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联系(一)

区域经济联系(一)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一)
【学习目标】
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世界经济联系
1.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和经济。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背景:战略的实施
2.举措:
(1)对口
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2)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东部和西部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力度,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和的联系日益密切,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

东部地区企业在与西部地区企业合作中,在输出、、等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

尤其是通过合作,西部地区丰富的得到了合理利用。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把、、、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的总体布局。

【合作探究】南水北调的影响
调入区:
调出区:
【课后习题】
1.2010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横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

在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A.世界最大的国际军事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2)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成员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与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2.截至2011年我国西部大开发已实施了10余年了,要保证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性,必须努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发展消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产业,走一条现代化、工业化的路子,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双选)()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
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回补地下水
B.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长江河口海水倒灌
6、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开工建设,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读我国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问
题的具体措施。

材料中提及的南水北调东线
输水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的原因
是。

中线调水的在,
该线路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
是。

(3)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
较,东线工程的优势条件是:;(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障碍是:()
A.秦岭B.昆仑山脉C.巴颜喀拉山脉D.祁连山脉
(5)跨流域调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受水区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有(至少两点):
1、地势北高南低(1分);丹江口水库(1分)
2、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北方用水量大,供需矛盾尖锐;改善北方生态环境(写出1点得1分,2点以上得2分)
3、可利用京杭运河等天然河道作为输水渠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1分)
4、C(1分)
#可圈可点组卷&
5、能回补地下水,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可能使北方灌溉区土地此生盐碱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