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泥滩上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
大部分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称为红树林,是能生长于海上的绿色植物。
又称“海底森林”是一种珍贵的树种。
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适应盐土和沼泽条件的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和伴生植物。
红树植物是指仅生长在大部分时间受潮汐影响的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如红树、海榄雌、海桑、红茄冬等)。
半红树植物是指既能在潮间带生长,又能在内陆生长的某些木本植物。
伴生植物是指红树林中的草木及藤本植物。
一.世界的红树林分布情况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
红树林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和西非都有分布。
二.中国的红树林分布情况我国在西太平洋红树林分布的北部边缘。
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在太平洋西岸,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由南部的海南到北部的浙江,随纬度的提高,红树植物种类明显减少。
海南是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红树林生长最好的地方,浙江是我国红树林分布最北的省份。
秋茄、白骨壤、桐花树、老鼠勒和卤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常见红树植物种类。
三.海南的红树林分布情况我省红树林分布广泛,琼山、文昌、万宁、儋州、三亚、临高、陵水、澄迈等市、县的滨海口都有成片的红树林存在,以琼山的东寨港和文昌的八门湾较为著名。
三亚林旺的石龟树旁有26株上百年的红树林,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红树林。
本省红树林植被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分布于淤泥深厚且较闭塞的海湾或河口湾或泻湖海岸潮间带中的高潮线以下地段。
主要树种有红树木榄、红海兰、角果木、海桑及木果楝。
目前,分布面积较大的有海口市演丰东寨港,文昌市会文镇长记港、铺前港、三亚市三亚港湾、儋州市新英港和陵水县新村港等。
群落一般株高3-5米,最高的可达8-1米。
另一类是海岸半红树林,分布在高潮浅以上的海岸地带,常与红树林相连呈条带状分布,但面积较小。
主要树种有黄槿、海堂果、海芒果、草海桐、水莞花、露兜群落。
四.红树林的生物学特性红树林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5个生物学特性:1.胎生。
红树科的果实成熟后仍留在树上,种子在果实内发芽后形成了一个下垂的胚轴,成熟掉落后,如条件适宜生长,即成小苗,如条件不适合,即可漂流,待条件适合后才成苗,可耐活半年至一年。
2.有发达的支柱根和板状根。
红树植物从茎基伸出拱行下弯的支柱根或板状根。
正是具有如此发达的根系,才能抵御风浪。
3.有呼吸根。
红树林的根能伸出地面进行呼吸。
正是这样的呼吸根使红树林能克服缺养的环境。
4.树皮富含丹宁。
红树植物树皮含丹宁,呈血红色或桔红色,因此称为“红树”,具有抗盐渍和海水腐蚀作用。
5.具有高渗透压。
红树植物具有高渗透压,有利于它从海水中吸收水,这就是红树林被海水浸没而未死亡的原因之一。
五.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一公顷的农田一年的生态价值为940美元,而一公顷的沼泽地(红树林)一年的生态价值为1.4万美元。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主要有以下方面:1.红树林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以红树林有机质作起点的生物链及物质循环非常丰富,即:红树林吸取土壤的养料,使自己生长,而它的残枝落叶(每公顷有9至13吨落叶物)又是鱼、虾、蟹、贝、螺等的丰富食物,鹭、雁等鸟类又以鱼虾等海洋动物为食,微生物再将鸟类、鱼虾等动物的尸体、遗物和一部分枯枝落叶进行分解,把物质还原于土壤中。
在海南的红树林中,已记录到鸟类144种(占全岛344种鸟类的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平方米红树林每年可产鱼、虾、蟹、贝、螺等海产品一千克以上。
2.红树林生态系统保存了生物的多样性红树林具有很高的旅游和研究价值。
它体型千姿百态,生长气势磅礴,其生物特性和生态学特征成为海岸的一大奇观,被誉为“海滩明珠”,其观赏和研究价值极高,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和理想的植被群落及生态系统研究产所。
3.红树林具有防浪固堤的功能红树林是一道海上的绿色长城,能抵御风浪的侵袭,护卫海岸和堤防,使沿海的农田和村庄避免或减少损失,被誉为:海岸卫士“。
4.具有造陆地的功能红树林发达的根系,能紧紧抓住泥土,随着红树林的生长,发展和扩大,可以增加陆地面积,因此被视为“造陆生绿“。
5.具有净化海水的功能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和茂密的枝叶具有吸附污染物,防治污染物的能力,只要污染物不超过它的吸附能力,就能起到净化海水、防止赤潮、保护海水水质的作用。
6.此外,红树林全身都是宝,其中单宁可作鞣料和燃料;有的木材坚硬,耐腐蚀,是建筑、桥梁和船舶的优质用材;有的树木还可以药用,医治皮肤病、疟疾病、淋巴结核和治疗癌症等;有的叶子可做作绿肥、饲料;有的果实可食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由于红树林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借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来到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
位于琼山市(现海口市)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
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共16科32种。
而世界上红树林有23科81种,东寨港红树林就有16科32种。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国内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海南省十大旅游开发区。
区内以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的红树林、世界地质奇观“海底村庄”,世界稀有鸟类及丰富海鲜水产而著称。
东寨港有“一港四河、四河满绿”之说。
其东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又称罗雅河),西有演丰东河、西河,四条河流汇入东寨港后流入大海。
这些河流每年有7亿立方米的量注入东寨港。
暴雨季节,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
红树种子凭借“胎生”的独特繁殖方式,随波逐流地在水上漂泊,一遇到海滩就扎根生长发育,蔚然成林。
东寨港具有以下特点:1. 红树王国”:种子随波逐流,红树蔚然成林2.“水上绿洲”:由于红树林生境独特,生物特性及形态特点都别具一格。
红树林生长在海水中,林、水合为一体,红树林中有无数小水道,栖息着多种濒危鸟类,游船进入水道犹如进入绿色的迷宫,其美妙之处难于言喻,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3.“鸟的天堂”:在东寨港里栖息的鸟类据统计有159种之多,其中有列为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81种鸟类中的35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协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红树林生长最好的地方定的有 75种。
东寨港是许多国际性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连接不同生物区界鸟类的重要环节。
冬天,是在东寨港观鸟的好季节,成千上万的鸟类给东寨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珍稀濒危、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的黑脸琵鹭,白琵鹭,靠吃这里的鱼虾生活。
黑嘴鸥是在东寨港的越冬水禽,集中栖息在东寨港保护核心区的五沟口和实验区的闸门滩涂地。
4.“天然渔场”:东寨港也是海洋动物的产卵地和育雏地,鱼、虾、贝类资源丰富,主要有沙虫、泥蚶、牡蛎、蛏、斑节对虾、墨吉对虾、锯缘青蟹、鲷鱼、鲻鱼、鲈鱼等。
在红树林的滋养下,东寨港海鲜腴肥可口,有“红树林海鲜”美誉之称。
5.“动物世界”:一份权威调查表明,红树林内动物资源非常丰富。
水栖动物有18种,爬行、两栖动物8种。
水禽类动物更为丰富,约有159种。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内哺乳类动物有记录8种,主要有海南巨松鼠、海南水獭、犬蝠等,其中海南水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两栖爬行类主要有斑腿树蛙、变色树蜥和泽蛙等,爬行动物主要为蛇类。
昆虫有蝶类6科27种。
鱼类有57种,其中大多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如鳗鲡、石斑鱼、鲈鲷鱼等。
底栖动物有92种,主要有沙蚕、泥蚶、牡蛎、蛤、螺、对虾、螃蟹等,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
六.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现状和保护我国有红树林约6亿平方米,占世界的7.6%。
在全国19个红树林湿地保护区中,海南有9个,占全国同类湿地总数的47.4%。
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丰富,但也曾遭到破坏,据统计,近50年来,海南沿海红树林面积已减少一半之多。
有许多红树林河段被填埋,以修建房屋和道路。
人们常砍红树林做小农具,做燃料,摘树叶做绿肥、做饲料。
因此大面积红树林被毁,使红树林群落由复杂向简单,从乔木向灌木方向更替,使防护堤岸、增加水产资源等效能下降。
人们常砍红树林,在其地上开垦种植,其实种植红树林的土壤是不适合开垦种植的。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期,海南农垦部门组织几千个农工在三江农场红树林地带苦战九个月,修筑堤坝,砍伐红树林,垦荒造田而逐步形成的酸性硫酸盐地。
由于开垦时间短,引淡水冼盐不彻底,大部分红树林残体掩埋在心土层,就急急忙忙种上粮食作物,失败后改种椰子、菠萝、甘蔗等经济作物。
这些作物生长仍不好,主要是土壤熟化程度低,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硫酸盐、氯化物的镁、钠质水),在强烈的蒸发下,盐分累积地表。
加上底土层的红树林残体不断地产生大量的酸和硫磺结晶体,严重危害了作物生长。
目前除了地势较低高的种上椰子,人工造林(主要是木麻黄树种)长势较好外,其它低洼地区,作物生长很差,得不偿失。
象这样的围海造田,不仅浪费大量人力、财力,还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因此,对这类型土壤绝对不宜开垦种植。
红树林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很高的价值。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加大保护力度。
为了保护红树林,1998年9月24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以下是几条规定:第五条禁止砍伐红树林和在红树林地毁林挖塘、围堤、采砂、取土及其他毁坏红树林的行为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狩猎、养殖、炸鱼、毒鱼、电鱼、捡卵、捉雏、毁巢、挖药材、使用明火及其他破坏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六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或者征用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地进行各项建设工程,不得占用或者征用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红树林地。
因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工程的需要,必须占用或者征用红树林地的,应当经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
第七条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倾倒固体、液体废弃物,设置排污口。
本规定公布前已有的排污口,其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八条未经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不得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设旅游项目。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有幸在东寨港红树林进行研究和考察,我们很高兴看到的红树林保护区被保护的那么好,在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