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暗渠施工方案

暗渠施工方案

暗渠施工方案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1标人民会堂站雨水暗渠施工方案编号:版本号: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1标项目部二O一O年九月二十日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1标人民会堂站雨水暗渠施工方案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中铁四局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1标项目部二O一O年九月二十日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内容 (1)2.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2.2.1工程地质 (1)2.2.2水文 (2)2.3工程特点 (3)2.4主要工程数量 (3)3施工总体方案及计划 (3)3.1总体施工方案 (3)3.2暗渠施工、管线迁改、交通调流交叉施工步骤 (4)3.3施工计划 (10)4施工方法 (11)4.1暗渠施工工艺流程 (11)4.2施工准备 (11)4.2.1场地布置 (11)4.2.2施工用水 (12)4.2.3施工用电 (12)4.2.4施工机械 (12)4.2.5施工人员组织 (13)4.3测量放样 (13)4.4沟槽开挖 (14)4.4.1开挖工序 (14)4.4.2整体放坡开挖 (14)4.4.3钢板支护开挖 (14)4.4.4钢板桩施工 (15)4.5基坑防排水 (16)4.6基底处理及渠身砌筑 (16)4.6.1基底处理 (16)4.6.2渠身砌筑 (16)4.7混凝土盖板施工 (17)4.7.1钢筋制安 (18)4.7.2 模板安装 (20)4.7.3混凝土施工 (20)4.8施工监测 (21)4.8.1测点布置 (21)4.8.2监控测量 (22)4..8.3安全监测信息化处理及监测流程 (23)4.9沟槽回填 (24)5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5)5.1管理措施 (25)5.2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26)5.2.1严格执行质量交底制度 (26)5.2.2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6)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6.1施工用电 (27)6.2施工机械 (27)6.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8)7环境保护措施 (28)8防止大气、噪声、水污染的措施 (29)8.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29)8.2防止噪声措施 (29)9文明施工措施 (29)10应急预案 (30)10.1机械事故应急预案 (30)10.2基坑坍塌应急预案 (32)10.3燃气泄漏事应急预案 (33)10.3.1应急组织机构 (33)10.3.2事故报告程序 (35)10.3.3应急管理措施 (35)10.4水管破裂应急预案 (36)11.附件 (37)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排水管道改造一期工程(第一批)雨、污水排水设施改造工程施工图》;(2)《管线改迁施工图》;(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7)《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1495-79);(8)针对该工程进行的施工调查资料;(9)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1.2编制内容人民会堂站暗渠工程概况、施工工期计划、施工部署、施工工艺、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应急措施等。

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现有雨水暗渠工程位于青岛市大学路与太平路交叉口北侧大学路下,由于车站主体一期基坑开挖需开挖大学路范围,需将雨水暗渠进行改迁,由大学路下改迁至大学路东侧二中操场,改迁长度121.88m,暗渠孔径为2×5米,净高1.6m,覆土深度为0.5~3m,设计荷载为城市道路B级,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等于220kPa。

基底采用50cm厚毛石及片石抛石挤淤,抛石顶面采用30cm厚C30素混凝土封底;渠身采用M7.5水泥沙浆浆砌毛石,内墙块石;暗渠上部为现浇台帽及盖板,现浇盖板用C30混凝土,台帽用C25混凝土,暗渠每25m设伸缩缝,地质情况变化明显处设沉降缝,伸缩缝宽2cm,沉降缝宽3cm,夹沥青木板。

盖板、侧墙、基础、伸缩缝及沉降缝设置同步。

详见图2.1-1雨水暗渠断面图。

2.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2.1工程地质(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第①层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人工堆填的粘性土混砂土,含少量碎石、砖块,地面为10~30cm 厚的水泥面。

平均厚度1.3m 。

5020207050080500702020505030601603415701057013412201400三油两毡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台帽三油两毡三油两毡现浇C25钢筋砼台帽现浇钢筋混凝土台帽500500C15素混凝土厚10cmM7.5水泥砂浆砌毛石,内墙块石外露面1:2水泥沙浆勾缝140304030cm厚C30素混凝土封底50cm厚毛石及片石抛石挤淤企口处:C30细石混凝土M7.5水泥砂浆砌毛石,内墙块石外露面1:2水泥砂浆勾缝现浇C30钢筋混凝土盖板厚40cm说明:1、以上尺寸均为厘米计。

图2.1-1 雨水暗渠断面图(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⑤层中粗砂、粗砾砂:黄褐色~灰褐色,湿~饱和,松散~稍密,石英~长石质,分选一般~较好,磨圆一般~较差,粘性土含量一般约5~20%,局部夹有粉砂薄层,含少量碎石。

场地内分布广泛,平均厚度0.9m 。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第⑾层粉质粘土:黄褐~褐黄色,可塑~硬塑,含少量砂砾,具中等压缩性,见有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韧性高,干强度高,切面稍有光泽。

场地内分布广泛,平均厚度2.1m 。

第⑿层含砂粘性土:黄褐色,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土质组成主要由粘性土及砂粒组成,具中等压缩性,见有铁锰氧化物及少量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含较多中砂粒,偶夹块石;平均厚度0.8m 。

第⒂1层全风化带煌斑岩,黄褐色,原岩风化强烈,结构构造已完全破坏,岩芯呈粘土状;平均厚度0.8m 。

平均厚度3.2m 。

2.2.2水文暗渠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力性质为潜水~微承压水,主要含水地层为第⑤层中粗砂、第⑫层含砂粘性土层。

第⑤层中粗砂层属中等透水层,第⑫层含砂粘性土属弱透水层。

其在垂向上分布及埋藏条件受松散层分布、厚度、坡度制约,与下部的基岩裂隙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根据探坑开挖情况地下水不丰富。

2.3工程特点(1)周边地下管线复杂。

(2)地下水位高于暗渠底板,须解决杂填土遇水软化降低地基承载力和施工地下水排放的问题。

(3)工程区四周地势起伏不大,施工受居民楼与大学路、太平路交通要道影响大,施工场地狭窄,需考虑噪音、水污染、环境保护问题。

(4)暗渠断面大,沟槽开挖深度深。

(5) 施工中,大学路正常通行,应注意尽量缩短基坑开挖后的暴露时间、支护及开挖分段长度的合理性。

2.4主要工程数量表2.4-1 暗渠主要工程数量表3施工总体方案及计划3.1总体施工方案既有雨水暗渠位于大学路下,向大学路东侧改移后雨水暗渠两端需和下学路下既有雨水暗渠连接,连接区段施工期间需掘路、占道施工,需向交警、建管局办理占路、掘路施工许可,占路、掘路期间交通调流方案详见3.2节。

暗渠改移施工区域附近管线复杂,暗渠改移时需同步进行其他相关管线的改移工作,工序交叉作业多,既有管线保护是暗渠施工组织的重点。

会堂站一期主体基坑施工前需将位于大学路路中的DN600污水、BxH=10700×1600雨水暗渠,位于道路东侧的DN200低压燃气、DN300中压燃气,位于道路西侧的DN300给水管道,迁移至3.2砖水棚A 34.35砖2砖2砖砖简简温温沥砖2混6砖砖水简棚A 34.35砖2砖砖简体育局砖2混4砖砖砖混6简沥混4砖3砖2砖2砖3砖2砖砖砖简简简棚混6砖混5砖砖砖砖砖简简简沥沥混4砖3砖2混6砖2砖3砖2砖砖砖砖简简沥沥混4砖3砖2混6砖2砖3砖2砖2砖砖砖砖砖砖简简简温温沥混4砖2砖3砖2混6砖3砖砖砖水简简简棚棚暗渠施工方案3.3施工计划暗渠施工计划详见人民会堂站暗渠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人民会堂暗渠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4施工方法4.1暗渠施工工艺流程暗渠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4.1-1。

图4.1-1 雨水暗渠施工流程图4.2施工准备4.2.1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布置在二中操场内,平整场地后,施工场地采用15cm厚C15混凝土硬化。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见图4.2-1。

4.2.2施工用水在工点附近接入城市自来水,为施工生产及生活提供用水。

4.2.3施工用电工点附近具备高压电接入条件,已经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在施工现场接入一台500kV A 箱式变压器,为雨水暗渠施工提供电力。

施工现场自备额定功率30kW 发电机1台,作为停电时应急电源。

4.2.4施工机械表4.2-1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4.2.5施工人员组织施工主要管理人员分工详见表4.2-2。

表4.2-2 主要管理人员分工及联系方式劳动力配备详见表4-2所示。

表4.2-3 劳动力配备表4.3测量放样(1)放样前应仔细地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先绘出施工详图,然后依图放样施工。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雨水暗渠的中轴线、箱底标高、交角进行控制放样。

(3)按雨水暗渠的细部尺寸进行长度、宽度、坡角等细部放样设置护桩加以保护。

(4)放样后应确保定位桩的稳定不受扰动。

4.4沟槽开挖根据测量的放样桩位,先用破碎锤将混凝土路面进行破坏,然后分层开挖,按照管线产权单位要求在平行施工相距2米,交叉施工相距3米时,必须人工挖探坑确认管道的位置及埋深,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坑,用水泵及时抽排坑内积水。

4.4.1开挖工序(1)按照测量组的放样尺寸进行基坑土石方开挖,基坑应分段分层、开挖,软基部位应进行加固处理。

(2)基底标高检查:施工至基底接近设计标高后均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基底标高检查。

(3)基坑修整:在基底标高和承载力(≧0.25MPa)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按设计尺寸进行。

(4)基坑验收:基坑经测量、质检需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4.4.2整体放坡开挖开挖认真核对设计图和现状管线布置图,用白灰线撒出开挖线和现状管线,由两侧向内放坡开挖,纵向水平分层开挖图4.4-1。

图4.4-1 基坑放坡开挖断面图4.4.3钢板支护开挖采取分层分段对称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先掏槽安装钢围檩、架设钢支撑,以尽早对围护结构进行支撑。

自卸汽车运输,基底以上30cm采用人工突击开挖,严禁超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