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外交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2016年外交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2016年外交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真题今年的题总体比较简单英语翻译基础缩略语有30个,政治、经济、科技都有涉及,但是今年出的比较简单,感觉还是跟时政,热词联系较多,每个缩略语后还有提示,就像QM(学科名词)这样的QM BBA AIIB UNSC HSBC CCTV(不是中央电视台)EFTA(国际组织)影子银行三严三实hedge fund英译汉有6小段,每段4-6行吧,内容是一个《卫报》的编辑写给《卫报》成立100周年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是A hundred years is a long time; It’s a long time even……..汉译英是时文翻译,内容跟外交关系有关:(育明教育押中原题)翻译硕士英语第一题是20个单选题,主要考词汇辨析,但是今年没有很长很偏的词,最后两个单选就是给出一句话,让选择选项中与所给句子中标黑的单词的同义词。

第二题是改错,有10个,考试形式跟专八改错一样,但是比专八稍简单第三题是阅读,共6篇,总体比较简单,但是问题形式多样,有一般的选择,还有判断对错(Yes or No or Not Given),多选,填文章主旨句,总之就是题型很多最后一题是作文,400词左右,写一下技术是怎样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人际关系的。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今年这门科目变化挺大,但总体不难,第一题是30个选择,设计中国文化、文学、近代史(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近代史的题有好几个),英美文学(主要是美国文学,但是题很少),还有跟时政有关的题,还有与朝鲜有关的题,是这样考的:新千年之际,朝韩实现了世纪握手,当时的朝韩总统是谁。

第二题是10个填空题,每个题不止一个空,全部是时政题,考了今年的矛盾文学奖、屠呦呦、达沃斯论坛及其主题、9.3阅兵、《三体》、波茨坦公告和联合国宣言……第三题是名词解释,有5个,新亚欧大陆桥、亚投行、一带一路、唯美主义、话本第四题是根据所给材料改写成通知,材料很短,就几行,改写的是关于开年度营销会的通知第五题是根据材料改写成报告,这篇比较长,材料是关于一家银行开投标会的流程报告。

第五题大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属于半命题吧,先是给诗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然后给了题目《的滋味》,自己补充题目。

2017年政治基础班讲义考点1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①生产的全球化。

②贸易的全球化。

③金融的全球化。

首先,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其次,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最后,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④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考点1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一)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①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②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③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④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2.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③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0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其实现形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自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开始,资本主义私有制经历了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和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发展过程。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2.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质。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新变化: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要有:①职工参与决策。

②终身雇佣。

③职工持股。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市场机制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①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②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③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3.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4.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扩大。

考点0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

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考点0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①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局限性,其表现是: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③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上述局限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

这些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考点0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考点03: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育明教育官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