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长时记忆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须的记忆,是一个 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 它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 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 、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
一般按照客观事物的类别或属性、总括等抽象 规则对刺激信息进行组织;
对语词、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 ;
句子水平,即句子中主语和谓语相距的级数 或水平。如“金丝雀”与“动物”相距两级 ,“金丝雀是动物” 可看作2级水平句子
要求判断真伪,记录反应时。
实验结果
当谓语的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的时间也多。 同一水平上,特征是附随概念而贮存的,搜索一个特征比
搜索相应的概念需要额外的时间
3. 对模型的批评:
第六章 长时记忆
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
看到事物A为什么会联想到事物B?
1. 长时记忆的类型 2. 层次网络模型 3. 激活扩散模型 4. 理性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ACT-R) 5. 神经网络模型
长时记忆的类型
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分:
某些智力落后症患者可以记住一些个人的 具体事件,但特别难于记住运用规则和其 他抽象的东西,说明他们的语义记忆受到 了更大的损害。
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
Paivio的双重编码说(两种编码说)
长时记忆可以根据信息编码的方式不同分为表 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表象系统以表象代码(类比表征)来贮存有关 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
Wheeler(1997)运用PET扫描技术,研究了情 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对刺激信息的编码过程,发现 大脑皮层左侧前额叶涉及的是语义记忆的信息编 码,大脑皮层中央回前后在选择与执行复杂心理 操作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来自临床上的证据:
某些遗忘症患者特别难于回忆特定的情景 ,但他们还可以对此作一般的言语描述, 说明患者的情景记忆受到了更大损害;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别:
参照不同:情景记忆以个人经历为参照, 以时间空间为框架;语义记忆以一般知识 为参照,可以有形式结构。
情景记忆处于经常变化的状态,易受干扰 ,所贮存的信息常被转换,不易提取;语 义记忆较少变化,不太受干扰,比较稳定 ,较易提取。
认知心理学认为,字或词汇在人脑中的心理词 典里,可能是按照事物的类别或由联想后的连 结来排列或检索的。
有关知识表征的两类观点:
信息加工的观点(符号取向的观点)
知识是人脑对具有符号性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 理的结果并以某种抽象、概括的形式存储在人 脑中。
联结取向观点
人脑中知识的存储与组织形式直接来自于大脑 以某种神经活动方式的计算结果。大脑中有大 量类似于神经元的实体,它们以简单的方式相 互作用和相互联结。
结点,代表一个概念; 带箭头的连线表示概念间的从属关系;连线还表
示概念与特征的关系,指明各级概念分别具有的 特征。
分级贮存:
在每一级概念的水平上,只贮存该级概念独有
的特征,而同一级的各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则贮存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
分级贮存可以节省贮存空间,体现出“认知经 济”原则。
熟悉效应:
典型性效应:对一个 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 员的判断要快于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否定判断:层次网络模型难以对否定判断 的解释较困难。
判断同一范畴的两个词比判断不同范畴的两 个词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层次网络模型的缺陷:
1. 该模型涉及的概念间联系的种类是极少的。 主要的连线仅有“是一种”、“有”、“会 ”等性质的关系。
2. 对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贮存,可以节约贮存 空间,但却要增加提取信息所需的时间。
3. 层次网络模型难以解释典型性效应,并且概 念的逻辑层次关系不是提取信息所需时间的 唯一决定因素,概念联系的频率或强度有时 也可起决定作用。
激活扩散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
由Collins和Loftus(1975)提出。 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放弃概念的层次结构,以
“记忆搜索”
开始于特定结点,然后呈扇形展开;
交叉
检查标记节点
否“知道”那个事实
确定路径
判定是
两个起始节点之间的语义距离越长,验证陈述所需要 的时间也越长。
2. 模型的验证:范畴大小效应
实验材料:简单的陈述句。主语是层次网络 模型中最低水平的一个具体名词,谓语则取 自不同的水平。
特征句和范畴句;
情景记忆推理能力小;语义记忆贮存一般 知识,推理能力大。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划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依据:
Tulving在60岁时对自己的一项研究。以自己为被 试事先在自己的血液中注入放射性物质,然后进 行情景记忆或语义记忆,用伽马射线探测器记录 大脑皮层血流量。结果发现,在进行情景记忆时 ,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部分活动水平更高,而在 进行语义记忆时,大脑皮层的额叶部分活动水平 更高。
言语系统以言语代码(命题表征)来贮存言语 信息。
争议焦点:是否存在表象代码?(具体见 第 七章 表象)
长时记忆语义模型
知识表征:人类知识的建构是刺激信息在 人脑中存储和组织的过程。知识在人脑中 的存储形式和呈现方式称为知识的心理表 征。
命题表征和表象表征
“心理词典”
人脑“心理词典”里的字词排列方式是否和我 们平时见到的词典的排列方式一样吗?
表象系统 言语系统
按信息提取的方式分: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由加拿大心理学家 Tulving提出来。
情景记忆接受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 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 信息 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事件的记忆,保持 的信息与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联系。 “我在图书馆看书”
信息之间的联结提供了提取路径,而且联结本 身就是记忆。
层次网络模型
1. 模型的结构
Collins和Quillian(1969)年针对言语理解 的计算机模拟提出。
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 的特征,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
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 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