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作业

周易作业

综合具体实例,谈你对“善易者不卜”的理解(500字)
孔子说的“善易者不卜”,并不能理解为“真懂易经的人从不用易经做占卜”。

而是易术
只是周易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善易者不卜”我认为的理解应该是说,真正精通易术的人、通晓易理的人必定会明白周易最重要最深奥的道理,不用卜筮就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

易理远远比易术更加有用,易理乃天地之道,里面包含了天地所有的道理法则,所以只要善用这些道理法则,人的智慧就能提高到至高的境,自然就会放下世上所有的物质、人情牵
挂。

所以占卜对于这些人本身其实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就如佛家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一天一人问易学者其朋友所怀小孩是男是女,问此话时这位易学者手上拿着个红色的MP3,他即以红色、MP3电子产品都为离,离对应人物为中女,他就直接告诉她,所怀的是女儿。

后来生的确实是女儿。

这里就没有起卦来推断而是直接应用了卦的类象。

我笃信“善易者不卜”。

孔老夫子以知天命之年研《易》,勤奋而致使“纬编三绝”,最后亦主张凡事“尽人事以听天命”。

而且,老夫子这个“天命”并非天定之命,乃是各种因素的必然结果。

1.简释“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义。

周易的作者是三个圣人写的,不是一个人写的,还历经三个古代,用三四千年写一本书,集中了上中下三古三位大圣人的集体智慧。

何谓三圣,何谓三古呢?三圣就是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就是上古、中古、下古。

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中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时期。

下古时代:汉至清时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讲的是关于《周易》生成时间最早、早权威的阐释。

《周易》成书经历了三个圣人、三个时间,三四千年形成一部《周易》。

2.八卦的卦名、卦形、卦德及主要取向是什么?
3.简述《周易》经、传两部分的内容。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

两仪是对太极的细分;八卦是对阴阳的细分;六十四卦是对八卦的细分。

每卦及卦爻的含义有单独的章节进行释义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

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4.简述《周易》这部书名的含义。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易经》,天地万物变易之学。

易是变化,经是道理。

是中国古代先民占卜的书籍。

它的文字部分由卦名、卦辞和爻辞三个部分组成。

《易传》是对《易经》的哲学解释,是整个儒家最基本和最高的哲学典籍。

5.什么是“爻位”?简述各卦爻位的基本特点。

指卦爻所居的位次。

易经有64个卦,每个卦有六个爻,所以也就有六个爻位。

爻有两种,一种叫阳爻,一种叫阴爻。

阳爻用一长横表示:—,阴爻用两个短横表示:-- 。

爻位由下往上升,最下面的为初爻,由下往上的第二个为二爻,依次向上,为三爻、四爻、五爻,到最上面一个为上爻。

6.写出五个以上出自易经的成语,并简要说明其出处和意思。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出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意为:方: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

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原始反终。

出处《周易·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意为: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为:比喻能够发挥很大的力量。

泛指团结合作。

聪明睿知。

出处《周易·系辞上》:“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意为: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不言而信。

出处出处《周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意为: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7.简述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和意义。

这个句子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

乾卦,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