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昌大学周易选修课期末大作业

南昌大学周易选修课期末大作业

NANCHANGUNIVERSITY《周易》期末作业(2014年)学院:软件学院系:计算机软件专业班级:东软121班学生姓名:臧亚诚学号:8000612057 授课教师:陈悦职称:讲师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一、《周易》简要概述 (1)二、《周易》的来源 (1)2.1《周易》的作者 (1)2.2《周易》名字的含义 (1)2.3《周易》的的卦象 (2)三、《周易》蕴含的哲理 (2)3.1尚变 (2)3.2贵中 (3)3.3趋时 (3)四、《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4)4.1一阴一阳之谓道 (4)4.2阴阳不测之谓神 (4)4.3日新之谓盛德 (4)4.4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5)五、《周易》的作用 (6)5.1在历史上的作用 (6)5.2在现代的作用 (6)六、《周易》的影响 (7)6.1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7)6.2对法律思想的重要影响: (7)6.3对医学的重要影响: (7)6.4对哲学的重要影响: (8)6.5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8)七、参考文献 (9)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一、《周易》简要概述《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周易》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后人。

二、《周易》的来源2.1《周易》的作者《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爻辞;“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

有关《周易》的作者,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之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及创作时代扼要地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谓“上古”的伏羲氏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近古”的孔子作《易传》十篇。

2.2《周易》名字的含义关于《周易》名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现在也是众说纷纭,现在大都认为:“周”字之义:一曰“周”指周代;二曰“周”字义取“周普”。

尚有兼取两说,而实主“周普”之义者。

“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为多,择其要者约有七种:其一“易”为“蜥蜴”;其二、“易”一名而含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其三、以“日月”为“易”;其四、“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1五义其五、“易”为占卜之名又用以名占卜的官;其六、更简易;其七、“甲骨文“易”字的写法,取”日出“之形,变易。

2.3《周易》的的卦象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

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

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

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

《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

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

三、《周易》蕴含的哲理《周易》当中有三点,这些道理当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尚变,第二个是贵中,第三个是趋时。

3.1尚变先说第一点,尚变。

《周易》,这个易字,它的一个基本意义就是变,变易,当然《易》一名而含三义,有不易、简易和变易。

那么现在我说的是变易。

《周易》特别推崇变,唯变所适,又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点,这就叫做穷;发展到极点,那么就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进行了变革,事物就通达顺畅了,这就叫做“变则通”。

通达顺畅了,这个事物就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顺利发展的时期,那这就叫做“通则久”。

这个强调变通的观点,它的一个基本思想的含义,它有个基本思想基础,是物极则反,所以《周易》的作者或者《易经》《易传》当中,它提醒我们人要有一个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只有这样,你才能身安,家齐,国家可保。

我们历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历代的改革家,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搞改革,魏源、龚自珍强调更法,康有为、谭嗣同搞戊戌维新,都是把《周易》当中这种变通思想,变革的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

那么这个通,通则久,不是说永久,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可能会达到,走到极点,那我们还必须变革。

不变革就没有出路,不变革我们国家就不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3.2贵中那么刚才说了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走向前进,而不走向衰落?那么《周易》它就提出了两个原则,一个就是刚才讲的问题:贵中,强调中道;一个是趋时。

中与和是连在一起的,不中就不能和,中是和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中才能达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社会的和谐,达到那个最高的和谐。

那么在《周易》当中特别强调这个中,一般来说处在中爻的,上卦的第五爻,下卦的第二爻,处在中爻的,大部分都是吉利的。

如果既处在中爻,同时又是阳爻处在阳位,阴爻处在阴位,比如说阳爻处在五的位置,阴爻处在二的位置,这就是既中又正,它强调中正。

蒋介石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这样一种思维。

在豫卦,豫卦的六二爻辞讲到“介于石,不终日。

贞吉。

”介于石这两个字就出来了。

这就是说,耿介如石,坚刚如石,你做事情不要等到天黑,就是发现这个事情,发现了事物苗头马上就去做,它是吉利的。

为什么它会吉利?是因为中正:“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既中又正。

蒋介石,蒋中正这个词就出来了。

3.3趋时那么下边我就要说到时了,“趋时”。

那么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发挥得应该说是淋漓尽致,形成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观念。

它讲到要明时,要察时,通过察时来明时。

时机未到你要待时而动。

什么是待时而动呢?《周易》当中讲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把器具,器械工具打磨精良,隐而不发,等待时机。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旦时机成熟,那就要坚定果敢,立即行动,这样你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待时而动”。

四、《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4.1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

那阴阳学说,我想它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我自己而言,我给它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周易》当中的四句话,用《周易》当中的四句话来概括,第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就是阳可以变成阴,阴也可以变成阳,就是阴阳相互转化。

那么阴阳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它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4.2阴阳不测之谓神第二句话,“阴阳不测之谓神”,就说事物的变化总是神妙莫测,刚才我们说事物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有规则,有确定性,那么这就叫做常,《周易》当中就称为道,可是事物的变化还有变数,事物的发展还有变数,有不确定性,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这种不确定性,在《周易》当中就叫做神,神就是神妙莫测,不好把握。

你比如说我们平常讲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什么叫不测风云,不测这个词就来自于《周易》。

事物本来按照常规,按照它的规则,可能就直接由此向彼发展,可是突然遇到了一个什么事件,它突然改变了方向,或者折回来了,或者是另外一个方向。

两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了,究竟向哪里走,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就是阴阳不测。

4.3日新之谓盛德第三句话,“日新之谓盛德”,或者叫做“生生之谓易”。

在《周易》当中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

日新之谓盛德,就是说每一天都在更新,这是天地最大的德性,天地最根本的性质。

生就是创造,生生就是不断有所创造,不断有所创造这才称得上变易,或者说这才是我们《周易》所讲的变易。

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不断走向衰退,那不是《周易》所讲的变易。

谁都不会愿意过平平淡淡的、老是千篇一律的生活,都希望不断有所前进,不断有所更新,不断有所提高,这不就是不断地在更新吗?所以《周易》叫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甚至台湾有一个哲学家,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牟宗三先生,他创立了生命哲学。

他这一套生命哲学体系,他的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周易》这两句话,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当然他结合了西方哲学的,尤其是康德哲学的一些东西。

那么他就称为生命哲学。

那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受这样的东西的熏陶,都在被它所昭示,被它所激励。

4.4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第四句话,“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或者“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刚柔就是阴阳,阳刚和阴柔,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推移,那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它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内因论的先驱。

就是说,你这个事业能不能发展,你的事业出了问题,或者你自己出了问题,你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找很多客观条件,先找一找你内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自身找原因,自身找问题,你才能真正解决。

所以他强调内因,强调刚柔相推。

我想这样四句话可以概括阴阳变易学说的基本内容,当然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强调,阴阳互补啊,阴阳和谐,阴阳流转等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阐发这样一个命题。

要用北京大学朱伯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

那么我们中国的辩证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从而得到了锻炼。

这个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方法,它是永远起作用的,永远不过时的,其它别的原则,章法,规范,都可以过时,但是这些东西是永远起作用的。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

当然《周易》当中还讲了许多其它的,刚才我说了,一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套治国的方略,或者原则;给我们人提供了一套生活智慧和生活的规范,尤其是他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一个人生的总原则,人生的总态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总体来说,我感到《周易》它的理论,它的思维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方面高深莫测,但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

5.1在历史上的作用《周易》的确是一部占卜书,是周朝(也可能是在此之前)的筮官根据占筮的原始记录材料,按一定法则整理编纂而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