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写作——分点写的方法一、什么是分点?1、分点:从不同角度,不同面,不同次展开,某一方面点,某一事理。
每一、每一面,就是一个分点。
2、作文分点分开的基本思角度:是什么、什么、怎么二、内容——是什么1、述中心点是什么——几个分点是中心点的属性和思想意的揭示与,是某一思索的果。
2、示例:(1)以勇敢写三个分点勇敢是富不能淫的品;勇敢是不能移的人格;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
(2)《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内涵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足的精神;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取开拓的精神;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班弄斧班弄斧,是一种极取的度;班弄斧,是一种开拓新的精神;班弄斧,是一种永不言的激情。
(4)坦然a.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的精神。
b.坦然是一种勇气。
一种持到底的勇气c.坦然是一种自信,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3、小:此形式能示出思的深刻程度,适合的文,如《理想》《自信》等。
基本模式:一般以是什么,或者什么是的形式来写分点。
4、:关。
使用关,是⋯⋯的句式写三个分点。
思考提示: 1、抽象的精神品、思想意等; 2、具体的言止、行方式等。
关是一句鼓励的,关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是一次及的扶。
(具体表)关是无私的奉献,关是情的予,关是心的帮助。
(抽象概念)关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
(比喻)三、因果阐释——为什么1、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2、示例:(1)分析理由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发人们前进的斗志。
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a.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b.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c.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涵( 2)揭示结果——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话题:谈意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
话题:珍惜拥有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珍惜拥有,才能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a.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b.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c.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立分论点。
提示:抽象的思想认识、观点态度等;具体的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使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
(抽象)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
4、小结:什么或会怎——从原因或能来怎的果入手。
可运用:⋯⋯,因⋯⋯;⋯⋯,才能⋯⋯;会使⋯⋯,能⋯⋯,可以⋯⋯等等表示能来好或危害的。
四、做法——怎么1、里的中心点是指果,而分点是指足果的条件。
2、示例:(1)争做跨世的接班人:要有效祖国的决心,要有硬的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
(2)《意气》:人要有意气,就要不屈,不畏霜冷雨。
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牲挫折。
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笑人生坎坷。
3、:以关,从探方法的角度写三个分点。
抽象:思想意、意志品、道德修养具体:的行关他人,需要我有一博之心。
关他人,需要我从点滴小事做起。
关他人,需要我不得失名利。
4、小:怎么做——探方法法。
可以使用的句式:(或中的关)+就要⋯⋯,要有⋯⋯,需要⋯⋯,五、正反分。
1、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照比,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分点。
2、示例《如何估价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人,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低价自己,盲目崇拜人,妄自菲薄,悲望,同会倒退。
3、:关:人人奉献关,社会会成洲。
人人吝关,人会成荒漠。
六、角色分解法(具体有哪些?)1、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2、示例:角色分解(范围、职业、性别、地域)。
君子若慎其独,则显其德也。
商人若慎其独,则益于民也。
黎民若慎其独,则享太平也。
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用角色分解法写分论点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
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七、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更好,不必强求。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 字内。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7、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八、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不能一个从是什么的角度,一个从为什么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九、总结: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1、是什么——内涵阐释法;2、为什么——分析理由法;会怎样——揭示结果法;3、怎么做——探寻方法法;4、对象——角色分解法;5、对比——阐明性质十、作业:以下面四个话题为例,拟写分论点。
细节决定成败要学会欣赏别人感激宽容1、心中有德看惯了太多的勾心斗角,也看倦了太多的贪官污吏,内心迷惘而又不知所措你却笑着对我说,若心中有德,一切终将释然。
(提出中心论点)心中有德,是那淡泊名利的心境。
(分论点一)你静静地漫步于乡间丛林,身上穿着打着层层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破了洞的草鞋,脸庞被晒得黝黑,唯有那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我望着你,陌生而又熟悉。
身于豪门,本该享受荣华富贵,平步青云,怎奈你那高昂的头颅,始终不愿垂下,宁可受苦受累也不为那“五斗米折腰”。
你心中始终以百姓为重,却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淡泊名利的心境,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牢记你,那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点题,呼应分论点一)心中有德,是那舍生取义的精神。
(分论点二)你站在驶向零丁洋的船头上,平静而又无奈,平静是因为你视死如归,无奈是太多的无德者与元兵相勾结,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却敌不过内外夹攻。
留炎汗多次来找你,他给你讲了那么多你看不到的“美好前程”,可你不但不接受,还对着留炎汗破口大骂,骂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事例概括)是的,我知道,纵然你失去所有,可你还有一件东西永存心中,那就是德。
你没有忘记百姓,没有忘记国家,于是便有了零丁洋上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刹那,远处的宋代为你永存。
(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心中那舍生取义的精神,所以你永垂不朽。
“文天祥”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上。
(点题,呼应分论点二)心中有德,是那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
(分论点三)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睡不上一点好觉,吃不上一顿好饭,更令人叹息的是,后主刘禅之无能。
救国之重任全压在你身上,可你没选择逃避,你面对着,支撑着。
不仅给蜀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出了著名的《出师表》,以示你心中之德。
(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之心,使卧龙之名——诸葛亮流芳百世,成为千古佳谈。
(点题,呼应分论点三)于是我明白了,因为心中有德,所以面对权利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因为心中有德,所以为国可以舍生取义;因为心中有德,所以常为国着想,为百姓担忧,直至死而无憾。
立德在心中,使心中有德,让你不再迷惘,而是在德之引导下,走正确之路,并无怨无悔的走完一生。
即使平淡也有滋味,即使平凡也会伟大,即使孤独也会快乐,因为心中有德 ! (结尾,呼应开头)直面挫折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生活是风雨与阳光的协奏曲,既然要生活,就必会遭受到风雨的洗礼。
现对挫折,我们怎样才能弹奏好生活的乐章?(提出中心论点)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坚毅。
(分论点一)会稽一战,越王勾践沦为吴王夫差的俘虏,他要做夫差的马夫,为夫差牵马,干牛马般的粗重活,吃猪狗不如的饭菜,堂堂国君,竟要饱受此等耻辱!然而他没有沉沦,而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不断激励自己,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成为一代霸主。
(事例概括)如果勾践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坚毅的人生态度,终身都可能沦为夫差的俘虏。
(分析论证)直面挫折,勾践的坚毅不屈让他名垂千古。
(点题,呼应分论点一)直面挫折,就需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态。
(分论点二)面对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他企图通过入仕为国效力,然而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他最大的人生热情被付诸东流,他哀叹,郁闷,痛恨,在残酷现实面前,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寄情于山水田园,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南山下悠然采菊,在柳树旁的宅堂前饮酒写诗,逍遥自在。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事例概括)如果陶渊明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恬淡的心态,那么他肯定会抑郁一生的。
(分析论证)直面挫折,陶渊明的恬淡心态让他成为佳话。
(点题,呼应分论点二)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
(分论点三)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他失意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虽没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他仍高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屡遭贬谪,仍能笑谈人生。
(事例概括)如果苏轼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那么他也无法在官场失意的人生中,如果苏轼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那么他也无法在官场失意的人生中,寻找到人生中的乐趣。
(分析论证)直面挫折,苏轼的乐观豁达让他名随史留。
(点题,呼应分论点三)轻轻翻开史册,你会看到,仲尼厄而《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因为他们都能直面挫折,故成就了不凡业绩,成为历史的天空中最闪耀的星。
如果直面挫折,能与坚毅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顽强不屈;如果直面挫折,能与恬淡的心态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泰然自若;如果直面挫折,能与乐观豁达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坚定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