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第三章 图像变换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第三章 图像变换
• 频域(frequency domain)是描述信号在频率方面 特性时用到的一种坐标系。
• 用线性代数的语言就是装着正弦函数的空间。
• 频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不是真实的,而是一 个数学构造。频域是一个遵循特定规则的数学 范畴。
• 正弦波是频域中唯一存在的波形,这是频域中 最重要的规则,即正弦波是对频域的描述,因 为时域中的任何波形都可用正弦波合成 。
(f(3)
u=1时,
f(0)
3
F(1)41 f(x)ejπ/2x 41[1 x0
j
1 j]ff((12))0
(f(3)
u=2时,
f(0) F(2)14x 30f(x)ejππ14[1 1 1 1]ff((12))1/2
1 1
=Af(x)
1
j
1
j0
2.二维离散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在二维离散的情况下,傅立叶变换对表示为
M 1N1
F(u,v)=
1 MN
f(x,y)ej2(u/xM v/yN) (3.2—20)
x0y0
式中u=0,1,2,…,M-1;v=0,1,2,…,N-1。
(f(3)
u=3时,
f(0)
F(3)1 4 3 f(x)ej3πx/21 4[1
x0
j
1 j]f(1)0 f(2)
(f(3)
在N=4时,傅立叶变换以矩阵形式表示为
1 1 1 1 1
F(u)=
1 1 4 1
j 1
1 1
j
0
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 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表征图像中灰 度变化剧烈程度,可以描述为图像的频 率。
• 如:大面积的沙漠在图像中是一片灰度 变化缓慢的区域,对应的频率值很低;
• 而对于地表属性变换剧烈的边缘区域在 图像中是一片灰度变化剧烈的区域,对 应的频率值较高。
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 对图像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频 谱图,就是图像梯度的分布图。
• 如果频谱图中暗的点数更多,那么实际图像是 比较柔和的(因为各点与邻域差异都不大,梯 度相对较小);
• 如果频谱图中亮的点数多,那么实际图像一定 是尖锐的,边界分明且边界两边像素差异较大 的。
22
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 从物理效果看,傅立叶变换是将图像从 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其逆变换是将图 像从频率域转换到空间域。
例如 数字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原图
离散傅立叶变换后的频域图
3.2.3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的若干性质
离散傅立叶变换建立了函数在空间域与频率域之间的转
换关系。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经常要利用这种转换关系及其
转换规律,因此,下面将介绍离散傅立叶变换的若干重要性
质。
1.周期性和共轭对称性
若离散的傅立叶变换和它的反变换周期为N,则有
F ( x ,v ) 1 N 1 f( x ,y )e x j2 v p /N y ] [ v 0 , 1 , ., .N . 1 ( 3 .2 2 )9 N y 0
F ( u ,v ) 1 N 1 F ( x ,v ) e x j 2 u p /N ] x [ u ,v 0 , 1 ,. N .1 .( ,3 . 2 3 ) 0 N x 0
• 大自然界的很多系统,一个正弦曲线信号输入 后,输出的仍是正弦曲线,只有幅度和相位可 能发生变化,但是频率和波的形状仍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正弦信号是系统的特征向量!
• 分解信号的方法是无穷的,但分解信号的目的 是为了更加简单地处理原来的信号。这样,用 正余弦来表示原信号会更加简单,因为正余弦 拥有原信号所不具有的性质:正弦曲线保真度。 且只有正弦曲线才拥有这样的性质。
• 换句话说,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 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 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 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
3.2傅立叶变换
在学习傅立叶级数的时候,一个周期为T的函数f(t)在[T/2,T/2]上满足狄利克雷(Dirichlet)条件,则在[-T/2,T/2] 可以展成傅立叶级数
(3.2—16)
即用序列{f(0),f(1),f(2),…,f(N-1)}代替{f(x0),f(x0+△x),…
,f[x0+(N-1)△x]}。
被抽样函数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定义式为
N1
F(u)=
1 N
f (x)ej2ux/ N
x0
式中u=0,1,2,…,N﹣1。反变换为
N1
f(x)=
F(u,v)=F(u+N,v)=F(u,v+N)=F(u+N,v+N) (3.2-26)
傅立叶变换存在共轭对称性
F(u,v)=F*(-u,-v)
(3.2—27)
这种周期性和共轭对称性对图像的频谱分析和显示带来
很大益处。
2.分离性 一个二维傅立叶变换可由连续两次一维傅立叶变换来实现。
例如式(3.2-14)可分成下面两式:
式(3.2-1)和(3.2-2)称为傅立叶变换对。
这里f(x)是实函数,它的傅立叶变换F(u)通常是复函 数。F(u)的实部、虚部、振幅、能量和相位分别表示如
下: 实 R ( u ) 部 f ( x ) c 2 u o ) d x s x 3 . 2 ( 3 虚 I ( u ) 部 f ( x ) s2 i u ) d n x x (( 3 . 2 4 )
( 3 .2 7 )
( 3 . 2 8 )
傅立叶变换中出现的变量u 通常称为频率变量。
2. 二维连续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傅立叶变换很容易推广到二维的情况。如果f(x,y)是连 续和可积的,且F(u,v)是可积的,则二维傅立叶变换对为
F(u,v) f(x,y)ej2(u xv)yd xd y
正弦波就是一个圆周运动在一条直线上的投影。所以 频域的基本单元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始终在旋转的圆
各 波 在 频 域 的 样 子
矩形波在频域的样子
矩形波在频率域的样子
信号频谱X(f)代表了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成分的大小,能够提 供比时域信号波形更直观,丰富的信息。
幅值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为什么偏偏选择三角函数而不用 其他函数进行分解?
• 傅里叶频谱图上我们看到的明暗不 一的亮点,是图像上某一点与邻域 点差异的强弱,即梯度的大小,也 即该点的频率的大小(图像中的低 频部分指低梯度的点,高频部分相 反)。
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 梯度大则该点的亮度强,否则该点亮度弱。 • 通过观察傅立叶变换后的频谱图,也叫功率图,
首先就可以看出,图像的能量分布:
F(u)e j2ux/ N
x0
式中x=0,1,2,…,N-1。
例如:对一维信号f(x)=[1 0 1 0]进行傅立叶变换。
由
F(u)N 1N 1f(x)ej2ux /N
x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 u=0时,
f(0) F(0)14x 30f(x)e2π0x/414x 30f(x)14[1111]ff((12))1/2
第三章 图像变换
讲解内容
1. 图像变换的目的、要求和应用 2. 傅立叶级数、 频谱分析概念及其意义 3.一维、二维连续、离散傅立叶变换定义、 性质及其应用
目的
1. 熟悉二维傅立叶变换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2. 掌握一维傅立叶变换算法及频谱分析方法
• 从感性理解傅立叶变换,一幅数字图像里面包 含有各种信号,有变化缓慢的背景,有变换激 烈的边缘和噪声部分,而傅立叶变换就像光学 中的三棱镜,在三棱镜的作用下,一束自然光 光信号可以分为无数的单色光信号,单色光信 号从频谱中心开心频率逐渐增加,那么一幅图 像经过一个类似三棱镜的系统(傅里叶变换) 就把源图像中的信号给分开了,这样我们就可 以做各种处理就更为方便。
对:
fr , F ,
第三章 图像变换
图像变换的目的在于:①使图像处理问题简化;② 有利于图像特征提取;③有助于从概念上增强对图像信 息的理解。
图像变换通常是一种二维正交变换。一般要求: ① 正交变换必须是可逆的; ②正变换和反变换的算法不能 太复杂; ③正交变换的特点是在变换域中图像能量将集 中分布在低频率成分上,边缘、线状信息反映在高频率 成分上,有利于图像处理。
因此正交变换广泛应用在图像增强、图像恢复、特 征提取、图像压缩编码和形状分析等方面。
在此讨论常用的傅立叶变换 。
不仅仅是矩形,你能想到的任何波形都是可以 如此方法用正弦波叠加起来的。
第一幅图是一个余弦波 cos(x); 第二幅图是 2 个余弦波的叠加 cos (x) +a.cos (3x); 第三幅图是 4 个余弦波的叠加; 第四幅图是 10 个余弦波的叠加; 随着正弦波数量逐渐的增长,他们最终会叠加成一个标准的矩形, 大家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1
振F 幅 ( u ) [ R 2 ( u ) I2 ( u )2]
( 3 .2 5 )
能 E ( u ) 量 F ( u ) 2 R 2 ( u ) I 2 ( u )
( 3 .2 6 )
相位 ( u ) t a 1 [I ( u n )] R ( u )
e j 2 u c x2 u o j s x s 2 u in x
fT(t)a 2 0n 1(anco nsw b n tsin nw ) t
其复数形式为
其中
cn
1 T
T 2
T 2
fT(t)ejnw dt t
可见,傅立叶级数清楚地表明了信号由哪些频率分量组成 及其所占的比重,从而有利于对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
3.2.1 连续函数的傅立叶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