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语文高考模拟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繁.B.随着人类进人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瘟疫就发生了,并随着人群移动而传播.C.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属内向、保守型的.D.自然灾害使所有的古代文明如两河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衰落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B.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C.文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D.文章辩证看问题:既肯定儒家思想崇尚进取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中华民族就难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B.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C.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D.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摘编自2019年5月27 日《经济参考报》)材料二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材料三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材料四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C.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B.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C.由材料一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6.“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保安老王张正“你看看,又有大老虎被捉住了!”我刚跨进单位传达室,保安老王就指着一家晚报上的新闻对我说.老王的身份仅仅是一名普通保安,每天负责报刊邮件收发和车辆进出管理.每天报纸到手,老王总是先睹为快,端坐在传达室窗口前的旧办公桌边,一丝不苟地看.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不逊于我们这些坐机关办公室的.穿着藏青色保安制服的老王,看报纸的专注神情有点滑稽可笑.老王喜欢拉扯着我谈论天下大事.“国家不抓不得了,现在到了这种地步,你看看……”“老虎苍蝇确实要一起打,大老虎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可能有点远,你看看,小苍蝇满天飞……”一开始,我还跟他讲讲“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提醒他不能这么主观、偏激,社会还没有让人悲观到这种地步.但后来,我也懒得说了.我发现,这老王,也不是一个上路子、懂规矩的人.有一次,我等一份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本该三五天到达,但两个星期仍未到,我忍不住去传达室问.见我语气重视,老王吞吞吐吐应道:“你的邮件啊?我看看,我看看……”说着,他进了传达室里间.我跟过去伸头看,里间竟乱七八糟堆着许多报刊和邮件,有的还是成捆成包的杂志或书籍,却不是平常放在外间旧办公桌上待分发的.“这里面怎么有这么多东西?”我奇怪.“都是广告信……没人要的.”老王解释.老王果然从中找出我在等的样刊.我明白了,这个老王,发现了“生财之道”:他每天“短”下一些报纸,比如晚报有A.B.C三个版面,他仅分发A版,B版和C版成了他的“废纸”;那些他认为是广告信的函件,也扣着暂时不分,先存放在里间.这些东西,有人追问了,就找出来;没人问,每隔一段时间,就过秤卖给骑三轮车从门口经过的收废品的.我非常来火,但跟这种人,我又生不起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一个月才拿那么点工资,我声张起来砸了他的饭碗,他可能连这么点钱都拿不到了.改一天,我丢一包烟给老王,神情严肃地关照他:“我的邮件,一张纸片你都要给我!”……我们单位大院对面,是个不大不小的酒店,生意不错,一到晚上,尤其有人家办酒席,酒店门口车满为患.而这个时间,我们单位大院内的停车位,因为职工都下班回家了,十有八九空空荡荡的.于是,便有人打起了主意.这天晚上,我走得比较迟.远远地看见一辆陌生牌号的小车在传达室门口停了一下,开车人摇下窗玻璃,和老王嘀咕了两句,从窗口递给老王一张什么.对许多事情,我比较敏感.那人泊好车,下车砰地关上车门,刚好与我走在一起.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我决定来个火力侦察,直接了当地悄声问他:“停一次多少钱?”“二十.”我笑了笑.我故意放慢了脚步.等他走向对面那家酒店,我才推门迈进传达室.“这个什么人,把车停在我们单位?”我不动声色地问.“哪个?……他、他啊,说是熟人……是哪个科长熟人……”老王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单位有规定,你稍微注意点.”我说.我没有点明具体事情,一切都在不言之中.“不会、不会,哪能呢,哪能呢……谢谢张主任,理解万岁,感谢关心……”这个老王,每天报纸没白读,关键时刻,方寸也没大乱.“就怕人家举报我们单位,说我们乱收费.”我不得不向老王点明事情要害.“没有,难得的,”老王脸色开始发白,“他偏要停,我不让,你看看……”我拍拍老王的肩膀,“放心,我只是提醒你一下,不会向领导汇报的.你自己以后注意就行了……你这也是小苍蝇行为!”我突然恶毒地想到了“老虎苍蝇都要拍”中的那只苍蝇——老王跟我谈论过许多次的.“我这算什么小苍蝇!”老王尴尬地笑.“说人都会说.”我也呵呵地笑.这件事之后,老王对我客气了许多,每次见到我,都主动站起来,笑脸相迎,“张主任!”我不是什么主任,我只是一个爱好文学写作的机关办事员.从此后,我的邮件和稿费单,老王都主动双手捧到我面前.(选自《短篇小说》2019年第1期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评价老王“看报纸的专注神情有点滑稽可笑”,表层意思是指老王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与他的身份有些不协调,而从全文来看,也暗含了对老王思想行为的讽刺批评.B.老王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私利,这是“我”认为他是一个“不上路子,不懂规矩”的人的主要原因,但出于对老王生活境遇的同情,“我”并没有声张.C.小说结尾写到“从此后,我的邮件和稿费单,老王都主动双手捧到我面前”,可见,经过“我”的批评教育,老王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愿再做“小苍蝇”.D.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例如老王对“老虎苍蝇”的痛恨和他自己以“权”谋私的行为的对比,老王对“我”的前后态度的对比,以及“我”对老王前后态度的对比,从正面和侧面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8.请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6分)9.请结合小说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作者选择老王这个小角度来表达“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训,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天宝四年四月,固让朔方、河东..节度,许之.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其后哥舒翰大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当代称为名将.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及至河、陇,又奏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迄于天宝末,战马蕃息.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节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B.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C.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D.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也称宫禁.B.节度使,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因此称节度使.C.河东,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所以将山西省西南部称为河东.D.卒,古代不同身份人的死亡有一些专有名词,如天子死曰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忠嗣深受皇恩,刚毅寡言.皇上因为王忠嗣父亲的缘故,曾收养他并赐他姓名,他长大后十分刚毅.B.王忠嗣具有武略,深懂兵法.玄宗和他谈论兵法,他能自由应对,玄宗大感意外,认为他是一个将才.C.王忠嗣治军有方,屡立战功.他把率军维护边疆稳定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他在军中一直享有很高威望.D.王忠嗣持事有远见,未雨绸缪.他在石堡城的事上做出准确的预判,在购买战马的事上取得预期效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2)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落花①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②烟雨忍相望.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③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注)①本诗作于1021年,时宋祁与其兄以布衣游学安州,投诗于知州夏竦,席间各赋“落花”诗.②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③骨:即花骨.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了一幅残花满地、烟雨朦胧的画面,烘托了一种迷离凄苦的环境氛围.B.颔联别具匠心,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既写花坠之过程,又写落红之形态.C.颈联写沧海客归,章台人去,落花遗香,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意.D.这首诗借落花写思妇,又借思妇来自喻,表面上是描写景物,实则处处有诗人自己.15.清代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本诗末句中“芳心”有几层含义?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说明.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蒹葭》以秋景起兴,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里“_____,_____”两句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会实现,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3)《逍遥游》里庄子认为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这个意思在文中表述为:“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契诃夫是人类生活中的平庸的天然敌人,契诃夫的伟大,至少部分在于他对平庸的揭示和批判.美国批评家布鲁姆曾对《包法利夫人》给予价值重估,认为福楼拜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_____传统批评所认定的所谓虚荣的典型,_____一个试图拯救那个堕落世界的富有才华的爱与美的精灵.对于契诃夫《三姊妹》中三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我觉得也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她们无法实现返回莫斯科的梦想,然而精神家园却因她们刻骨铭心的梦想而被赋予了最高的诗意.(,我们思念更有文化、更有品位的高尚的生活,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契诃夫在《三姊妹》中所要说的话.在世界上所有的边远地方,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与“三姊妹”相似的人群_____,或者说,“三姊妹”就是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共名.读契诃夫的剧本,透过不同语种的朦胧,我好像更能体会那种_____的美感.契诃夫戏剧中最重要的美学特质是他对戏剧冲突的独特理解.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漠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这种内心的戏剧冲突,与俄国文化的两极性、悖论性是相通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并非……而是……、无独有偶、如花似玉B.不仅是……而且是……、不知凡几、如花似玉C.不仅是……而且是……、无独有偶、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