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试题一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4.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A.动机性抑制干扰B.前摄抑制干扰两大部分。
C.倒摄抑制干扰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的注意。
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和验证期。
A.马斯洛B.勒温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
C.默里D.罗杰斯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和。
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8、气质的 4 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C.强、平衡、不灵活D.弱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分)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9.能力是一种()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C.意识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10. " 一俊遮百丑 "、 " 一坏百坏 " 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分)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1 、自我意识12、情景记忆3、创造性思维 3 、表象与想象有何区别与联系?4、性格的理智特征4、气质类型的构成是什么?5、注意的范围四、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对打“√” ,错打“×” )1、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
()5、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3、“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社会生活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制约作用。
()4、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机制。
()5、知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六、论述题( 15分)6、上课时学生被外面传来的歌声所吸引,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1、结合实际分析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7、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8、所谓“潜移默化” ,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
()9、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
()10、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
(五、简答(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注意的品质。
2、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情绪的培养?2基础心理学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_________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______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和想象。
3、知觉是人脑对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的反映。
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保持。
5、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和。
6、发散性思维的指标有:、和独特性。
7、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和功能。
8、马洛斯认为只有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需要。
9、气质是___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基础。
10、美国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分)1.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A.感觉的适应B.联觉C.感觉的对比D.味觉3.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4.“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5.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6.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7.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8.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9.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能力B.性格C.气质D.需要10.“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注意的稳定性2、感觉适应3、表象4、动机5、性格的情绪特征四、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对打“√” ,错打“×” )1、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2、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
()3、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
()4、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
()5、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
()6、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是我们知觉的翻版或重复。
()37、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
()8、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
()9、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量表所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
()10、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五、简答(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注意的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
2、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因素有哪些?3、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情绪的培养?4.气质和性格之间具有什么关系?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六、论述题(15 分)1、什么是性格?举例说明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基础心理学试题三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和的总合。
2、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
3、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和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4、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和。
5、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和的反映。
6、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认知因素。
7、动机具有引发、和的功能。
8、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和神经过程的9、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和。
10、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和内化。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分)1.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7.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8.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水平。
A.强B.弱C.中等D.偏低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
10.在测验时,如果一个 10岁的儿童通过 10 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1 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2 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10 岁 6 个月B.10 岁 8 个月C.10 岁 10 个月D.11 岁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注意的分配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 2 、感觉对比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 3 、情绪记忆3.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 4 、前摄抑制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5 、聚合思维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5.记忆过程包括()四、判断题(每题 1 分,对打“√” ,错打“×” ,共 10 分)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1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客观现实与社会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再认、重现和记忆6.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
2、“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3、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弱。
()54、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5、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
()6、上课时学生被外面传来的歌声所吸引,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是在教学中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8、所谓“潜移默化” ,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
()5 .什么是归因?归因分析的维度有哪些?9、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
()10、“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 ,说明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简答(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六、论述题(15 分)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形成与发展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3.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4.试分析说明气质在实践活动的作用6基础心理学试题四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科学。
2、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
3、表象具有和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