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教程(第三版)期中试题

心理学教程(第三版)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每张卷子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注意题的序号;不要折叠答题卡)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对象。

A.心理现象B.行为表现C.生理现象D.大脑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以德国学者()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A. 艾宾浩斯 B .冯特 C.马斯洛 D.罗森塔尔3.个体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注意等活动称之为( )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C.决策方式D.认知风格4.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惧等是什么心理活动(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个性5.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老师的要求思考问题,并能够克服干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注意状态属于()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6.恩格斯称它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类心理发展高于动物的本质标志。

A.想象B.记忆C.意识D.思维7.大脑的( )运用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向、音乐知觉,擅长情绪、态度的理解。

A.左半脑B.右半脑C.小脑D.中脑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A.漂白过程B.明适应C.暗适应D.感觉后效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觉的对比B.听觉适应C.嗅觉适应D.味觉刺激10.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价值,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正确动机与错误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11.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A.主观能动 B.直接 C.间接 D.歪曲1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时稳时变的 C.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D.比较稳定的1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14.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哪“一点红”,这是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5.对学习分数或学习结果排名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间接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16.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理解性17.“侧耳倾听”、“目不转睛”反映的是注意的()外部表现。

A、适应性运动B、无关运动的停止C、分配 D呼吸运动的变化. 18.小学儿童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概括C、具体化D、综合19.“鹤立鸡群”易引人注意这是刺激物的()引起的。

A、新异性B、运动变化C、强度D、对比关系20.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大小成( )关系。

A.正比B.同比C.反比D.对比21.当我们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是那种兴奋刺激的心情,如今还记忆犹新。

这是()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词语-逻辑记忆22.对一张X光片,只有学医的人看的明白这X片的情况,其他人无法从中得到具体的信息这体现了知觉的()A.理解性B.整体性C.恒常性D.对比2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序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4.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A.个人追求安全、舒适、免于恐俱B.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的肯定C.充分展现潜能与天赋,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D.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在群体中占有一个位置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与爱护25.冬冬跟妈妈逛商店,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高兴地说:“妈、这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26.人在活动时的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是( )A.部落首领创造B.个人创造C.社会提供D.外人传入27.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是()A.安全需要B.爱与归属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8.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6±2B.6±1C.7±1D.7±229.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A意义记忆 B 逻辑记忆 C机械记忆 D 理解记忆30.教师给学生讲努力学习可以让他们以后过上好生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A.直接兴趣B.个体兴趣C.间接兴趣D.情境兴趣31.人们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对于法律、规则、秩序、依赖、稳定的需要是()A.社会性需要 B.生理性需要 C.安全需要 D.尊重需要32.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33.幼儿看见白云,会认为那是小兔子、棉花,这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34.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是()A.自然需要B.社会需要C.后天需要D.生理需要35.星期天一觉醒来起床看见操场上、远处的大山上白茫茫的一片,就推知昨晚下雪了,这是()A.知觉感受性 B.思维间接性 C.想象 D.思维的概括性36.在中小学生的注意发展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占主导地位。

A.随意后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37.作家创作新小说,科学家提出新构想等活动,所进行的想象都属于()A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38.在一个复杂的行为中,动机可能是多重的,其中决定个体行动的性质的是()A.主导动机B.次要动机C.高尚的动机D.有效动机39.幼儿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40.漫画家在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人们就能看到画的是谁。

这里反映出的是知觉的()特性。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41.人有许多知识是由()积累起来的,人们接受的许多教育内容也是如此。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随意识记 D.感觉记忆42.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计算2+3=5时要数手指头B.小学儿童算8个苹果被吃掉3个,还有几个C.儿童唱歌D.儿童学走路43.当成年时,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A.无高低级之分 B.正相关 C.没有联系 D.逻辑思维高级44.将一株植物的根、茎、叶花等组成一个整体来加以思考是思维的()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45.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A.巴普洛夫B.冯特C.罗森塔尔D.多德森46.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A.理想 B.动机 C.需要 D.志向47.当学生从事难度较大或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时,动机水平宜控制在()A.高水平B.较高水平C.较低水平D.低水平48.自我意识的主要心理成分不包括()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49.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关系是思维的()A.比较B.分析C.分类D.抽象50.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举例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

这是由于知觉具有()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51.当谈到某一个朋友时,他的音容笑貌会浮现在脑海中,这属于()A.表象B.想象C.联想D.思维52. 我们把一些事物的共同属性结合起来得出结论,并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去。

这是思维()A.概括 B.综合 C.抽象D.系统化53. 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

这种思维方式是()A.经验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54.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办事,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

这样的思维是()A.直觉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55.个性心理包括()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注意 D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56.有些学生能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应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有些学生则显得比较困难。

这是思维的()A.广阔性B.批判性C.灵活性D.敏捷性57.根据材料内部联系,经过领会,揭示事物意义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 E.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58.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做较简单的事情的动机适宜强度()A、较强B、中等C、较弱D、无规律可循59.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期望会产生预言效应,这种现象称为()A.动机与效果的关系B.刻板效应C.皮格马利翁效应D.晕轮效应6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低相关B.高相关C.不成比率D.呈现倒“U”型曲线61.“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的表现了()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62.学生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A.机械识记B.无意识记C.有意识记D.意义识记63.右图中那条曲线表明在做一件简单的事情是动机与最佳效果关系()6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遗忘规律,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平均遗忘B. 先快后慢和先多后C.一直不变D. 先少后多65.小民考试遇到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经过他“搜肠刮肚”的思考,最后解出来了这是()A.无意回忆B.不随意再现C.有意再现D.有意再认66.兴趣与能力有关,这表现在()时候,这特殊兴趣往往与他的某种特殊才能的反映。

A.大学生B.中学生C.整个人生D.儿童早期67.凡是促使儿童对感兴趣的事物采取主动的行为的兴趣是()A.有效兴趣B.高级兴趣C.无效兴趣D.正确动机68 .梦是一种()想象,它是一种极端的想象;梦中的内容是来源于()A.有意;虚幻B.无意;客观现实C.无意;神灵的指引D.有意;现实69.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70.新闻媒体汇总报道,在某某地方发现了“狼孩”、“熊孩”,这表明人的个性具有()A.稳定性 B.社会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二、不定项选题(每题答案选项不定,每题1分)71.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运动变化C.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D.刺激物的新异性E.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72.思维的品质包括( )A.广阔性B.独立性C.深刻性D.批判性E.逻辑性73.个性的个别性突出的体现在为人的()A.气质B.能力C.智商D.性格E.思维74.罗森塔尔效应的主要说的是()对人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