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河北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9年河北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精品复习资料2019.5河北唐山市20xx-20xx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S-32 Cu-64 Na-23 Cl-35.5 Ca-40 Zn-65Pd-106第I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过程中并不都伴随有[H]的生成B.细胞分裂时ATP水解和合成都加快C.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均在膜上进行D.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2.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先准备好含有Ca2+、Mg2+、Si4+的一定量培养液两等份,再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

一段时间后,两种培养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依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离子B.水稻培养液中的Mg2+和Ca2+浓度升高是由于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Mg2+和Ca2+的相对速率C.番茄细胞膜上运载Si4+的载体比运载Ca2+、Mg2+的载体多D.水稻培养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变化程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只能是细胞核B.一个基因转录时其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控制豌豆红花和白花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4.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B.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D.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快的速率D.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6.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B.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D.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7.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时产生有色火焰的都是焰色反应的见证B.棉花、木材和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航天服主要成分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是一种复合材料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8.有机物的一元取代产物有A.8神B.6种C.4种D.3种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CH3COOH溶解CaCO3: CaCO3+2H+=Ca2++H2O+C02↑B.Fe2(SO4)3和Ba(OH)2溶液混合:Fe3++SO42-+Ba2++3OH Fe(OH)3↓+ BaSO4↓C.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用过量的氨水吸收:2NH3·H2O+ SO2 =2NH4++ SO32-+H2OD.Cu溶于浓HNO3:Cu+ 4H++ 2NO3一=Cu2++ 2NO↑+ 4H2O10.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WB.Y的阳离子半径比W的阴离子半径小C.X、Z、W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顺序为Z<X<WD.室温下,含Y元素的盐形成的水溶液其pH<711.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 2CB.在t l s时,v(A)正=0C.(t1+l0)s时再充入0.4 molA和0.25 mol B,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D.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 l时刻达到平衡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淀粉与稀H2SO4共热,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生成淀粉水解产物无还原性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中含有Fe2+C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D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13.已知:95℃时,K W=1.0×10-12.在该温度下,测得0.1mol·L-1Na2A溶液Ph=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 H++HA-,HA-H++A2-B.(NH4)2A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关系:c(NH4+)>c(A2-)>c(H+)>c(OH-)C.0.0lmol·L-l的H2A溶液pH=2D.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5.6g Zn反应,H2A溶液产生的H2多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0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中,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学员,在滑轮的拖拽下高高飞起,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完成了筑梦之塔的实验,现在把他们某次训练过程中的情节简化成如下模型:地面上的人通过定滑轮用钢丝将某学员拉到24m高处静止,然后将其拉到42m高处静止,如图所示。

忽略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以及钢丝的质量,前后两次比较A.地面上的人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地面上的人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该学员受钢丝拉力变小D.滑轮受到钢丝的作用力变大15.如图是A、B两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t l 时,两车第一次相遇B .t=t l 时,两车的加速度都大于零C .t=t 2时,两车的速度方向相同D .在运动过程中,A 车总比B 车快16.太阳系各行星可近似看成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天王星公转周期为T 1,公转半径为R 1;地球公转周期为T 2,公转半径为R 2。

当地球和天王星运行到太阳两侧,且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忽略二者之间的引力作用,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王星公转速度大于地球公转速度B .地球与天王星相距最近至少需经历12122()TT T T -· C .太阳的质量为231224R GT π D .天王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22R R17.矩形导线框abcd 固定在变化的磁场中,产生了如图所示的电流(电流方向abcda 为正方向)。

若规定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磁场正方向,能够产生如图所示电流的磁场为18.将长为L 的导线弯成六分之一圆弧,固定于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两端点A 、C 连线竖直,如图所示。

若给导线通以由A 到C 、大小为I 的恒定电流,则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 ILB ,水平向左 B . ILB ,水平向右C . 3ILBπ,水平向右 D . 3ILBπ,水平向左 ·19.长期以来,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或者拉它。

因此,人们直觉地认为,物体的运动是与推拉等行为相联系的,如果不再推、拉,原来的运动便停下来。

关于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B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提出:-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0.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应通过多次实验确定若干个点,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调到水平B.每次实验中小球必须由静止释放,初始位置不必相同C.每次实验中小球必须从光滑斜槽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在研究平抛运动时,须用重锤线确定y轴方向2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光滑轨道ABCD,其中BC段为半径为尺的四分之一圆弧,分别与竖直轨道AB和水平轨道ACD相切。

一长为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刀l小球P、Q(P、Q可视为质点),将轻杆固定在图示位置,小球Q与B点相距R。

现让轻杆与小球组成的系统从静止开始下滑A.小球Q到BB.小球Q到C点时速度大小为C.小球P到CD.小球P到C第Ⅱ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

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22.(8分)如图,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加速度与滑块受力的关系”,用钩码m通过细绳拉动滑块M,使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读出细绳的拉力F。

(1)本实验中,钩码质量m、滑块质量M的关系为()A.m M B.m MC.m=M D.对m、M的大小关系没有特殊要求(2)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读数为d=___ mm;由连接光电门的毫秒计时器读出遮光条的挡光时间如图所示,△t= s;用刻度尺读出起始点到光电门的距离为x= 50.00cm,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表达式a=____ (用d、△t、x表示),其值为a= m/s2。

23.(7分)用伏特表、安培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有下列实验器材:A.一=1 5I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1.2Ω)B.电压表V(量程2V,内阻约为2kΩ)C.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0.5Ω)D.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10Ω)E.电键、导线若干(1)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某同学将测出的数据标在下面的U-I图中,请你画出图线并求出电源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