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领略导师思想的魅力 追寻人类解放的历程
1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诞生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和社会弊端暴露 (经济政治的不平等→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根因) 学习思考:为什么说圣西门等思想家提出的设想是空想的? (2 )阶级基础: ①表明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政治已经觉醒, 答案:没能提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看到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自身蕴育的革命性,并不懂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三大工人运动 ②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 的客观规律。 义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③失败的结果表明,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 的指导 a、问题: (3)思想来源: ①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理论:代表人物 ③德国古典哲学 内容:批判、设想 2 意义: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诞生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 (1)马克思:①儿童时代: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②中学时代:树立崇高理想 学习思考:我们应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身 ③大学时代: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大学毕业后:a、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学习态度: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b、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人生理想:崇高理想 ⑤巴黎时期: a、转折点:理论和实践 学术精神:追求坚持真理 b、成熟标志: (2)恩格斯: ①中学:被迫弃学从商,业余自学,学识渊博 ②曼彻斯特时期:思想转折 (3)马恩的伟大的友谊: ①两次会面: 3 ②1845年开始共同战斗历程:
10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二、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二)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1、历史背景: 2、成立: 问题探究:巴黎公社给了我们哪些经验与教训? 3、革命措施: 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如坚持暴力革命,砸碎旧 4、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 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反映了无产阶 5、巴黎公社的失败: 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民主选举,人人平等; 6、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 维护工人权益等等。 (1)实践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地位)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2)理论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 级专政的学说。 (3)精神意义: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三、理论的成功实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必要性:俄国是帝国主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经济上,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 特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2)政治上,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危机四伏。 2、偶然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造成了有利的国内 外形势。 (1)国内:一战使得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革命风起云涌。 (2)国际: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 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 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三、理论的成功实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必要性: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经济上,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特 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①帝国主义国家具有什么特征? ——垄断,并有侵略、压迫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 主义本性。 ②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俄国有什么特点?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 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 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2)政治上,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危机四伏。 ①俄国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②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③封建 性的沙皇专制统治与人民④俄罗斯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⑤俄国 14 殖侵略与殖民地人民
二月革命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 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 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却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 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 革命力量。
马第 克一 思次 主较 义为 基系 本统 原完 理善 的 阐 述 了
4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二、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自主阅读) 1、历史条件: 国际工人 1857年资本主义 (1)客观条件: 运动高涨, 世界性经济危机 联系加强。 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16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三、理论的成功实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十月革命的发生过程 1、二月革命: 沙皇统治(罗曼诺夫王朝); (1)对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性质: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结果:
9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二、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二)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 1、历史背景: 导,更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 2、成立: 治威信不足;指挥失误;装备不足等。 3 、革命措施: 材料:“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 4 、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 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 5 围)。”——列宁) 、巴黎公社的失败: (1)失败:五月流血周、拉雪兹神甫公墓事件 (2)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水平还没有 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15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三、理论的成功实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必要性:俄国是帝国主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经济上,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但资本主义发 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客观条件 (2)政治上,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危机四伏。
(2)主观条件:马恩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教训 马恩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2、成立: (1)时间、地点(2)名称(3)领导机构(4)领导人 (5)政治组织原则:指导思想是什么? (6)性质: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组织 (7)斗争: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3、历史意义:(1)实践意义:推动工人运动 (2)理论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二、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二)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自主阅读) 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 2、第二国际的成立 (1)成立: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 巴黎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2)重要决议: 第二国际主要讨论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 治斗争的问题。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 动节”等重要决议。 (3)组织形式: 第二国际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表现: 伦敦世 博会、 声援波 兰工人 起义的 集会
5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二、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二)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1、历史背景: (1)民族矛盾: (2)阶级矛盾: (3)直接原因: 2、成立: 3月18日起义→3月26日选举→3月28日成立大会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理论的诞生: 1、标志: 2、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规律学说:阐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学说: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 发展的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历史意义:标志 指导
6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二、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二)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1、历史背景: 2、成立: 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 3、革命措施: 伟大创举:打碎了旧的 (1)政权建设: 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 ①军队;资产阶级军队→国民自卫军 阶级自己的政权。 ②政权;普选产生公社委员会 体现无产阶级专政:代表人民 ③民主制度;普选、监督 (2)社会经济: ①规定了公职人员最高工资; 体现维护劳动 ②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 者权益,具有 理;(补充) 明显的无产阶 ③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补充) 级性质。
17
咸 阳 高 新 一 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三、理论的成功实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十月革命的发生过程 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思考2:《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怎样的革命任务? ——指出了革命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 无产阶级革命。 3、七月流血事件: 思考3:如何理解“七月流血事件“是革命发展中的转折点? (1)结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 (2)教训: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只有走暴力革命的道路。 4、革命策略的变化和新的革命的酝酿: (1)布尔什维克党六大: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2)经济危机:1917年秋天经济危机的发生,进一步激化 18 了阶级矛盾,斗争不断发生,新的革命酝酿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