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探究题汇总(按教材顺序)1、如图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相关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的实验中,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钩码质量(g)100 200 300钩码受到的重力(N) 1 3钩码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比(N/kg)10 10(1)请根据图1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表格。
(2)分析表格中数据,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同学们对此实验有如下猜想:A.重力跟质量相关;B.重力跟位置相关;C.重力跟形状相关。
为了验证猜想C,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下列探究过程:所选器材探究步骤分析论证若,则;若,则;4、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过程中,一些同学作了以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水准相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相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拉力的速度大小相关. 为了检验上述相关猜想是否准确,所供选用的器材有:A .长木块,B .木块,C .毛巾,D .棉布,E .弹簧测力计,F .砝码,G .多支圆珠笔芯.(1)实验时应使木块在拉力作用下做___________运动,利用拉力与摩擦力是___________力的原理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为了检验猜想①是否准确,列出选用的器材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3)比较图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可知:接触面粗糙水准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4)为了检验猜想③是否准确,某同学选用了木块与木板,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步骤l : 把木块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步骤2 : 把木块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更大的速度拉木块,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对上述实验过程做出你的评价:(5)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相关吗?你如何实验?5、小华和小刚两组同学研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 小华实验时,发现如图16所示的状态,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2)调节好杠杆后,小华将两个重力均为0.5N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b 处的细线上,为使杠杆平衡,应竖直 拉弹簧秤(填“向上”“向下”);操作时,小华发现弹簧秤读数偏小,不能准确读数,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3)小华得到的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动力Fl /N 动力臂1/m 阻力 F2/N 阻力臂2/m l 2 0.2 l 0.1 2l0.0820.04这两组数据中,第__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肯定有错误。
(4)小华更正错误后,又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又做了 一次实验,共得到三组数据并实行分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_____。
(5)小刚也实行了实验操作,得到了一组数据:他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实验存有什么问题? (6)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小刚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2/cm 4 5 5 4一个相同的钩码,他发现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了。
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相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
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5) 小明和小华准确实验后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相关,他们得到两个准确结论是:(6)现在给你一个带盖的矿泉水瓶(空瓶)、水和一些细沙来验证小明和小华结论的准确性。
(选择某一个因素实行探究)(7)请你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7、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实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两图,能够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相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4)比较A、D、E三个图,能够看出:。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通过实验理解了浮力后,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实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他们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实行猜想,在老师协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相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相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相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关。
(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实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
②比较图中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次实验能够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相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猜想3是小民所在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民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所在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实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物体A:底面积20 cm2、高5 cm的圆柱体,液体:酒精实验序号 1 2 3 4 5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cm 1 3 5 7 9受到的浮力F浮/N 0.2 0.5 0.8 0.8 0.8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实行着探究:(4)如图所示,小军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充足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对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物体重________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N。
②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③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④图乙中能准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⑤圆柱体的密度为9、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J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总功/J机械效率1 2 0.1 02 0.9 0.3 0.27 74.1%2 4 0.1 0.4 1.6 0.3 0.48 83.3%3 4 0.1 1.1 0.5 0.55(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大小相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升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10、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水准相关”的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保持木块的拉力与斜面平行,并且匀速拉动木块.下表是该小组根据此猜想实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⑴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⑵由以上表格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还想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长越__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