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_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五章_自然资源保护法


7、水资源开发利用者在保护水资源方 面应尽的义务
①节约用水义务
②防止生态破坏义务
③进行工程建设时遵守规划和申请批准义务
④不损害公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义务
⑤申请取水许可和缴纳水资源费义务
森林资源保护法
一、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二、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1、森林资源的概念 2、森林资源保护
目的:是为了规范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 行为,防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改 善与增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第二节 土地资源保护法
一、土地资源保护及其立法 二、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土地资源保护及其立法
1、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点:
土地资源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条件优越;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薄地多,好地少;
开发利用早,后备耕地少。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 流失严重; 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地的盐渍化(盐碱化) 和潜育化(灰粘化);
3、森林资源保护立法
1、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指存在于一定区域内的以树林或其他 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分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特种用途林等。 森林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林地面积、树 种及木材蓄积量等的总称。
在我国,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 的植物和动物。
2、森林资源保护
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酸化; 生产和城镇建设大量毁坏和占用耕地。
4、土地资源保护立法
《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 复垦规定》、《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暂 行条例》、《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管理办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违法案件处 理暂行办法》等。
退耕还林的管理体制 退耕还林的目标责任制 退耕还林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退耕还林合同
退耕还林的保障措施
草原资源保护法
一、草原资源保护概述 二、草原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草原资源保护概述
1、草原资源的概念
2、草原资源保护立法
1、草原资源的概念
草原:是在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旱生 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 我国《草原法》所称的草原包括草山、草地 (包括天然、改良、人工草地)。
《决定》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
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 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水资源保护法
一、水资源保护概述
二、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水资源保护概述
1、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 类利用并能逐年恢复的淡水的总称。它具有形 态多样性、有限性、可恢复性、不可替代性和 不稳定性等特征。 我国《水法》所说的水资源,仅指陆地水资源 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不包括土壤中的水。 此外,海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另行 规定。
第一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1、自然资源的特征 2、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1、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具有可使用性
自然资源具有相对性 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 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 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
2、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概念: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管理、保 护和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基本农田保护区: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 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 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80%以上。
4、关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避免乱占 和浪费土地的规定
建立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制度
严格征地审批程序
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严格控制乡(镇)村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2008.10.19,《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 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 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 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1、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2、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主要管理制度
3、关于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的规定
4、禁止一些严重破坏、浪费、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5、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的规定 6、各级人民政府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职责 7、水资源开发利用者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应尽的义务
1、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5、关于森林保护措施的规定
①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②建立封山育林制度
③建立群众护林制度
④建立森林防火制度,防治森林火灾 ⑤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
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⑦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的出口管制制度
⑧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⑨实行退耕还林制度
⑨实行退耕还林制度
退耕还林的对象
退耕还林的原则
第五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五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土地资源保护法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法 森林资源保护法 草原资源保护法 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 矿产资源保护法 渔业资源保护法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
第八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问题:
(1)张某与村民组签订的用地协议是否合法? (2)指出县土地管理局的处理决定存在的问 题。
第八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分析:
(1)张某与村民组和村民签订的用地协议是非法的,也是 无效的。因为:《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禁止占用耕地 建窑、建坟、或者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 土等。村委会和村民组都无权批准使用耕地用于企业取土 烧砖。农民个人更无权转让其承包的耕地的使用权用于非 农业生产。 (2)县土地管理局对案件的处理存在下列问题: 只处罚了张某,未处罚同样是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 地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村委会和私下转让耕地使用权的 村民。 对非法转让耕地使用的,没有给予没收非法所得这种行 政处罚。 责令加倍赔偿损失的行政决定无法律根据。
草原资源:是指由草和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 自然综合体。它是一种可更新资源,是发展 畜牧业的基础。
2、草原资源保护立法
1985年6月18日颁布了《草原法》,该法 于2002年12月修订。 1993年10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草原防火 条例》。
一些省、自治区还制定了地方性的草原保 护条例。
二、草原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 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多效益兼顾原则 节约用水原则 居民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2、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主要管理制度
①水资源规划制度 ②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制度 ③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④水功能区划制度 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⑥取水许可制度 ⑦征收水资源费制度 ⑧用水收费制度
3、关于保护耕地的规定
①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
②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③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④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⑤鼓励合理开发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⑥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 高耕地质量。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 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 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水资源保护立法
我国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法律是1988年1月24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法》(2002年8月修订),此外与保护水 资源有关的主要立法还有:《河道管理条 例》、《城市供水条例》、《城市节约用水 管理规定》、《防汛条例》、《取水许可制 度实施办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 治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二、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1、关于林权的规定
2、关于林业建设方针的规定 3、关于植树造林和绿化的规定 4、关于控制森林采伐量和采伐更新的规定 5、关于森林保护律关系 的主体对森林、林木或者林地的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林权有关规定: 我国森林法把林权分为国家林权、集体林 权、机关团体林权和公民个人林权。 部分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可转让。 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二、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1、关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规定 2、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规定 3、关于保护耕地的规定
4、关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避免乱占和浪费 土地的规定 5、关于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地功能的规定
6、关于土地管理监督检查的规定
1、关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规定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 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 对不同种类的用地实行分类管理。严格 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 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1、关于草原立法目的的规定 2、关于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 3、关于草原承包经营权的规定 4、关于草原规划制度的规定 5、关于草原调查和统计制度的规定 6、关于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规定 7、关于草原建设的规定 8、关于合理利用草原的规定 9、保护草原的其他措施 10、关于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处理的规定 11、关于执法监督的规定
2、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规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 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情况,对 土地的使用所进行的总体安排。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限制性要求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批准机构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土地利用规划的关 系
渔业资源保护法
一、渔业资源保护概述 二、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