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2、对中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 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主题四:联系运用 1、横向联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 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 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 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 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 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 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 了历史主題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 二次飞跃。

论成果


马、恩的主观努力: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生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意义:……
概念构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 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她 包括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 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 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 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主题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内容: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 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无达产到阶革级命的的历团史结使代命替是
《共产党宣言》摘录 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资分本散主状义态制。度…的…掘它墓首人
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
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无就产是阶使级无专产政阶的级任上务升是为
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发展生产力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
能快无地产增阶加级生革产命力目的的总量。 共必产须党用人暴不力屑达于到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
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
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革命
(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础: 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二)主观条件
(4)马、恩的主观努力:
①理论研究与改造;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
政治:工人 运动的需求
认识升华,理论提升:
经济:资本主义 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 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伟大升华的结果,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主题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
1.社会经 济前提
材料1:“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 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英国史研究专家 钱乘旦 材料说明了什么?
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2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施粥棚里的孩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 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 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主题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对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 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 产阶级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 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31、1834年法 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年英 国宪章运动
1、思考:三大工人运动有何特点?
1844年德意志西 里西亚纺织工人 起义
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结果都失败。
2、失败说明了什么?
工人运动需要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也为理论创立提供条件。
3、有什么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当前西方出现“马克思热”
罗森贝格教授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诞生 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发起 一次又一次理论攻击和思想围剿,其结 果是不仅没有驳倒马克思主义,反而扩 大了它在西方世界的影响。
考纲点击
考纲考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纲解读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3.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4.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 思主义诞生标志的理由。
(3)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认识: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类 社会的共同财富;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可 以相互借鉴的。
本课小结 :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最基本的前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三大工人运动)
马史
克 思
条 件
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
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
邓小平理论 经济腾飞,增强了综合
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纵向联系: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一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 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 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 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 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 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 革”。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 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 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 析,……颇有价值”。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必去胜的的只信是念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探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无产阶级 • 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 暴力革命 • 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1)《共产党宣 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 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 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 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 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
B 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理论基础: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4.个人作用
马、恩的主观努力:
①理论研究与改造 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
马、恩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了解工人阶级的状况,揭 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为大会起草同盟纲领。
主题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一)客观条件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 ----根本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 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 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共产党宣言》理论成果 与中国的结合
实践成果
第一次
民主革命纲领
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展北伐战争,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
毛泽东思想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次
材料二 “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 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 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 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 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 其原因》
材料三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 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记录片。记录片中称, “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学 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 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几乎所 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这次变革(工业革命)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
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使千百万群众
身价倍落……”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
工业革命一方面使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一 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阶级矛盾尖锐。
2.阶级基础
阅读书本,了解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人运动有哪些?结局如何?
阶级基础: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基础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 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 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材料中的”思想材料”指什么?“物质 的经济的事实”又指什么?
“思想材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 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 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只是空想的,而不是科 学的理论,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走向胜利。
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批判、继承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德国“马克思城”重新挂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