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复数,若是复数的共轭复数,则()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结合复数的运算法则有:.本题选择A选项.2. 已知集合,则的真子集个数为()A. B. C. D.【答案】B【解析】因为抛物线的图象与直线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所以有两个元素,故的真子集个数为,故选B.3. 已知变量之间满足线性相关关系,且之间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意,,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为,可得故选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B. 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C. 若直线,平面平面,则D. 若直线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答案】C【解析】选项C中,若直线,平面平面,则有可能直线在平面内,该说法存在问题,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选项A正确;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选项B正确;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选项D正确;本题选择C选项.5.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抛物线上一点满足,则抛物线的方程为()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可得,可得,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故选D.6. 已知函数若,且函数存在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即:,结合函数有最小值可得:,据此可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f(f(a))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当给出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时,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要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7. 已知,则()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则:,结合诱导公式有:,,据此可得:.本题选择C选项.8. 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的值为,则判断框中可以填()A. B. C. D.【答案】B【解析】阅读流程图可得,该流程图输出的结果为:,注意到在求和中起到主导地位,且,故计算:当时,,结合题意可知:判断框中可以填.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使用循环结构寻数时,要明确数字的结构特征,决定循环的终止条件与数的结构特征的关系及循环次数.尤其是统计数时,注意要统计的数的出现次数与循环次数的区别.9. 现有六支足球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即任意两支球队只踢一场比赛),第一周的比赛中,各踢了场,各踢了场,踢了场,且队与队未踢过,队与队也未踢过,则在第一周的比赛中,队踢的比赛的场数是()A. B. C. D.【答案】D【解析】依据题意:踢了场,队与队未踢过,则C队参加的比赛为:;D踢了场,队与队也未踢过,则D队参加的比赛为:;以上八场比赛中,包含了队参加的两场比赛,分析至此,三队参加的比赛均已经确定,余下的比赛在中进行,已经得到的八场比赛中,A,B各包含一场,则在中进行的比赛中,,各踢了2场,即余下的比赛为:,综上可得,第一周的比赛共11场:,,则队踢的比赛的场数是.本题选择D选项.10.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点为双曲线的左焦点,过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分别在第二、三象限交双曲线于两点,连接交轴于点,连接交于点,若是线段的中点,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通径公式可得:,则:,直线的方程为:,令可得:,则:,可得直线方程为,令可得:,据此有:,整理可得:,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本题选择A选项.11.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下图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B. C. D.【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三视图还原之后的几何体是两个全等的三棱柱和组成的组合体,其中棱柱的底面为直角边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每个棱柱的表面积为:,两三棱柱相交部分的面积为:,据此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1)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能够对给出的三视图进行恰当的分析,从三视图中发现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2)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12. 已知函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意有:,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且,据此可得: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原问题等价于:在区间上恒成立,即:,分离参数有:恒成立,构造函数,则:,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得:单调递减,且,则恒成立,单调递减,注意到,则: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则的最大值为:,由恒成立的条件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本题选择B选项.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向量满足,若,则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向量满足,且,,则,解得或,故答案为或.14.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表示点与可行域内的点连线的斜率,很明显,在坐标原点处,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联立方程:可得:在点处取得最大值:,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为.点睛:(1)本题是线性规划的综合应用,考查的是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的求法.(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给目标函数赋于一定的几何意义.15. 已知,则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函数是奇函数,则,则,据此可得:,其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满足,即:.16. 已知函数.若在区间上存在零点,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当,即时,满足题意;且易验证,当时,满足题意;考虑当时的情形:,结合有:,原问题等价于或当时能成立.考虑到:可得:或,求解不等式组有:或,结合有或;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1)求的大小;(2)若,求的面积.【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⑴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再由余弦定理列出关系式,将得出的等式变形后代入求出的值,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的大小;⑵由题意及余弦定理可得出,的值,然后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析:(1)由,可得,∴,∴,又∵,∴;(2)若,则,由题意,,由余弦定理得,∴,∴,∴.18. 已知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Ⅰ)结合递推关系可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据此可得通项公式为. (Ⅱ)结合(Ⅰ)的结论有,分钟求和可得.试题解析:(Ⅰ)因为,故,得;设,所以,,,又因为,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故.(Ⅱ)由(Ⅰ)可知,故.19. 如图所示,直三棱柱,中,点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若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Ⅰ)连接,,由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即可证得平面. (Ⅱ)结合直三棱柱的性质,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据此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求解方程可得,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可得.试题解析:(Ⅰ)连接,,则且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又平面,平面,故平面.(Ⅱ)因为是直三棱柱,所以平面,得.因为,,,故.以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令,得,同理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二面角的大小为,,解得,得,又,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点睛:(1)本题求解时关键是结合题设条件进行空间联想,抓住垂直条件有目的推理论证,在第(2)问中,运用空间向量,将线面角转化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考查化归思想与方程思想.(2)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有两种途径:一是求斜线和它在平面内射影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二是借助平面的法向量.20. 随着共享单车的成功运营,更多的共享产品逐步走入大家的世界,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等各种共享产品层出不穷.某公司随即抽取人对共享产品是否对日常生活有益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参与调查的人中的性别以及意见进行了分类,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对共享产品的态度与性别有关系?(2)为了答谢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该公司对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人员随即发放张超市的购物券,购物券金额以及发放的概率如下:元元现有甲、乙两人领取了购物券,记两人领取的购物券的总金额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参与公式:临界值表:【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⑴依题意,计算的观测值,即可得到结论;⑵依题意,的可能取值为且,,,据此得出分布列,计算数学期望解析:(1)依题意,在本次的实验中,的观测值,故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对共享产品的态度与性别有关系;(2)依题意,的可能取值为40,70,100,且,故的分布列为:40故所求数学期望.21. 已知椭圆过点,且离心率为,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点为椭圆的右顶点,探究: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其中分别是直线的斜率)【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题意得到关于a,b,c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有,,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Ⅱ)结合(Ⅰ)的结论可知.易知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合题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则综上所述,为定值.试题解析:(Ⅰ)依题意,解得,,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Ⅱ)依题意,.易知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合题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中,得,设,,由,得,,,故综上所述,为定值.点睛: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22. 已知函数.(1)探究函数的单调性;(2)若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Ⅰ)对函数求导有,分类讨论:若,在上单调递增;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Ⅱ)原问题即在上恒成立.构造函数:令,则,考查分子部分,令,则是上的增函数.据此分类讨论:①当时,成立.②当时,不可能恒成立.综合上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试题解析:(Ⅰ)依题意,,函数,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若,当时,,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Ⅱ)依题意,,即在上恒成立.令,则,令,则是上的增函数,即.①当时,,所以,因此是上的增函数,则,因此时,成立.②当时,令,得,求得,(由于,所以舍去)当时,,则在上递减,当时,,则在上递增,所以当时,,因此时,不可能恒成立.综合上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