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区域经济联系
环 东线工程 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
境
次生盐渍化
问 题
中线工程
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西线工程 目前处于规划阶段,但随着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
调水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将逐渐明朗
采取对策
国家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了全面的治污规 划。规划中提出了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独立默读:课本30页中间正文一段,体会资源跨区 域调配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产业转移 阅读课本31页正文第一段,划出产业转移的意义。
我国 产业 转移 的方 式
沿海企业向内陆迁移 台湾产业向大陆迁移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案例:上海在新疆纺织厂设材料厂,想想,为什么工厂从 沿海迁到内地?
1.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 阅读课本31页最后一段,找出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 原因和影响。
三 峡●●●葛洲坝
隔河岩
●
●●●柘五强溪溪
●●
中线 :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 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我国 “西电东送” 中通道工 程
● ●● ●
●● 溪落渡●●向家坝 二 滩● ●
安康
● ●丹江口
三 峡●●●葛洲坝
隔河岩
●
●●●柘五强溪溪
●●
(强1),为促中水进路电水送站运修的电建发主的展水要库为,使水长电江上,该游能河道源水供量应增加地,通的航电能力力增 开(2)水发库对可长养殖江水上产游,增地加经区济经收济入,发发展展旅有游什么好处?
1.要穿越降水少、风沙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 脆弱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会对那里 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甚至是严重的破坏。
2.管道工程也会对穿越区古丝绸之路的众多文物古迹 和雅丹地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 及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地理环境 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进行工程 建设时,要密切关注工程对涉及地区地理环 境的影响,对不利影响要采取工程或技术手 段加以克服。
阅读课本24页第一段和黄色阅读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自由回答,时间2分钟)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 2、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它有哪些类型?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有哪些影响?
含义:………… 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 场、经济同盟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1)内向的保护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 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 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 经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 政治地位。
(3)建设电站又可提供较多就业机会,促进当地运输业,建筑业及
钢材\建筑材料等工业的发展.
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 ●程 ●乌江渡
●● ●
●
天生桥
●●
鲁布革
龙滩
●
●
岩滩
●恶 滩
● ●●
大亚湾 核电站
南线: 将贵州、云南、广西沿红水河流域的 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
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 ●程 ●乌江渡
②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 业原料资源丰富。
意义: 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通条件和 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 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1、对1口1. .对帮对口扶口帮成帮扶效扶成明成效显效明。明显显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 益密切。
4、 东、西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阅读课本25页最后两段,找出我国资源跨区域 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1.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的成效与意义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 线路等
区域经济联系
新一代波音737尾翼,分别由我国 上海、西安、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 思考: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影响到飞机的质量?
(二)西气东输
阅读课本27页到28页的正文和图1-12,然后独立思 考下列问题(4分钟)
1、西气东输的工程主要是指?
2、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3、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4、西气东输的意义?对输出区和输入区的影响有哪 些?
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哈密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太行山区、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等
线路全为隧洞,地质构造最复杂,施工环境
困难,工程技术复杂,工程规模过大,可作为远 景轮廓设想。
线 东线 路
中线
西线
调 长江下游江苏( 扬州 ) 加坝扩容后的 在长江上游
水 附近
(丹江口水库) ( 通天)河、
源
支流(雅砻江)
地
和(大渡 )
河上游筑坝建
库
线 利用(京杭大运河 )河提 沿唐白河流域西 开凿穿过
●● ●
●
天生桥
●●
鲁布革
龙滩
●
●
岩滩
●恶 滩
● ●●
大亚湾 核电站
红水河地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
河水南流路量送大电; 线路主要输送的红水河的水电,红水 大河,红同只水时有河进几又 行百位 梯千于 级米我开,国发为第,因什二此么、水水三能能阶丰却梯富交很界丰处富,河? 流落差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迁移的原因: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开拓市场。 迁移的影响:
对内地而言:①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对沿海而言:①消极影响:如就业率下降等 ②如果迁移的是污染企业,对缓解当地环境污染 是有利的。
案例:台湾著名电脑:明基、acer、等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独立阅读课本32页第二段,思考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的原因和对大陆的意义。
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 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水北调 阅读课本26页全部内容(包括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边看边记!) 1、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 2、南水北调的意义是什么? 3、熟悉三条调水线路。
规划出“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
三、西电东送 阅读课本29页中间两段文字和图1-24,独立思考下
列问题:
1、西电东送的含义? 2、西电东送的原因? 3、西电东送对东部和西部分别有哪些意义呢?
原 资源分 因 布不平
衡
经济发 展的不 平衡
水能资源分布不均衡,90%可开发装机容量 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 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客观制约了 水电的开发和利用。
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一)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 引水,利用京杭大 运河提水北送,并 连接洪泽湖、骆马 湖、南四湖、东平 湖。出东平湖后分 两路输水:一路向 北,经隧洞穿越黄 河至天津;一路向 东,通过胶东地区 输水干线经济南到 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
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 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 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 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 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 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 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 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 天津。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 缺,能源的消耗量却相当大,能源短缺制 约了经济的发展。
意义: 会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西电东送的原因和意义
东 能源较少 能 能
部 经济发达 源 源
亚太经合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经济全球化: 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需要确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国际 规则,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影响:它给世界各国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 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提出新的挑战。
阅读课本24页第2段,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自由读:课本25页中间一段,在书上划出中西部地 区经济合作的具体表现。
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
意义、影响
对输出地区: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沿线经济发 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而 大大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输入地区: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 境质量, 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
转移的原因:①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 ②大陆有廉价的劳动力 ③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 ④大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大陆的意义: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区域内部产业转移) 独立阅读课本32页第三段,找出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和意 义 形成原因: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 临产业升级。以及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 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使生产成本上升。
地
紧丰
区
缺富
人口稠密
水能丰富 西 经济落后 部
地 人口较少 区
保证能源供应, 促进经济发展
加快资源开发、 拉动相关产业
西电东送的三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