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课件第八章 水资源保护2_2928

水资源课件第八章 水资源保护2_2928

2)大多数有毒污染物经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转变为低毒或无毒 化合物。
3)重金属类污染物,从溶解状态被吸附或转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后 进入底泥。
4)天然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不论在溶解氧富裕 或缺氧条件下,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先降解为较简单的有机物, 再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一)设立行政管理机构 ▪ 很多国家建立了国家(联邦)级和区域(或流域)级
的二级机构。如加拿大、美国和德国等,为了进 行较好的协作和规划,都建立了统一的机构。
▪ (1) 加拿大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 由地方一级进行水质管理。在1971年,政 府成立了环境部,开始进行统一管理。区 域级的管理机构包括地方、地区及流域的 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国家政策总 体系中指定目标和行动的落实。
▪ 自然来源:天然存在。如海水、含盐量高 的水质差的地下水。
▪ 人为污染: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活动所产生, 造成水体污染的液态或固态污染源
2、 水体污染源的分类与分析
(1) 污染源
▪ 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的发生源,即为水体 污染源。包括点源、非点源与内源。
点源(point source):集中产生、集中排入。包括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固体废物与矿产开采。
非点源(non-point source)或面源:非集中产生、分 散排入
内源(endogenous pollution):沉积物向目标水体 释放的污染物。
(2) 污染负荷( Pollutant loading )
▪ 区域或某环境要素对污染物的负载量
(Pollutant loading is the total quantity of pollutants in stormwater runoff)。
三、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 1 污染物与水体恶化
(1)水体溶解氧降低、水体发臭 (2)水体化学结构改变 (3)底泥沉积及污染物的食物链迁移富集
▪ 2 水体自净
(1)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推流迁移作用:空间位置的改变 分散作用: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弥散 污染物的衰减与转化:降解
(2)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指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无人为处理的条
沙输移模型、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SWAT 模型)
参考文献:“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3、 水体污染物
▪ (1)天然有机污染物 ▪ (2)营养盐类与无机离子污染物 ▪ (3)毒性污染物 ▪ (4)环境激素及抗生素 ▪ (5)致病微生物 ▪ (6)悬浮固体物 ▪ (7)放射性物质及热污染
件下,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得到净化的过程。 包括稀释、沉降、扩散等物理作用,氧化还原、 分解、凝聚等化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
A 物理净化 B 化学净化 C 生物净化 (如下图)
* 水体自净作用与河流形态的关系研究
▪ 水体自净过程特征:
1)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连续的自净过程中,总的趋势是浓度逐渐下 降。
5)不稳定的污染物在自净过程中转变为稳定的化合物。如氨转变为亚硝 酸盐,再氧化为硝酸盐。
6)在自净过程的初期,水中溶解氧数量急剧下降,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 上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7)随着自净过程的进行,有毒物质浓度或数量下降,生物种类和个体数 量也逐渐随之回升,最终趋于正常的生物分布。
8.5 水资源保护措施(总结/了解)
▪ (2) 法国在全国设立了6个流域管理局,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国水质委员会。
▪ 流域管理局既是法国水质管理的中心,又 是财政独立的公共行政机构,负责流域内 水污染控制,从经济上和技术上协助实行 防止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的规划。
▪ (3) 英国则成立10个流域水务局来统一管 理水资源。
▪ 英国把一个流域作为一个整体,从水资源 的开发、城市和工农业供水到污水的回收 利用,水资源的综合平衡;从污染源治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到河道净化工程,进行系 统分析,统筹安排。
▪ (3) 日本于1958年12月颁布了《水质保护法》 和《工厂废水控制法》。《水质保护法》授权 经济计划厅长官鉴别已出现重大污染或可能出 现重大污染的公共水域。日本政府于1967年8 月颁布了《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清楚地阐 明了有关概念和政策的基本方向。 1971年6 月,日本又颁布了《水污染控制法》,其首要 目的是纠正管理的方式。
(二)水资源立法
▪ (1) 英国早在1944年就颁发了水资源保护法, 以后又在1945年、1948年、1958年、 1963年和1974年颁布了有关的法律。目前 英国对水资源管理,根据其国情,已摸索 出一套经验和管理方法。
▪ (2) 在美国,水污染控制法于1948年开始生 效。1965年成立了水资源利用委员会,负 责制定统一的水政策,全面协调联邦政府、 州政府、地方政权、私人企业和组织的工 作,以及促进美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 护、发展和使用。
水资源课件第八章 水资源保护2
8.3 水体污染的理论体系
一、水体污染的含义
▪ 水体受到自然因素影响,或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向水体排放 各类污染物质,其含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使水的感官 性状、物理化学性能、化学成分、生物组成及底质状况产 生恶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与使用功能,并且污染指 标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即为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1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1984)
▪ 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超出了水 体本底含量,水质变劣,影响到水体用途。
▪ 地表水污染与地下水污染(情况更复杂)
二、水体污染的特征
地表水污染特征:可视、周期短、易恢复 地下水污染特征:隐蔽、难逆转、延缓性
三、水体污染要素(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 径)
1、水体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 表示方法有:
①以环境单元所承载的污染物数量或 其他相对指标来表示;②以环境要素(气、 水、土壤或农作物等)所承载的污染物数 量或其他相对指标,如类污染指数来表示。
(3) 非点源分析方法 ▪ A 非点源的特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响严重 ▪ C 非点源模型:降雨径流模型、侵蚀和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