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轮复习: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轮复习: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乌托邦 16世纪初, 英国思想家莫尔设想 了一个没有私有制的 岛屿“乌托邦”。乌 托邦人以农业和手工 孔 业为生,鄙视金银, 子 用金银制作便桶溺器 和锁住囚犯的长链手 铐。
陶 渊 明
与世隔绝、生活安乐男耕女织的理想境界
※ 题组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例1】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 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 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 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 是指 (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97
本专题知识结构
对应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视角一: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解 空想—科学 放 社 工业革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人 会 类 第二阶段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的 主 理论—实践 阳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即将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义 光 大 第三阶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道 理想—现实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时期)
实践基础:马、恩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纲领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诞生 内容 ①揭示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客观规律 ②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指出无产阶级建立建立政党的必要性 ④规定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意义
①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说明
知识整理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 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经济危机爆发,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英国宪章运动 ③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条件 思想基础:三大理论来源 马 克 思 主 义 诞 生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社会主义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在26岁 时写下的这句名言被刻在他在伦敦的海 格特公墓的墓碑上。结合所学内容,谈 谈马克思是怎样 “改变了世界” ?
2014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 共 产 党 宣 言 》 第 一 版 《 共 产 党 宣 言 》 中 文 首 译 《 共 产 党 宣 言 》 年 简 装 版
意义: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大同社会的蓝图最早见于孔子 拓展一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乌托邦; 莫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尔 大同社会;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之于 己;力恶其不出 世外桃源 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 是谓大同。” 2.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心目 中的理想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 3.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应 该是什么样的?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概念阐释】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 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 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 论体系。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广 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制度建设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接受选民监督
待遇方面
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 的工资
性质: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公社战士共7.29 万人在作战中牺牲, 2.98万人被枪杀,6万 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 放。公社失败后的第二 天,曾参加公社街垒保 卫战的幸存者——欧 仁·鲍狄埃,在巴黎市 郊一所简陋的木屋里, 写下了《国际歌》。
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普法战争 1870--1871 法兰西 第二帝国崩溃
民族矛盾 蒙马特
卖国 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尔高地 被偷袭
(导火线)
镇压工人运动阶级矛盾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思考: (1)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 是什么 ? (2)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措施 军队方面 政权建设 内 容 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 国民自卫军 公社委员会 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 关,下设十个委员会
第二,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 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的确立 在方式、原因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第三,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 发展历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 第四,注意以下易错点: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巴黎 公社爆发的偶然性等。
知识整理 ①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大败,民族矛盾尖锐 ②阶级矛盾:1870年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资产阶级政府反动卖国,阶级矛盾激化 ③导火索:反动政府军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背景
过程
巴 黎 公 社
①爆发: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 ②建立: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失败:5月21日—5月28日,“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失 败 ①军队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③制度建设: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监督和罢免权 ④待遇方面:公职人员最高年薪不超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②客观原因:敌人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③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和马克 思主义理论指导,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缺乏工农联盟
答案:D
【例6】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共产主义,它之所以被 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B.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答案:C
考点二 巴黎公社
【课程标准】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 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和三大组成部分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 劳动价值论
批判 继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B
【例2】英国宪章运动中流行这样一句口号:“普选 权的问题是饭碗问题。”这说明 ( ) A.宪章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 B.马克思主义思想被英国工人阶级普遍接受 C.工人阶级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 地位
答案:D
【例3】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欧文开 始实践自己的理想。他在美国购买了 3万英亩的土地, 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制度。 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欧文的实践最终失败 的基本原因是 ( )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超越生产力历史发展水平 C.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D.缺乏必要资金
社会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工人运动
工 业 革 命 引 起 的 深 刻 变 化
资本 主义 生产 力的 发展 社会 关系 的变 革
生产社会化 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私有制
经 济 危 机ຫໍສະໝຸດ 工人 处境 恶化使社会分裂为 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 兴起和发展
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答案:B
【例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 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 D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例5】右图是1848年出版的一部重要 著作,它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 ( ) A.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向世界宣告了共产党的性质和 历史任务 C.宣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指出无产阶级应通过阶级斗争 建立新世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
探究历史
思想来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三位代表人物
[法] 圣西门
[法] 傅立叶
[英] 欧文
没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没有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育的革命性,并不 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思考:你认为上述这些人设计的未来社会怎么样? 你又是怎样认识他们探寻的结果的? 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 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公有制和比较公正、平均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诞生
视角二:纵向线索 1、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2、工人斗争的发展 (自发——有组织)
3、社会主义政权的发展
(尝试——胜利【一国—多国】)
复习策略
复习“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清一条线索: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由空想变 为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 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从一国向多国扩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部分内容要与新中国的政治部分相 互联系,从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成完整的认识)。
①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②作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 ③影响:经验宝贵,教训深刻,原则永存,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