讯员是个怎样的人?
他勇敢坚定、勇于牺牲
(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探究与实践
小通讯员形象的时代意义?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 名女作家。1942年在浙江武康县初中毕业。次年 参加新四军,后在部队文工团当演员和创作干部。 1955年从部队转业,任上海《文艺月报》编辑。 1958年3月,她在《延河》上发表了《百合花》, 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她的创作以短篇小 说去反映时代本质。她 的其中一些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 国文字。
他年轻稚气、憨厚腼腆
(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你还没娶媳妇吧”“……”他 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他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 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善解人意、友善温和
(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摸出两个馒头,朝 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 了。)
请你给“通讯员”写一段颁奖词。(散文式、诗歌 式等皆可,字数不限)。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