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姓名李强指导教师高勇刚(吕梁高级实验中学理科1415班山西离石033000)摘要:红树林是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因此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受到极大关注。

本文通过对国内红树林的现状研究,比较深入地解读了国内红树林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对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要素;生态多样化;生态保护区;立法保护1.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1.1红树林植物特性及其生态效益1.1.1红树林植物特性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

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

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

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

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

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

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

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

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

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

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

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片常较薄。

图1 红树林1.1.2红树林生态效益(1)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2)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

据中国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

(3)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1.2红树林在国内分布状况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2]。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

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

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台湾的红树林: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

(3)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1.2红树林在国内分布状况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2]。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

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

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台湾的红树林: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

(3)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1.2红树林在国内分布状况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2]。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

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

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台湾的红树林: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态文明理念的最好体现。

我国现行保护措施:(1)我国近10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15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

然而,得到10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幸免刀俎之灾。

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

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尤以广西自治区砍伐红树林为甚。

全区原有红树林22387公顷,到1993年仅剩5654公顷。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几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规划的(已批准)即将砍伐的红树林将达近1000公顷。

(2)已列入《中国湿地名录》,国家保护的重要湿地之一的福建龙海红树林保护区内,1998年龙海市政府未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将上马一顶耗资2500万元的围垦工程,围垦面积460公顷(6900亩)用于搞养殖,将危及33多公顷(490多亩)红树林的成活。

(3)提高《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法律地位,使我们的蓝色国土海洋也同陆域土地一样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滩涂海域“无法、无偿、无序”的开发使用状态,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滩涂和海洋资源环境。

(4)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有“海底森林”之称的红树林资源,特别是发挥红树林在净化重金属、农药、生活和养殖污水能力强,防止赤潮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3.红树林生态保护要素及对策红树林生态群落具有植物多样性相对单一、浅海鱼类及鸟类多样性较为复杂、整体群落对微生物环境依赖性较强的生态特点。

3.1 维持生态多样化生态环境的多样化是保证生态环境健壮发展的基础。

红树林植被环境较为单一,以红树林为主体,苔藓及菌类伴生的状态是红树林典型植被的表现。

但红树林的水生物环境是红树林生态环境食物链的重要组成,只有鱼类在红树林广泛繁殖,红树林才可以得到较健康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