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定分析法 ppt课件

滴定分析法 ppt课件


滴定曲线——滴定剂 %与 pH关系曲线。
目的——选择指示剂,使终点误差≤±0.1%~0.2%
1、强酸 强碱滴定:
H++ OH- =H2O
Kt K1W 1.001104
K
t
很大,故强酸
强碱滴定反应很彻底。
2020/4/9
例:0.1000mol.L-1NaOH滴定0.1000mol.L-1HCl 20.00ml,绘滴定曲线.
2020/4/9
• 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 一。
• 滴定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根据滴定反 应的类型不同分为——酸碱、配位、氧化还 原、沉淀滴定法
• 本章主要介绍酸碱、配位、氧化还原和沉淀 滴定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滴定 应用等。
2020/4/9
一、本章要求
1、了解各种滴定法的原理、滴定条件,掌握影 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
(CH3)2N
NN
SO3-
HH-+ OH-
(CH3)2N
H NN
SO3-
碱型,黄色(偶氮式)
酸型,红色(醌式)
H++In- ≒ HIn
碱式 酸式 黄色 红色
增大溶液酸度,pH↓,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由黄→红色 减低溶液酸度,pH↑,平衡向左移动,溶液由红→黄色
2020/4/9
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
c(OH ) c(A)Kb c(O H ) c(An)Kb 1
2020/4/9
•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 质为两性物质。
HAHCO3 –
HH2P2AO-4-
c(H) Ka1Ka2
HA2HPO42-
c(H) Ka2Ka3
缓冲溶液: HA~ A-
pHpKa lgcc((H AA ))
E r0.0m 2 l0.1% 2.0 0m 0 l
2020/4/9
(3)化计点: 加NaOH 20.00ml,终点NaCl+H2O pH=7.00 (4)化计点后: 如加NaOH 20.02ml,(过量半滴)
c(OH)n(NaO)H过量 V总
(0.02)0.10005105molL1 pH=9.70 20.0020.02
如此时(终点后半滴)停止滴定,将产生正误差: E r0.0m 2 l0.1% 2.0 0m 0 l
其它点类推,得表10-2.绘图10-1----滴定曲线(动画)
2020/4/9
pH
酚酞
甲基红 甲基橙 滴至黄色!
2020/4/9
NaOH HCl
9.7
化计点7.0 突跃范围
4.3
V(NaOH) A%
HIn ≒ H++In-
酸式 无色
碱式 红色
•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主要以HIn存在,无色 。
• 随着溶液中H+浓度的逐渐减小,上述平衡 向右移动,当溶液呈碱性时,酚酞转化为 醌式结构而显红色。
• 仅有一种型体具有颜色的指示剂,称为单 色指示剂。如酚酞.
2020/4/9
• 甲基橙是一种有机弱碱,酸式和碱式型体均有颜 色而称为双色指示剂。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如下:
2020/4/9
使用指示剂应注意问题: 量——用量不宜过多。2~3滴 方向——颜色顺序:浅→深 易观察 温度——影响Kθ(HIn),影响变色范围 3. 混合指示剂: 实际变色范围很窄、终点 敏锐。如:溴甲酚绿-甲基橙:橙变绿,终点敏
锐。 (*课外查: pH试纸制作原理和方法.)
2020/4/9
二、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2020/4/9
10-1 酸碱滴定法
一、 酸碱指示剂(自学为主)
1. 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在
溶液中以酸式或碱式两种型体存在,两种型体因其 结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溶液中H+或pH值发生变化,指示剂可能获得质子 转化为酸式或给出质子转化为碱式,引起溶液颜色的 变化而指示滴定终点。
2020/4/9
• 共轭酸碱对结构不同,呈现颜色不同,H+ 变化引起结构变化,颜色变化。
例如:酚酞是有机弱酸,称为酸型指示剂。 水溶液中有如下颜色变化:
OH OH
c OH OHH+ -COO-
O O-
HIn ≒ H++In-
c
酸式 无色
COO-
碱式 红色
酸型,无色 2020/4/9 碱型,红色(醌式)
2、了解各种滴定法指示剂变色原理,掌握各种 滴定法指示剂的选择,常用的指示剂使用条件及 颜色变化;
3、掌握各类滴定法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及终点 计算方法;
4、理解条件稳定常数概念、酸效应及酸效应系 数对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
2020/4/9
5、理解条件电极电势概念,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的 准确滴定判据、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和突跃范围; 6、掌握各种滴定分析方法的重要应用。 难点:滴定原理、条件 重点:四大滴定的 滴定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 应用
• pH的变化影响指示剂存在型体,影响溶液的颜色。
以弱酸类为例: HIn ≒ H++In- (HIn~ In- )
pHpKH Inlgcc((H InIn))
c(In)10 c(HI)n
pH pK HIn1
c(In )1 c(HI)n10
pH pK HIn1
2020/4/9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理论变色点:
注意:
1、突跃范围: 化计点前后-0.02ml ~ +0.02ml(约 一滴;终点误差-0.1%~+0.1%),pH4.3~9.7 ,有 很大“突跃”,这一突跃对应的pH范围称突跃范 围。 2、滴定曲线的意义: 由突跃范围选指示剂。突 跃范围越大,越好选择。
(1)滴定前: c(H+)= c(HCl)=0.1000mo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1 pH=1.00
(2)化计点前: 如加NaOH 19.98ml, c(H+)由剩余HCl定
c(H)n(HC)ln(NaO) H V总
(20.0019.9)80.10005105moLl1 20.0019.98
pH=4.30
如此时(终点前半滴)停止滴定,将产生负误差:
pH pKH In
•理论变色范围: pH pK HI n1
实际变色范围:比理论变色范围小
2020/4/9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石蕊
变色范围 酸色 中间色 3.1 ~ 4.4 红 橙 4.4 ~ 6.2 红 橙 8.0 ~ 9.6 无色 粉红 3.0 ~ 8.0 红 紫
碱色 黄 黄 红 蓝
二、计划学时:14~16
2020/4/9
10-1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反应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 酸:酸碱质子理论认为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一元弱酸 HA (HAc) 多元弱酸 HnA(H2CO3)
c(H) c(H)A Ka c(H) c(HnA)Ka 1
碱:凡是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一元弱碱 A- (Ac- ) 多元弱碱 An-(CO3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