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变理论
• 成熟度:人们有意愿和能力完成某项特 定任务的程度。一般指责任心、成就感、 工作经验、教育程度。 • 成熟度分级: • R1:既无能也不愿做 • R2:无能力但愿意 • R3:有能力不服从 • R4:既有能又愿做
• 成熟度与领导方式的对应关系
R1 命令 R2 说服 R3 参与 R4 授权
三、途径-目标理论 • 1968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伊凡斯教授 提出,后由其同事豪斯补充发展而 成。 • 理论基础:期望理论和领导行为四 分图
• 基本领导方式:指令型、支持型、成就 导向型、参与型 • 高工作的含义:领导者指引员工排除通 往目标道路上的障碍,使他们达成组织 目标并获得报酬 • 高关系:领导者在工作中增加员工需要 满足程度
权变因素:
• 个人因素:教育程度、对成就的需要、动机、 控制点需求、领悟能力、愿意承担责任的程度、 对独立性的需求程度等。 • 相应做法:下属感到自己能力很低时,采用指 令型领导;下属是内控型人时,采用参与式领 导。另外还需考虑下属的一些特殊需求和动机。 • 环境因素:工作的性质、正式职权系统、非正 式组织等。 • 相应做法:Βιβλιοθήκη 务不明确高工作;任务明确,高 关系。
典型领导方式 1、领导者作出并公布决策 2、领导者向下推行决策 3、领导者提出计划征求下属意见 4、领导者提出可修改的暂行计划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后作出决策 6、领导者规定条件,让团体作出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属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 • • •
权变因素 1、上司方面的因素 2、下属方面的因素 3、环境因素
五、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
• 1958 美国 坦南鲍姆和斯密特 • 观点:领导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领 导方式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其中的 两个极端是独裁的领导方式和民主的领 导方式,中间则是领导者权力同下属权 力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各种领导方式 没有优劣之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 连接
• • • • • • • •
• 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情景领导理论) • 由卡曼提出,赫西和布兰查德发展 • 研究方法:不仅考虑领导者风格,而且 考虑其下属成熟度,强调其下属的区别。 • 观点: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针对下属的意 愿和成熟程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
• • • • • • •
基本领导行为: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 表现特征:高与低 典型领导方式: 命令(高工作-低关系) 说服(高工作-高关系) 参与(低工作-高关系) 授权(低工作-低关系)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
• 基本观点: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不会到 处都适用,有效的领导行为应随着被领 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E=f(L,F,S)
• 一、菲德勒模型 • 观点: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 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 否适应。 • 基本领导风格: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 • 影响领导方式有效性的环境因素: • 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 连接
四、领导参与模型
• 1973 美国 弗鲁姆和耶顿提出 • 观点:领导效率的高低决定于各种 权变因素,领导行为应该适应环境 的需要而随时变动。
• • • • • •
典型领导方式: 独裁1(A1) 独裁2(A2) 协商1(C1) 协商2(C2) 群体决策(G2)
权变因素:下属参与决策的程度
• • • • • • • • 1、是否存在能使某一解决办法更合理的质量要求? 2、是否有足够的信息作出高质量的决策 3、决策的问题是否结构清楚 4、下属对解决办法的接受程度是否会严重影响决策的 有效实施 5、如果领导独自作决策,下属肯定会接受吗 6、下属是否赞同这种解决办法所要达到的组织目标 7、准备选用的解决办法是否会在下属中引起冲突 连接
• 观点: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激励下属达 成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使下级得到满 足的能力来衡量的。认为为了达到组织 目标,领导者必须采用不同类型的领导 行为以适应特殊环境的客观需要。没有 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引发下属人员工 作动机和满足感的领导模式,领导方式 的选用要根据领导方式同权变因素的恰 当配合来考虑 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