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笔记62页

行政法笔记62页

(1)公务员担任县、乡村级机关主要领导职务的,不得在原籍地任职 (2)例外: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自治县的县长和民族乡的乡长
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或涉及本人亲属利害关系的,自行申请或者利害关系人 申请,机关根据申请决定或者自行决定
(1)对象:辞去公职或者退休(主动)的公务员 (2)期限:原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 3 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 2 年内 (3)情形: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不得从事与员工证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4)后果:双罚制: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予以清退,并对接收单位处以 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 1~5 倍的罚款。
宪法、组织法
(1)事业单位(两会两句、高校) (2)社会团体(轻工、纺织总会) (3)国有公用企业(水、电、气) (1)行政处罚可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但不可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
法律、法规、规章 委托机关
(2)行政许可只可委托其他机关,不可委托组织
行为名义 责任承担
自己
自己
自己
自己
委托者 委托者
③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①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
省规章 ②部门规章(国务院下属部委制定)
市规章
③地方法规(省政府、地级市政府)
④其他规范性文件 最高法、最高检制定的司法解释
专题五 三类组织比较
名称 行政机关 被授权组织(准行政机关)
被委托组织
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与被委托组织之比较
类型
权力来源
中央地方行政机关
专题一 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法笔记
合法行政
•法律优先(有法,法已规定不可违背) •法律保留(无法,法无规定不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公平公正对待
合理行政 •考虑相关因素
六 大 原
•比例原则(合目的性、适当性、损害最小)



•行政公开(知情权)
程序正当 •公众参与(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相 成 ,
•回避(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
地方政府编制 管理
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体制: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
上下级政府机构的关系:
1、县级以上政府机构不得干预下级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管理工作,不得要求下级政府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行政机构 2、县级以上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夏季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新设
地方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本级政府提出方案→上一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报上 一级政府批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行政机构还应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地方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决定事项
1.地方各级政府编制总额 2.特定机构编制专项管理(法院、公安。国家安全、监狱) 1.同区不同级部门之间调配编制 2.地方事业编制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地方政府机构的设、撤、并、改,设、撤还需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县政府设立县农业局)
权责一致 •行政效能(法律法规应当赋予其实现目的所需的相应的执法手段) •行政责任(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
专题二 行政主体





权名分离(下级经过上级批准):诉讼看名义、复议看职权 有权无名不一定是行政主体,既要拥有更要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 独立承担由自己的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主动协商解决
协商
→协商一致→报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
→协商不一致→提请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本级政府决定
内设
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提出方案,报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管理原则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行政机构应当适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
国务院机构判断法(2018 年必考): 一高一低留中间:1.高:部、委(名称XX部、XX委), 全人大或常委会决定;2.低:处级(名称XX处),谁 设谁批;3.中间交给国务院;4、司级国务院批准 凡是修饰限定词都标注:“根本”依据,“基本”参 照,“口头”等等,遇到如判断不出均认为错
基本规则
地方政府机构 设置管理
(1)自上而下任命 (2)对象:政府组成人员主要是委任制的公务员 (3)试用期考核合格,委任级别和职务,不合格取消录用
(1)自下而上选举,选举结果生效时即当选职务 (2)对象: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法官、检察官
(1)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强的职位 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实现协议工资 制; (2)签订书面聘任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合 同签订、变更、解除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3)聘任合同期限 1~5 年,可以约定试用期(1~6 个月); (4)聘任合同纠纷解决,先仲裁后民事诉讼。
设置 编制
国务院的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①机构设置的内容:机构的名称、机构的职能 ②国务院部门的设立、撤销或合并司级内设机构:部门提出方案→国编办审核→国务院批准; ③国务院部门的设立、撤销或合并处级内设机构:部门决定→按年度报国编办备案; ①机构设置的内容:人员的数量定额、机构的职能; ②国务院行政机构编制的增加和减少: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








构 (



设立
省、自治区政府



( 具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行 政

批 准

体 资
设立
县、自治县政府
分 幅 度 越 权 和 种 类 越 权 )



上一级政府






设立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县级市)政府
后果
行政授权
行政委托
被授权者获得行政主体资格
被委托者没有行政主体资格(以委托机关 名义)
行政编制总额:地方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级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专项管理:对特定行政机构的行政编制实行专项管理,须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批准
行政编制的调整:地方各级政府有权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政府部门的行政编制。但是,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
管理规则
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 议事协调机构的编制:地方各级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确定编制,所需要的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行政机构解决(与国务
县>+3 级派出机关<地区、行署、街道办>);即使越权被告也是自己
②N:取得有效授权;幅度越权找自己,种类越权找机关
2、名义标准 形式标准蒙猜法:
非行政主体常见的名称(非绝对)
内设机构
司、处、科、所、办公室
派出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指挥部、办公室、委员会(不绝对)等
临时机构
指挥部、办公室、领导小组等
专题三 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作出主体 对象
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授予 无行政权能机构、组织
行政主体
机关、机构、组织 (处罚:事业组织;许可:行政机关;强 制措施:无)

公安局(分局)设立


警告、500 元以下罚款

工商局设立


1、对个体工商户违法行为的处罚
2、处罚种类不包括吊销营业执照


税务局设立
所 2000 元以下罚款
派出机构原则上不 做行政主体,例外时 可以
不 可


高效便民 •行政效率(积极、及时履行职责) •便利当事人(减轻当事人程序负担)
诚实信用
•诚实(公布信息全面、准确、真实) •信赖利益保护(防止出尔反尔)(效力稳定、公共利益、撤回补偿) •构成要件:1.授益行为;2.有信赖利益且该利益值得保护 •1.存续保护;2.财产保护(违法赔偿,合法补偿)
院议事协调机构规定相同)
根据工作需要,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在地方行政编制总额内对特定的行政机构的行政编制实行专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由省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拟定,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由省级政府 发布。
决定主体 国务院 国务院编制管理部门 上一级政府 本级政府 本级编制管理部门
提到机构编制管理就“找人”,因它职权管人。
行政法考试选项很少选 ABCD,每年大约一个全选; 遇到数字背不下来选该选项错误,正确率约 75%
类型 组成部门 (部委行署)
直属机构 直属事业单位
办公机构 办事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部委管理国家局 内设机构
国务院的组成
资格
①履行国务院基本行政管理职能 ②全部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③全部享有规章制定权 ④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编办提出方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总理提请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 ①主管国务院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②绝大多数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和规章制定权; ③特设直属机构(国资委); ④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编办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①原则上无行政主体资格; ②四个被授权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和规章制定权(证监会、银保监会、地震局、气象局) ①无行政主体资格; ②无规章制定权; ③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编办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①无行政主体资格; ②无规章制定权; ③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编办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①只议事不办事; ②四无:无机构、无人员、无编制、一般无措施(紧急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可采取临时措施); ③一般无行政主体资格; ④无规章制定权; ⑤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编办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①由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②无规章制定权; ③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编办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司级内设:部门提出方案→国编办审核→国务院批准; 处级内设:部门决定→按年度报国编办备案;
相关主题