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福建省厦门一中初三下月考历史试卷(word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厦门一中初三下月考历史试卷(word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厦门一中初三阶段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研究原始人“北京人”的主要依据是A.传说B.化石C神话 D.书籍2.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3.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祖先,宣读祭文。

上述文字中的轩辕帝指的是A.蚩尤 B 炎帝 C.黄帝D秦始皇4.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该王朝指的是A.夏朝B.春秋C.战国D.秦朝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 C 小篆 D.隶书6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7.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局而 B.“百家争鸣”C.竞相改革局面D.儒学独尊局面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各自为政,此消彼长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层层分封,等级分明D.世袭制兴,禅让制灭9.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曾发现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10.下列措施属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是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C.废除丞相,“八股取士”D. 设立军机处,撤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大兴文字狱11.“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实行郡县制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出自《节气歌》与此歌相关的历法是A. 农历 B 阳历C.公历D.大明历13.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尚到开发。

”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A.原因B目的C.内容 D.作用14.下列表述属一观点的是A.赤壁之战爆发的时间是公元208年B.赤壁之战是曹军与孙刘联军的对抗C.赤壁之战结果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D.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形成莫定基础15.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为其提供物项条件的是A. 甲骨文B.造纸术C.圆周率D.印刷术工16 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唐朝末年17.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渐趋形成。

该商路的起点是A.洛阳B.长安C.敦煌 D.疏勒18.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资治通鉴》B.《汉书》C.《史记》D.《三国演义》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组成三国协约军事同盟的国家是A.英法俄B.英普奥C.英普俄D.英法美20.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法国B.巴西C.苏俄D.中国21. 一战后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A.《凡尔赛合约》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 D.《五国海军条约》22.有媒体认为,如果说美国总统访问核爆地广岛是“谢罪外交”,那么日本首相访问_则是“历史和解之行”,横线处应是A.华盛顿 B.波士顿 C.纽约D.珍珠港23. 1947年,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雅尔塔会议召开B.印巴分治C.杜鲁门主义出台D.华约组织建立24,下列各项波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的是A.冷战政策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D马歇尔计划25.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成一个高一级的整体”。

该预言实现的一大标志是A,协约国的形成B.北约组织成立C.欧洲联盟诞生D.世贸组织建立26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苏联摸式27. 1991年12月25日晚,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

这一事件标志着A.沙俄覆灭 B.苏俄诞生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28.雅尔塔会议中决定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欧洲联盟29.某位同学上网了解某国际组织时,搜到如下关键词“经济联合国”“解决贸易争端”“破除贸易壁垒”“贸易自由化”。

他了解的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30.2018年4月16日,美国禁止该国企业在七年内向中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包括芯片在内的零部件,其中的“芯片”当属A.铁器时代的产品B.蒸汽时代的产物C.电气时代的发明D.信息时代的成果二.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6分.32顾13分,33题11分,34 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辨析做答(6分)下列是小历和小史分别搜集的关于1926-1 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的资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开始时的领导人。

(2分)(2)小历和小史搜集的材料哪个符合实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山。

(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材料一自从他的弟子集成《论语》一书,他的言行,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常识.自从汉武表彰儒术,他的思想,成为我国二千余年来学术思想之中心.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哲人,便在整个的人类历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一一陈致平《中国通史》材料二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200 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外国工程界直到本世纪(指20世纪) 30年代才总结出来呢!―李源、向大济《历史建筑之谜》材料三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依据材料一概括“他”的历史地位。

(2分)(2)材料二中“工程”指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工程的作用。

(2分)(3)材料三中“蔡侯”指的是谁? (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他的成果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分)(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个人物有何共同贡献?(1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分)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歼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二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

……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材料三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于是它立即被抛弃了。

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额征用。

注重实际的列宁意识到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新政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一一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改革?(1分)很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改革的影响。

(1分)(2〕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1分)根据材料二,这一改革顺应了当时哪些历史潮流?(2分)(3)材料三中提到的“改革”是什么政策?(1分)根据材料三,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1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分)(5)综合上述内容,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2分)34.材料论述。

(10分)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推进打败敌人的统一的军事战略与相互协调的军事行动。

之后在北非,英法美联盟取得了北非战役的胜利;在欧洲盟军击败了意大利法西斯,实现了诺曼底登陆,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在东亚,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中国摆脱了单独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孤立无援的处境。

中国战场对日本的巨大牵制,美军从西太平洋上的强大反攻,以及最后苏军出兵东北,这三种力量的汇合,加速了日本的溃败和投降的进程。

―摘编自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1)指出诺曼底登陆的重大意义。

(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初一阶段考答案1-30 BCCAA BBBCB DAADB BBCAC BDCDC DDCDD31:(l)斯大林(2分)(2)小历的表格(2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没有那么迅速。

(2分)32:(1)孔子(2分)在中国和世界都享有崇高地位。

(2分)(2)都江堰(2分)调节水量,分沙排沙。

(2分)防洪灌溉给一分(3)蔡伦((2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分)(4)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或在文化科技领域造福后人(2分)33:(I)商鞅变法((1分)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1分,前后半句都可得分)(2)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必须写完整)国家统一;民族交融(2分,两点各一分)(3)新经济政策(1分)农民反对无偿征用或取得人民的支持(1分〕(4)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5)有利于国家利益: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人民:具有创新精种。

(任答两点2分)34〔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2分)(2)观点:只有团结才能取得人类事业的成功。

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团结才能取得胜利。

例子:欧盟;联合国;中国的民族团结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